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刚查出我高血压高压158,我才22岁,因为今天周日,没专家号,医院查不了,我想知道我可以得了什么病,会是心脏病吗?谢谢专家帮我解答下,我很着急!
热心网友
正常血压 正常血压:理想血压收缩压<120mmHg,舒张压<80mmHg; 正常血压收缩压<130mmHg,舒张压<85mmHg正常高值:收缩压130-139mmHg,舒张压85-89mmHg。 ◆高血压的分类、分级 分类: 原发性高血压:也称高血压病。指原因不明的高血压,占90%以上。 继发性高血压:血压升高有明确的病因,占5-10%。这种高血压可能是由肾脏疾病、内分泌疾病如...
热心网友
正常血压 正常血压:理想血压收缩压<120mmHg,舒张压<80mmHg; 正常血压收缩压<130mmHg,舒张压<85mmHg正常高值:收缩压130-139mmHg,舒张压85-89mmHg。 ◆高血压的分类、分级 分类: 原发性高血压:也称高血压病。指原因不明的高血压,占90%以上。 继发性高血压:血压升高有明确的病因,占5-10%。这种高血压可能是由肾脏疾病、内分泌疾病如肾上腺肿瘤或增生和其他原因所致。分级: 1级:收缩压140-159 mmHg,舒张压90-99 mmHg; 2级:收缩压160-179 mmHg,舒张压100-109 mmHg; 3级:收缩压≥180 mmHg,舒张压≥110 mmHg; ◆原发性高血压的病因 原发性高血压的病因目前尚不十分清楚,可能与下列因素有关。 遗传、过量摄盐、吸烟、酗酒、超重、缺乏锻炼、精神紧张等。 ◆用于危险性分层的危险因素 用于危险性分层的危险因素1. 收缩压和舒张压水平(1-3级) 2. 男性>55岁 3. 女性>65岁 4. 吸烟 5. 总胆固醇>5.72mmol/L(220mg/dl) 6. 糖尿病 7. 早发心血管病家族史(发病年龄男<55岁,女<65岁= ◆高血压 高血压:收缩压>140mmHg,或(和)舒张压>90mmHg。 ◆高血压的危害 高血压的危害高血压是我国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如果没有经过适当的治疗,将会导致全身各主要脏器的严重损害,引起脑血管意外、冠心病、高血压心脏损害、心力衰竭、肾功能不全等并发症。在我国,脑卒中是最常见的并发症,死亡率在80%以上,幸存者常有偏瘫、失语等后遗症,自理能力差,生活质量下降,给家庭、社会造成极大负担。 ◆高血压的症状 高血压的症状高血压常常没有什么症状,很多病人即使血压已经相当高了,仍然不会感到不适。只有少数人可能有头痛、头晕、眼花、记忆力减退等症状,但这些症状并非高血压所特有。专家提醒人们注意:1. 应找各种机会(各科就诊、体检或家里)测量血压,以便及时发现高血压。2. 高血压治疗的依据是血压水平而不是症状的有无或轻重。 ◆得了高血压怎么办 得了高血压怎么办? 得了高血压后一定要到医院找医生诊治1. 找出是什么原因引起的高血压;2. 查清楚有无高血脂症和糖尿病;3. 查清有无心脑肾损害或相关疾病;4. 坚持正确的生活方式; 5. 规律服药,平稳降压;6. 掌握高血压防治知识,自觉防治高血压 ◆患者服药的注意事项 高血压患者服药的注意事项:1. 降压不宜过快过低,以避免心脑供血不足的加重,若非急症,应在数日数周或数月内逐渐降低为好;2. 不要自己随便换药、加药或突然停药3. 坚持服药,维持血压平稳;4. 避免其他因素影响(如大量饮酒等),提高疗效。 ◆实验室常规检查指标 常规:尿常规;血糖、血胆固醇、血钾、血肌酐;心电图; 选择:血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甘油三酯(TG);血尿酸、血浆肾素活性、醛固酮;尿儿茶酚胺;心脏超声、血管超声、肾脏超声、动脉壁弹性指标。 ◆高血压患者应坚持的生活方式 高血压患者应坚持的生活方式: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保持心理平衡。适宜做的事情:跑步、打球、游泳、打太极拳等运动项目;不适宜做的事情:打麻将、吸烟、睡懒觉等;适宜吃的食物:新鲜蔬菜、淡水鱼、牛羊肉等;不宜吃的食物:动物内脏、盐腌制品等。 ◆高血压的控制目标 血压控制目标:血压控制在140/90mmHg以下时,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才最低;有糖尿病的高血压患者,血压应控制得更低<130/85mmHg;高血压肾功能损害的患者,血压应该控制在125-130/75-80mmHg以下,才能延缓肾功能损害的发展 ◆血压控制不稳定怎么办 血压控制不稳定怎么办? 血压波动大,不仅引起病人一系列症状,而且易诱发心脑血管急症发作。血压不稳可表现为:清晨、下午、晚上或夜间血压高,或血压波动大。其原因:①没有按血压波动规律服药;②使用了短效降压药。如何使血压稳定:① 推荐使用长效降压药;②按血压波动规律服药:每天的第一次降压药物在起床(6至7点)服用,如果是中效降压药物,第二次应在下午4-5点服用。 ◆血压降不下来怎么办? 血压降不下来怎么办?如果应用了3种以上的降压药物后,血压仍不能控制在140/90mmHg以下时,可能有以下得原因:1. 病人仍然高盐、过量饮食,吸烟或服用某些药物;2. 抗高血压药物选择不合理;3. 有一些引起高血压的疾病尚未诊断出来;4. 高血压肾脏损害影响高血压治疗;5. 有的是“白大衣高血压”。应该及时找医生分析原因,针对情况,做相应的处理。 ◆从儿童时期开始预防 从儿童时期开始预防高血压 1. 关心儿童体重:目前肥胖儿童比例升高,他们是高血压病的高危人群,家长应该注意采取措施,控制小孩体重,如少给小孩吃火腿肠、肥肉,增加孩子的运动量,消耗热量,防止肥胖; 2. 从小养成少吃盐的习惯:家长要注意调剂好小孩的用餐习惯,增加菜肴的品种,增加糖醋调味,少吃咸菜,培养小孩口味清淡的习惯; 3. 让小孩学会自我松弛:现在孩子学习竞争激烈,功课紧张,精神、体力负担过重,让小孩合理安排学习、娱乐活动,有张有弛,保持心情舒畅; 4. 检测血压:对于血压偏高的小孩,家长至少每年请医生测2次血压,在生活上防止不良习惯,必要时应给予早期治疗。 ◆高血压长期治疗的必要性 高血压长期治疗的必要性:原发性高血压病因尚无法确定,世界上还没有一种能彻底治愈高血压得良方,对高血压的治疗基本上是对症下药。因此,即使血压降到了正常也并不意味着就治愈了高血压,而需要终生坚持治疗,控制血压,避免发生脑卒中、心肌梗塞等严重并发症。千万不要被某些鼓吹能根除高血压得伪科学所蒙蔽,不遵医嘱而采取一些不科学的治疗方法,从而导致脑卒中或心肌梗塞的发生。 ◆高血压患者的饮食 高血压患者的饮食 高血压与饮食的关系:★口味重,吃盐多者易患高血压,每人每天多吃2克盐,血压会升高2.0/1.2mmHg;★多吃动物脂肪引起肥胖,体重超重者易患高血压及其它心血管疾病;★低钾、低钙、低动物蛋白质对血压有不利影响;★持续饮酒者和不饮酒者相比,四年内发生高血压的危险性增加40%。 高血压饮食指南:▲减少钠盐摄入,每天不超过6克;▲控制体重;▲减少脂肪,适量补充蛋白质;▲适量补充钾和钙;▲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限制饮酒。 盐与高血压:低盐饮食是高血压患者的基础治疗方法之一,可提高抗高血压药物的降压疗效,减少降压药物的用量和可能出现的副作用。而对于轻度和早期高血压来说,单纯限盐有可能使血压恢复正常。 日常生活中不仅要注意在食物中少放食盐,而且要注意看不见的“盐”:◆控制酱油、番茄酱、辣椒酱、芥末、咖喱等调味品的摄入量;◆控制咸菜、酱菜、咸鸭蛋等腌渍食品的摄入量;◆控制香肠、午餐肉、酱牛肉、烧鸡等熟食制品(不仅含食盐、还含亚硝酸盐、味精等);◆高钠的添加剂;◆控制冰冻食品、罐头食品和半成品及快餐方便食品,这些食品往往含较多的食盐和添加剂;◆甜品、零食、饮料含钠也很高。 介绍几种食品的含盐量:一小勺盐6克;一大勺酱油2.8克;一大勺豆瓣酱2克;二两榨菜11.3克;两片酱萝卜0.7克;一块熏豆腐干0.5克;一勺番茄酱0.6克;一个松花蛋1克;一个咸鸭蛋2克;一袋方便面5.4克;一片火腿肠1克;二两油饼0.8克;一片面包0.8克。 控制体重:人体摄入的热量超过机体所消耗的热量,过多的热量在体内转变为脂肪并大量蓄积起来就会引起肥胖肥胖的标准:体质指数(BMI)≥25为超重,≥27为肥胖。 BMI=体重(公斤)/身高(米)2 怎样控制体重? 减轻体重的关键是控制热量的摄入和增加运动,因此在选择食物时要遵循以下原则: 1. 避免高脂肪、高胆固醇食物:肥肉、动物内脏、黄油等;注意看不见的脂肪,如瘦肉和牛奶。 2. 避免过多摄入糖、饮料和甜点; 3. 注意零食的热量,如每天多吃两把花生,一星期就会增加650克脂肪;多吃二两葵花子,相当于多吃4两米饭或600克面条; 4. 注意快餐食品:汉堡包、薯条、炸鸡,奶昔、冰激凌都含有惊人的热量; 5. 多吃高纤维素食物,如水果、蔬菜及粗粮等; 6. 改变烹调的方法,多用蒸、炖、煮、拌,避免吃多油的煎炸食品。 各种食物每100克的热量:馒头、米饭120千卡;油条370千卡;桃酥500千卡;猪肉(肥瘦)600千卡,瘦猪肉330千卡;火腿520千卡;植物油900千卡;鸡肉120千卡;鱼肉100千卡;花生600千卡;葵花子600千卡。 高血压与高血脂 高血压患者如果同时患有高血脂症,患冠心病的危险会大大增加,研究结果表明血胆固醇≥240mg/dl,患冠心病的危险会增加6倍。 食物中的饱和脂肪酸和胆固醇是引起血脂升高的主要原因。 减少总脂肪的摄入:烹调时少放油,少吃油炸食品,注意肉类中隐藏的脂肪,如排骨。 减少饱和脂肪酸得摄入:如动物脂肪、猪油,全奶制品,香肠等; 减少胆固醇的摄入:如蛋黄,动物内脏,肥肉等。 如何选择食物? ☆肉类:瘦肉,最好是鸡肉、鱼肉、兔肉等,鸡肉食用应去皮,烹调时最好采用蒸煮等方法,每日肉类摄入量应少于2两。 ☆奶制品选择脱脂或低脂奶制品。 ☆蛋类每周摄入少于2个。 ☆减少油的摄入,即使是植物油,每人每月油的摄入以1.5斤为宜,尽量避免吃动物脂肪。 零食选择低脂肪的零食,如玉米花、水果等,尽量少吃甜食。 介绍几种食品所含胆固醇量: 蛋黄一个250毫克,猪肝2两368毫克,猪肉2两肥113毫克、瘦75毫克,猪腰2两368毫克,猪脑2两3100毫克,鲢鱼2两58毫克,豆腐0毫克,蔬菜水果0毫克。 适当增加钾和钙 含钾丰富的食物: 蔬菜:菠菜、苋菜、油菜、莴笋、菜花、番茄等; 谷物:玉米面、小米、荞麦、莜麦面、燕麦片等; 豆类:黄豆、红豆、绿豆等; 水果:香蕉、桃、杏、柑橘、红果、红枣等; 菌藻:海带、紫菜、香菇、木耳等; 根茎:马铃薯、甘薯、山药等; 补充钙的有效方法: 多吃含钙丰富的食品,如乳制品、豆类、蔬菜、海带、虾米等,每日一袋奶可提供每日钙需要量的1/3。 饮酒与高血压 ◆酒和高血压 长期持续饮酒比不饮酒的人4年内高血压发病危险增加40%。 ◆酒精热卡高 每克酒精可提供7千卡的能量,相当于蛋白质或碳水化合物提供能量的1.75倍,若过量饮酒会引起能量不平衡而导致肥胖,还可引起蛋白质、维生素A、B1、叶酸及微量元素锌的缺乏。 ◆限制饮酒,每日饮酒量不超过如下标准:啤酒270毫升、红酒100毫升、白酒50毫升。 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 一日三餐 早餐吃好,占全天热量的25-30%; 午餐吃饱,占全天热量的40%; 晚餐清淡,占全天热量的30-35%。 七八分饱 在心情愉快、平和的环境中就餐 尽量减少外出就餐,多吃蔬菜水果,注意选择卫生、清淡、少盐的食品,肉类与含脂肪高的食品不要过量
热心网友
高血压的诊断标准是什么? 高血压的定义是指体循环动脉收缩压和(或)舒张压的持续升高。目前我国采用国际上统一标准,即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即诊断为高血压。判断 收缩压(mmHg) 舒张压(mmHg) 随访建议 理想血压 ≤120 ≤80 正常血压 ≤130 ≤85 一年内复查 正常高值 130-139/85-89 一年内复查*** 高 血 压 ...
热心网友
高血压的诊断标准是什么? 高血压的定义是指体循环动脉收缩压和(或)舒张压的持续升高。目前我国采用国际上统一标准,即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即诊断为高血压。判断 收缩压(mmHg) 舒张压(mmHg) 随访建议 理想血压 ≤120 ≤80 正常血压 ≤130 ≤85 一年内复查 正常高值 130-139/85-89 一年内复查*** 高 血 压 1级高血压(轻度)140-159/90-99(亚组:临界高血压)140-149/90-94 2月内复查证实2级高血压(中度) 160-179/100-109 1月内复查和确定治疗 3级高血压(重度) ≥180 ≥110 立即或1周内提出处理建议 单纯收缩期高血压 ≥140 <90 这里需要注意的是,血压正常与否是人为划的界限,它会随着对血压的进一步认识而不同。过去认为随着年龄的增长,收缩压和舒张压均有增高的趋势,不同的年龄组其数值是不同的,尤以收缩压更明显。而现在有资料表明,无论处于哪个年龄组,收缩压超过21.3kPa都会增加脑卒中、心肌梗塞和肾功能衰竭的危险性和死亡率。21.3kPa的收缩压是个危险的标志,因此,将21.3kPa作为确诊高血压的界点是有道理的。 另一方面,目前还有资料显示,降低高血压死亡率,但是却对心肌梗塞的发生和死亡影响较小,分析原因是多方面的,有人认为降压程度不够是一个重要原因。只有当舒张压降至10 .7kPa(80mmHg)以下,才可能减少冠心病心肌梗塞的发生和死亡。可见,现在的血压值仍然可能偏高。当然还需要更多的临床资料和试验进行验证,以便确定更合理、更全面的血压界点和肯定正常血压界点的实际意义。
热心网友
高血压有家族史,您的收缩压稍高,单不知您的舒张压多少!虽然该病不是特别重要,但一定要引起重视,不能掉一轻信.太高的话会引起血管暴裂.高血压如果很高的话,心脏会出现胸闷的感觉.另外给你一个偏方,到超市购买红衣花生,用醋浸泡7-8天后,以后每天嚼服1-3粒,试试吧,另外还是建议您到正规医院心血管内科就诊!
热心网友
不要太紧张。高血压 高血压(hypertension)为人类最常见的疾病之一,据流行病学调查,估计我国现有高血压患者约5000万人,每年新发病例约120万人。广义而言,体循环长期持续的不正常的血压升高称为高血压。 正常人的血压在不同的生理状况下有一定的波动幅度。收缩压和舒张压均随年龄的增长而升高,但是,舒张压升高不明显。因此,舒张压升高是判断高血压的重要依据。据世界...
热心网友
不要太紧张。高血压 高血压(hypertension)为人类最常见的疾病之一,据流行病学调查,估计我国现有高血压患者约5000万人,每年新发病例约120万人。广义而言,体循环长期持续的不正常的血压升高称为高血压。 正常人的血压在不同的生理状况下有一定的波动幅度。收缩压和舒张压均随年龄的增长而升高,但是,舒张压升高不明显。因此,舒张压升高是判断高血压的重要依据。据世界卫生组织(WHO)建议,高血压的诊断标准如下: 1.正常成人血压 收缩压为18.6kPa(140mmHg)或以下,舒张压在12kPa(90mmHg)或以下。 2.成年人高血压 收缩压为21.3kPa(160mmHg)或以上和(或)舒张压在12.6kPa(95mmHg)或以上。 3.临界性高血压 收缩压高于18.6kPa而低于21.3kPa,舒张压高于12kPa而低于12.6kPa。 高血压可分为特发性高血压(essential hypertension)和继发性高血压(secondary hypertension)。前者又称原发性高血压(primary hypertension),后者又称为症状性高血压(symptomatic hypertension)。前者原因尚未完全明了,后者由某些疾病引起,如慢性肾小球肾炎、肾动脉狭窄、肾上腺和垂体的肿瘤等。本节仅叙述原发性高血压,继发性高血压将在以后各章节有关疾病中述及。 原发性高血压比较常见,多发生于中年(35~40岁)以后,男性与女性的患病率无明显差别。 一、病因和发病机制 原发性高血压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了,近年来,随着生理学、遗传学、神经内分泌学及分子生物学的发展,以及自发性高血压大鼠模型的建立,许多研究已达到分子水平。目前,各种学说中以Page的镶嵌学说(mosaic theory)比较全面,认为高血压并非由单一因素引起,而是由彼此之间相互影响的多种因素造成。 1.遗传因素 约75%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具有遗传素质(genetic predisposition),同一家族中高血压患者常集中出现。据信原发性高血压是多基因遗传病。据报道,高血压患者及有高血压家族史而血压正常者有跨膜电解质转运紊乱,其血清中有一种激素样物质,可抑制Na+/K+-ATP酶活性,以致钠钾泵功能降低,导致细胞内Na+、Ca2+浓度增加,动脉壁SMC收缩加强,肾上腺素能受体(adrenergic receptor)密度增加,血管反应性加强。这些都有助于动脉血压升高。近来研究发现,血管紧张素(AGT)基因可能有15种缺陷,正常血压的人偶见缺陷,而高血压患者在AGT基因上的3个特定部位均有相同的变异。患高血压的兄弟或姐妹可获得父母的AGT基因的同一拷贝。有这种遗传缺隐的高血压患者,其血浆血管紧张素原水平高于对照组。 2.膳食电解质 一般而言,日均摄盐量高的人群,其血压升高百分率或平均血压高于摄盐量低者。WHO在预防高血压措施中建议每人每日摄盐量应控制在5g以下。一项由32个国家参加共53个中心关于电解质与血压关系的研究结果表明,中国人群尿钠平均值为206mmol/24h,比其它中心高43mmol/24h,尿钠/钾比达6.7,是其它中心的2倍多。尿钠最高的是天津(242mmol/24h)。这与中国膳食的高钠、低钾有关。钾能促进排钠,吃大量蔬菜可增加钾摄入量,有可能保护动脉不受钠的不良作用影响。钙可减轻钠的升压作用,我国膳食普遍低钙,可能加重钠/钾对血压的作用。增加膳食钙摄量的干预研究表明,钙的增加使有些患者血压降低。 3.社会心理应激 据调查表明,社会心理应激与高血压发病有密切关系。应激性生活事件包括:父母早亡、失恋、丧偶、家庭成员车祸死亡、病残、家庭破裂、经济政治冲击等。遭受生活事件刺激者高血压患病率比对照组高。据认为,社会心理应激可改变体内激素平衡,从而影响所有代谢过程。 4.肾因素 肾髓质间质细胞分泌抗高血压脂质如前列腺素、抗高血压中性肾髓质脂等分泌失调,排钠功能障碍均可能与高血压发病有关。 5.神经内分泌因素 一般认为,细动脉的交感神经纤维兴奋性增强是本病发病的重要神经因素。但是,交感神经节后纤维有两类:①缩血管纤维,递质为神经肽Y(neuropeptide Y,NPY)及去甲肾上腺素;②扩血管纤维,递质为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alcitonin gene related peptide,CGRP)及P物质。这两种纤维功能失衡,即前者功能强于后者时,才引起血压升高。近年来,中枢神经递质和神经肽,以及各种调节肽与高血压的关系已成为十分活跃的研究领域。据报道,CGRP可能抑制大鼠下丘脑去甲肾上腺素的释放,在外周它可能抑制肾上腺神经受刺激时去甲肾上腺素的释放。有报道,从哺乳动物心脏和脑中分离出利钠肽(A、B及C型),启示了人体内有一个利钠肽家族。近来在局部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的研究取得了新进展。将小鼠肾素基因(Ren-2基因)经微注射装置注入大鼠卵细胞,形成了转基因大鼠种系TGR(mREN2)27,这种动物血压极高。用Northern印迹杂交法证明,Ren-2转基因表达在肾上腺、血管、胃肠及脑,并可表达于胸腺、生殖系统和肾。由于其表达于血管壁,可能使血管的血管紧张素形成增加,从而发生高血压和血管SMC肥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