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战争中,最勇猛的战将是谁?发表你的观点
热心网友
粟裕!无敌将军!
热心网友
粟裕!
热心网友
张自忠上将是中国部队抗战时期阵亡将领最高职位,他的部队也是最英勇的。1933年在喜峰口与日军作战的指挥官群体,是日后8年抗战中对日作战最勇猛的指挥官,他们在多年抗战中消灭的日本部队,是所有中国部队里最多的。若把他们在1945年前歼灭的日本军队总数加起来,甚至比中国共产党领导的18路军与新四军消灭的日本军队总数还多。当然,付出的代价也是最沉重的,1933年起,与日本入侵部队交战的大型战役,29军全部都有参与。按牺牲人数计算,到1945年,这只部队是阵亡人数最多的部队,参加过喜峰口战役的士兵活到1945年的屈指可数。在这只英雄部队里,牺牲的高级军官比例也是最多的,牺牲的高级军官职位也是最高的(张自忠,牺牲时是上将战区司令,抗日战争中,中国部队阵亡将领最高职位)。对于这些英烈们,给予多少崇高的称号都不为过。
热心网友
林彪。他是国际公认的军事天才。中国军队第一次击败日军就是他指挥115师袭击日军的辎重部队。他的敌手都害怕他,又尊敬他。
热心网友
举行投票啊...我投杨靖宇将军
热心网友
好多。
热心网友
~~粟裕~~粟裕~~粟裕~~
热心网友
其实抗日英雄很多,很难说一个人是最棒的。我比较喜欢:天津抗日英烈谱——抗日名将吉鸿昌 吉鸿昌生平 吉鸿昌 姓 名 吉鸿昌 性 别 男 民 族 汉族 籍 贯 河南扶沟 出生年月 1895年 牺牲日期 1934年11月24日 出生于贫苦农民家庭。幼年受私塾教育。当过学徒。1913年8月,投奔冯玉祥的西北军。1921年,升为营长。1924年9月,参加冯玉祥发动的“北京政变”。1925年10月,任绥远督统署直辖骑兵团团长兼警务处长,后任第三十六旅旅长。1925年,在张家口结识GCD人,开始接触新的革命道理。1926年9月,随冯玉祥部誓师,参加北伐战争,率部参加攻克咸阳、西安之战。部队扩编为第十九师,任师长。在陕西期间,结识中共陕西地方党组负责人。1927年6月,国民联军内部进行“清党”、“送客”,十九师因暗中保护GCD员,番号被取消,被调到北平陆军大学特训班学习。1928年秋,任十一师师长。1929年春,率部进入宁夏,任省主席,提出“开发大西北”的口号,决心为民兴利除弊。1930年春,中原大战爆发,率部到潼关参加讨蒋大战,西北军溃败。同年冬,所部被蒋介石改编为二十二路军,进攻鄂豫皖苏区。他不肯枪口对内,坚决反对内战。为寻找真理,数次到中国GCD领导的苏区去参观学习。1931年,秘密策划起义,参加红军,被蒋介石解除兵权,强令“出国考察”。1932年2月,回到上海,著《环球视察记》一书。932年秋,加入中国GCD,由一个爱国的旧军人转变为共产主义战士。不久,根据党的指示到鄂豫皖收复旧部起义,购置枪弹,由天津赴张家口组织抗日同盟军。5月,在张家口成立察哈尔民众抗日同盟军,任第二军军长兼察省警备司令、公安局长。16月,率部北征收复察东失地。22日,收复康保城。7月,收复宝昌和沽源县。何应钦进攻察哈尔时,与各将领联合通电,谴责南京政府,表示“誓以战士之碧血,渲染塞外之秋草”,“四省不复,此志不渝”。 1933年9月,抗日同盟军失败,回到天津,继续从事抗日救亡斗争。1934年5月,在天津组织“中国人民反法西斯大同盟”,任党组领导成员。在天津法租界霞飞路40号自己住宅,设立秘密印刷所,印刷大同盟的机关刊物《民族战旗》。八、九月间,派往安徽进行兵运工作人员被捕,在天津组训抗日武装力量的工作相继暴露。蒋介石急令北平军分会将其逮捕。党组织通知他速离天津,因经手的几批武器尚未运到,准备面会的广西抗日反蒋代表也尚未到达,决定暂时留下。11月9日晚,转移到天津国民饭店45号房间。与广西李宗仁的代表秘密会谈时,突遭国民党特务枪击,胳膊受伤被法租界工部局逮捕。11月14日,被引渡到国民党天津市公安局。面对敌人连续审讯,他“态度倔强,骂不绝口”,痛斥国民党当局卖国媚日,表现了GCD人的凛然正气。11月22日,被秘密解往北平。11月23日,在国民党北平军分会组织的“军法会审”法庭上,他义正辞严。11月24日晨,面对“就地枪决”命令,镇静安祥地向敌人要来笔墨纸砚,挥笔疾书,写出了自己怎样走上革命道路,历述国民党反动派祸国殃民的罪行。殉难前,从容走上刑场,以树枝作笔,以大地为纸,写下了浩然正气的就义诗:“恨不抗日死,留作今日羞;国破尚如此,我何惜此头!”然后严正地对刽子手说:“我为抗日而死,不能跪下挨枪,我死了也不能倒下!给我拿椅子来,我得坐着死!”坐在椅子上又向敌人说:“我为抗日死,死得光明正大,不能在背后挨枪,你们在我眼前开枪,我要亲眼看到敌人的子弹是怎样打死我的。”当刽子手在他面前举起枪时,他扬眉瞪目,高呼:“抗日万岁!”“中国GCD万岁!”壮烈牺牲。1945年,在中共“七大”上,被定为全党褒扬的革命烈士。1984年在纪念烈士牺牲50周年前夕,扶沟人民在烈士陵园吉鸿昌事迹陈列馆前,为烈士塑了铜像。胡耀邦为郑州烈士陵园中他的墓碑上题写了“吉鸿昌烈士纪念碑”。邓小平为《吉鸿昌将军牺牲五十周年纪念辑》题了书名,聂荣臻在书上题词:“民族英雄吉鸿昌永垂不朽!”薄一波在书中题词:“慷慨赋词,英勇就义,吉鸿昌烈士永垂不朽。” 抗日名将,民族英雄吉鸿昌永垂不朽!!! 1895年10月18日 抗日英雄吉鸿昌诞辰 吉鸿昌,字世五,河南省扶沟县人。父筠亭,因家道贫寒,在镇上开设小茶馆为生。鸿昌天天帮父操作。后来在周口镇一首饰店当童工,严冬手上皮肤裂开,仍须浸入水中刷洗银饰,鸿昌愤然说:“干哪行也比干这行有出息!”一怒之下跑回家中。后来又进入一杂货店当学徒,仍不听驱使,屡犯铺规,经常遭经理呵斥。1913年他18岁时,冯玉祥在豫招兵,鸿昌赴郾城应募,从此,开始了戎马生活。 鸿昌入伍之后,冯玉祥见他身材魁梧,将其编入模范连充学兵。1915年的一天,冯集合部队讲话,题目是日本要求中国承认“二十一条”。冯在讲话时说:“‘二十一条’是灭亡中国的条件,如果实行了,你们在街上碰见日本人,他就让你趴在地上,骑在你身上当板凳,你们怎么办呢?”吉鸿昌立即举手高喊:“我有办法,日本人要骑在我身上,我就回过头来咬死他!”一时博得全场官兵哗然大笑。 吉鸿昌在历次作战中,素以勇敢著称,军中称之为“吉大胆”。因屡立战功,不断提升,19岁提为营长,35岁成为军长,实为中国罕见的军事人才。但是,后来他竟因主张抗日被杀。临刑前,吉鸿昌在地上以手为笔疾书绝命诗一首: 恨不抗日死,留作今日羞。 国破尚如此,我何惜此头! 1895年10月18日,吉鸿昌生于河南省扶沟县一个贫苦家庭。幼年时他在乡塾里读过书,因家境窘迫,不满18岁便投到冯玉祥部下当兵,从此开始了戎马生涯。吉鸿昌为人忠实、机敏、果断,具有典型的军人性格,而临阵的勇猛,尤出一般人之上,因此很受冯玉祥的赏识。 “九一八”事变后,吉鸿昌以炽热的爱国热忱,坚决要求与日本帝国主义作殊死决战,他到南京政府请缨抗日,不但没有获准,还被逼迫出国考察,不准在国内活动。 在国外考察期间,吉鸿昌做了大量抗日救亡的宣传鼓动工作。在华胞的欢迎会上,他大讲抗日救亡的道理,号召大家团结起来,同仇敌忾,用热血保卫祖国,解救受难同胞。 1933年5月,中国GCD领导组织了察哈尔民众抗日同盟军。吉鸿昌回国任前敌总指挥,当时抗日队伍面临无法解决粮秣、被服的重重困难,吉鸿昌就变卖家产,将所得六万元支援军需,他坚信“师出有名,强虏必败”。有一次,部队出发前,他向全体官兵讲话:“有贼无我,有我无贼,非贼杀我,即我杀贼,半壁河山,业经改色,是好男儿,舍身报国。”说罢,挥刀上马,队伍浩浩荡荡向察北进军。吉鸿昌率部所到之处,敌人闻风丧胆。他们连克康保、宝昌、沽源、多伦等城,在克复多伦时,激战五昼夜,吉鸿昌亲率突击队歼灭守敌,收复失地,这一胜利,震惊中外,迎头痛击了“抗日必亡”的谬论,粉碎了日本帝国主义不可战胜的神话。 正当同盟军全部收复察省失地,准备出兵热河,收复东三省时,亲日派勾结日本帝国主义联合向同盟军围攻,一场轰轰烈烈的人民抗日烈火被扑灭了。吉鸿昌辗转回到天津继续进行反帝斗争。 1934年11月9日,吉鸿昌在天津被特务行刺受伤被捕,他面对“立时处决”命令,镇静安详地向敌人要了纸墨笔砚,挥笔疾书,写了自己怎样走上革命道路,历述国民党反动派祸国殃民的罪行。在给妻子胡洪霞的遗嘱中写道:“夫今死矣,是为时代而牺牲。” 殉难前,吉鸿昌身披斗篷,从容走上刑场,他用树枝作笔,以大地为纸,写下了浩然正气的就义诗:“恨不抗日死,留作今日羞,国破当如此,我何惜此头!”然后对刽子手们厉声说道:“我为抗日而死,不能跪下挨枪,我死了也不能倒下!给我拿椅子来!我得坐着死!”他巍然坐在椅子上像泰山一般。他又向拿枪的敌人说:“我为抗日死,死得光明正大,不能在背后挨枪,你们在我眼前开枪,我要亲眼看到敌人的子弹是怎样打死我的。”当刽子手在吉鸿昌面前举起枪时,他扬眉瞪目,高呼:“抗日万岁!”“中国GCD万岁!”英勇就义,时年39岁。(人民网资料) “做官即不许发财”―――吉鸿昌的细瓷茶碗的故事 2003年03月12日 民族英雄吉鸿昌将军,在其短暂的一生中,不仅以其铁骨铮铮、英勇善战让敌人闻风丧胆,而且还以其体恤民情、正直清廉令人们敬仰。 1920年5月,吉鸿昌的父亲得了重病。吉鸿昌回家探望,看到父亲那依依不舍的眼神,知道父亲有话要讲,便说:“爹,您有啥话尽管说,孩儿一定铭记照办。”他的父亲语重心长地说:“吾儿正直勇敢,为父放心,不过我有一句话要向你说明:当官要清白廉政,多为天下穷人着想,做官即不许发财。你只要做到这一点,为父才死而瞑目。不然,我在九泉之下也难安眠啊!”吉鸿昌强忍悲痛,含着热泪答道:“孩儿记下了,请父亲放心!” 父亲病逝后,吉鸿昌即把“做官即不许发财”7个字写在细瓷茶碗上,交给陶瓷厂仿照烧制。瓷碗烧好后,他用卡车拉到部队,集合全体官兵,举行了严肃的发碗仪式。他说:“我吉鸿昌虽为长官,但我绝不欺压民众,掠取民财,我要牢记家父的教诲,做官不为发财,要为天下穷人办好事,请诸位兄弟监督。”接着,他亲手把碗发给全体官兵,勉励大家廉洁奉公。当时吉鸿昌在西北军冯玉祥部下任营长,只有25岁。 自此,吉鸿昌就将那只写有“做官即不许发财”的细瓷茶碗带在身边,用它作为一面镜子,时刻提醒自己应如何为人做事。这只碗随吉鸿昌将军走南闯北,直到他39岁牺牲。 。
热心网友
左权参谋长
热心网友
张自忠
热心网友
张自忠
热心网友
张自忠上将是中国部队抗战时期阵亡将领最高职位,他的部队也是最英勇的。1933年在喜峰口与日军作战的指挥官群体,是日后8年抗战中对日作战最勇猛的指挥官,他们在多年抗战中消灭的日本部队,是所有中国部队里最多的。若把他们在1945年前歼灭的日本军队总数加起来,甚至比中国共产党领导的18路军与新四军消灭的日本军队总数还多。当然,付出的代价也是最沉重的,1933年起,与日本入侵部队交战的大型战役,29军全部都有参与。按牺牲人数计算,到1945年,这只部队是阵亡人数最多的部队,参加过喜峰口战役的士兵活到1945年的屈指可数。在这只英雄部队里,牺牲的高级军官比例也是最多的,牺牲的高级军官职位也是最高的(张自忠,牺牲时是上将战区司令,抗日战争中,中国部队阵亡将领最高职位)。对于这些英烈们,给予多少崇高的称号都不为过。
热心网友
我个人认为是彭德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