热心网友
不同意楼上的观点,太过偏激。其实关键的原因的确是品牌战略,和市场定位出了错。应给说大众前十几年,在中国是非常成功的。但随着中国改革的深化,和越来越多其他品牌在中国登陆,他遇到了前所未有的竞争压力。没有机时的调整他的市场战略。另一方面,的确是这些汽车制造商们把中国这块蛋糕估计的太大。但我觉得这也不叫做失败。他所面临的困境,我想在一两年内,所有其他的厂商也都会遇到。国人的汽车购买力,在短暂爆发以后,将迅速萎缩。(原因是多方面的,与本问题无关,不再详述)
热心网友
说穿了就一个字--“黑”! 很多人说德国人实在,体现在产品上也是如此。这句话是有点道理的,德国车扎实、操控性、安全性、高速稳定性和日本国相比,确实有很大的优势。 但大众为什么会失败呢?20年的领先一夜之间就不见了呢?说穿了就是一个“黑”字! 大众当初进入中国,其实是走投无路了。现在看来,当年的狗急跳墙还是跳对了!20年来,我们看看大众干了些什么: 1。卖了20多年的普桑和捷达; 2。花了3。5亿RMB给捷达整容,据说现在出06款了,不知还好不好意思宣传花了多少钱; 3。花了6。5亿RMB给奥迪增高10公分,这笔钱估计是一汽孝敬德国人的; 4。大众的国产化率低得惊人,据说铁皮还要从德国进口,更别提发动机这些东西了; 5。德方允许中国“独立”开发了,并有桑2000和桑3000的成功产品,德方还表态,帮助中国人造车,但合资厂的东西要给德方一半好处; 6。拿个奥迪100给中国做“小红旗”,把你的牌子做烂再说!一汽的领导也真是猪,出了高额的技术转让费,到头来砸了自己的品牌。德国人乐坏了:看你还搞民族品牌? 7。答应和上海汽车合资,但前提你要放弃你的“上海牌”,晕,又一头猪答应了! 。。。。。。 想想大众在中国20年,为的就是要赚中国人的钱,你想技术,没门!你会造车了还不把我大众一脚蹬了!所以,大众什么东西都是进口的!连铁皮也进口!大众就想把中国当巴西! 所以,我们要搞清楚,大众的价格高、成本高不是高技术造成的,而是它龌痤、下作的做法造成的! 大家想想,你大众早点在中国生产发动机,你就采购中国的铁皮,你的成本会这么高吗?你不就怕中国人学了点什么嘛!不就想控制中国的汽车工业嘛!就不想中国人扩大就业机会嘛! 早在2004年11月份,德国《法兰克福汇报周刊》就曾报道,尽管中国的生产成本很低,大众公司兴隆的生意也并没有立即转化成利润。一个为中小制造商在亚洲和东欧寻找合资伙伴的私人项目的负责人彼得·施泰尔布林克甚至说:“现在中国生产一辆大众汽车的成本比在德国高。” 难道大家认为中国大众比德国大众的技术还高吗?显然,大众的价格高、成本高不是高技术造成的,而是它龌痤、下作的做法造成的! 。
热心网友
品牌战略的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