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心网友
随时都会有的,一个成熟的企业要面临日益复杂的竞争环境,要有进取精神。这是很重要的心态,健康、成熟的心态。
热心网友
一个是二战时期,另一个是CEO卡莉的失败
热心网友
一 是二战时期二 是前段时间CEO卡莉的离开
热心网友
两个时期:一个是二战时期,另一个是CEO卡莉的失败
热心网友
应该有两个时期:一个是二战时期,另一个是CEO卡莉的失败
热心网友
有,并购康柏后的那段日子
热心网友
二战肯定是一个低谷时期 还有就是前些日子CEO卡莉被炒鱿鱼
热心网友
有啊。好象是1998年
热心网友
应该有两个时期:一个是二战时期,另一个是CEO卡莉的失败2月21日消息,2月18日出版的商业周刊发表文章指出,曾经叱咤风云的IT女强人,如今却在公司股东层的压力下黯然离开了惠普。卡莉的失败,惠普的受挫究竟源于何种原因?是其个人能力的不足,或是整个公司股东曾经的决策失误? 作为IT业界为数不多的女性执行官,世界第二大电脑制造商惠普公司CEO卡莉菲奥莉娜一直都是业界人士所关注的焦点,因此她近期的辞职在IT产业内掀起一股巨大的波澜。 根据评论家分析,此次卡莉的辞职完全迫于公司股东集团的压力。作为世界上最知名的CEO之一,任何公司开除像卡莉这样的CEO都要遭受巨大的舆论压力。如果仔细分析过去半年中惠普的实际表现,就会轻易发现,此次卡莉的被迫离职已经比实际需要晚了许多,换句话说,公司各大股东已经给足了这位声名显赫的女强人面子。在过去的公司运作中,公司过高估计了卡莉的个人魅力为公司实际运作带来的作用,因此很大程度上延误了公司的正常发展,进而对投资者和雇员以及客户都造成了不小的负面影响。 惠普当务之急就是补充新鲜血液来弥补卡莉离去的空白,并且努力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改变公司过去的颓势。如果仔细分析卡莉掌管惠普CEO的历程,我们就会轻易发现一些不太妥帖的方面,首先惠普公开招募CEO时,卡莉几乎没有受到其他竞争对手的威胁,虽然当时竞聘的管理人员还有甲骨文前总裁雷恩以及前任Sun微系统主席爱德华,然而他们几乎没有对卡莉的当选构成实质性的威胁。而惠普也曾表示考虑过当时公司的副总裁安·丽文摩尔,然而根据内部消息,安当时当选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在接受记者采访的时候,雷恩以及爱德华公开表示了那次公司CEO面试的痛苦遭遇,他们对于惠普股东的各种刁难和非议直到现在还耿耿于怀,“那是一次令人气愤的经历,惠普的股东在面试的时候表现出了令人尴尬的态度,而他们的无礼让我感到没有必要再去竞争那个职位。”爱德华在事后说。当时,雷恩以及爱德华接受了公司股东提出了多达340道的心理测试题目,从某种意义上来讲,这也是公司一种变相的拒绝方式。因此卡莉当时CEO一职几乎是事先已经内定的事情。 在接下来刚刚当选公司CEO的日子里,卡莉几乎完全掌握了公司的实际运作控制权。公司给予其几乎完全的自由度,卡莉可以自由的选择自己的管理方案。毫无疑问,作为公司CEO的卡莉理应得到股东的充分信任,然而在此之前卡莉没有在电脑及打印机业务领域出任CEO的经验,因此股东的这种自由度下放可谓是大胆的冒险。在接手惠普CEO一职之前,卡莉除了Luent公司销售市场管理的职位以外,几乎没有IT业界的管理经验。“公司的股东还需要给予卡莉一定的帮助,”曾经创造九十年代公司辉煌的前任CEO鲍勃说,“虽然卡莉有着出众的表达及沟通能力,然而她在管理运营及产品市场推广方面的经验还不是十分丰富,因此股东对其的自由度完全下放稍欠妥当。” 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卡莉开始了自己对于惠普的大改造行动,她试图将公司多达八十个的独立业务部门统一管理,从而建立一个相对集中的巨型业务部门。这种做法无疑给管理工作增加了难度,因为无论是员工退休金的指定或者市场推广预算,卡莉必须亲历亲为。 卡莉这种激进管理的最终结果十分令人失望,公司从过去那种散散慢慢的低效率运作状态转变到另一种看似紧张的低效状态。另一方面,卡莉对公司增长数字不切实际的奢望也让惠普各部门领导的自尊心及信心受到严重的打击。与此同时,作为世界顶尖的打印机制造商,惠普在前任激光打印机部门总裁Carolyn Ticknor及喷墨打印机部门总裁Antonio Perez相继离职后逐渐陷入了低谷,而卡莉也没有能够及时补充相关人才,进而影响了公司扩大打印市场领先地位的大好良机。 实际上,在卡莉这些雄心壮志改革计划还没有显现出成效的时候,公司股东就过早的给予了这位女强人公司CEO的职位。当时的时间是2000年9月,仅是卡莉加入惠普公司一年的时候。 到了2001年,惠普的管理问题愈发严重,而以190亿美元巨额资金收购康柏将公司的急躁心理体现得淋漓尽致。就在收购行动计划宣布仅一个小时内,惠普的股票价格就下滑了17个百分点,而作为公司当时的股东大会,只有Walter Hewlett先生一人表示了反对态度,这种异议最终在一片歌舞升平中被无情的镇压下去。之后不久,Walter Hewlett先生还遭到了公司的批评,而其发言遭到集体抵制也成为了当时惠普上下失去理智的最好例证。 就在收购康柏失败之后,惠普股东选择了掩盖的方式来安抚那些投资者。他们寄希望于自己的安抚政策能够掩盖卡莉缺乏管理才能的事实,惠普表示,康柏CEO Michael Capellas仍然将会留任收购后的康柏公司CEO。另一方面,惠普暗中向Michael Capellas许诺,如果其在1年内辞职其将会获得1440万美元的补偿,因此惠普股东之前的那些表示完全就是在故作姿态。 就在Capellas主动离职后,惠普股东建议卡莉推荐一位公司COO来辅佐其管理工作,然而这个建议最终没有被卡莉女士所接纳。实际上,2003年就有一个很好的机会,当时惠普领导Webb McKinney刚刚成功的完成了整合康柏以及惠普公司的工作,而其也曾经向卡莉申请过公司COO的职位,最终却遭到了卡莉的拒绝。公司股东并没有及时认识到卡莉在管理方面的失败,从而物色新的公司领导人。在过去十八个月中,公司错过了无数优秀的CEO人选,其中包括现任诺基亚副总裁Mary McDowell以及现任甲骨文公司副总裁Juergen Rottler等。 然而,惠普股东的失误还远远不仅如此,在意识到了卡莉关于管理的漏洞后,其没有做出果断的反映。在2月9日卡莉被迫离职前,因公司第三季度财政报告的一些问题,卡莉开除了公司三位高层销售人员。在此之前,其实公司股东就应当剥夺卡莉的实际操作权利。“在认识到问题之后,股东为何没有做出应有的反应?”评论家说。 随着惠普公司卡莉的离任,选任新一代CEO成为迫在眉睫的事情。暂时接替卡莉职位的公司CFO Robert Wayman长期以来都在惠普有着优秀而稳定的表现,因此不能排除其在一段时间之后成为正式CEO的可能性。另一方面,康柏中也有着大量的管理人才,他们知道如何帮助惠普度过难关。 另一方面,卡莉的离开也会带走大量的公司现行管理人员。作为公司现任管理层的一员, Robert Knowling 曾经是一家通讯公司的总裁。卡莉上任后委任其为惠普领导层中的重要人员,一直以来对于卡莉忠心耿耿,在接受商业周刊采访的时候,他表示其加入的不是惠普公司,而是卡莉的阵营,卡莉的离开也宣告其惠普效力生涯的结束。 为了平息投资者对于卡莉离职的不安,惠普公司于本月16日公布了第一财政季度的报告。电脑巨头的销量比起一年前提高10个百分点,达215亿美元,纯利润也提高1%达9。43亿美元。这个数字应该让大多数投资者感到安心了。然而,仔细分析就会发现,财政报告的坚挺很大程度上来自于税率的降低及公司对于研发经费的降低。如果刨除上述两个原因不算,惠普的纯利润也许将会下降8个百分点,根据分析家的统计数据,惠普的税率比起去年同期从19。5%下降到10。2%。与此同时,研发经费也从4。6%下降到4。5%。因此令人安心的财政报告似乎不那么令人信服。。
热心网友
有啊。好象是1998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