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心网友
中国的“战斧”—红鸟巡航导弹 中国的“X”导弹计划已实施二十二年,就是陆攻巡航导弹。中国很早就对巡航导弹的应用价值进行论证并得出惊人的作战结果。因而加快了此类导弹的研制与步署。 1982年成立了低空掠面导弹工程组。就是现在俗称的巡航导弹。并将此划归于战术核投掷载具。当时考虑中子弹将研究成功,而低空掠面导弹的确是一种良好的载具。可在敌装甲群及兵 力集结部于核战术重创。 没想到海湾战争这类导弹的高效运作给课题组于振奋。加快了这类导弹的研究与布署。 中国进行第一次低空掠面导弹试验是在1988年,此导弹装备一涡扇发动机,使用惯性制导和电视制导。巡航高度200~300米。0。7马赫。落点于甘肃境内未击中目标,偏差点近一公里。航程500公里。长8。4米。有展翼宽2。 4米。并有导弹舵翼控制射向。 HN1即红鸟一装备型(研制号01)。分为HN1A和HN1B,HN1B为空射型。装备时间在海湾战争以后。L:6M W:3M 射程650KM。可装核战斗部。采用惯性制导+GPS修正+电子地图(1994型)+电视修正或微光电视制导(1994夜间型)。重1点2千公斤。H-6D可配两枚战术巡航,速度0点75马赫。 HN2即红鸟二增程型(研制号02)。射程增至1800KM。L:8M W :3M。制导同上精度3M,速度0点9马赫。重1点4千公斤。有HN2A和H N2B陆空型。另有HN2C潜射型航程缩短为1400KM。1995年装备军队。 HN3即红鸟三装备型,射程3000KM。L:9M W:4M。速度0点9 马赫。重1点8千公斤。制导精度2M+/-30%,有陆空潜三种型号。199 8年部队验证并少量装备。 最新的一种HN2000型尾段超音速隐形巡航导弹正在研制。射程增到四千公里。 HN1巡航高度为20~6000米。HN1-甲15~7000米。 HN2巡航高度为20~6000米。 HN3巡航高度为10~8000米。 作战辅助系统: 初级装置红岩军卡底盘的倾斜闭仓发射方仓已被换装。在95年开始采用仿俄弹射垂直发射系统。可同时进行四枚不同导弹的饱合攻击发射。此垂直系统将在宋级改进艇上实验。最终将移植到最新核攻击潜艇上。目前弹型兼容软件已完成。发射管长12。5M直经82厘米。 发射前的弹装程序测试通过弹上人机接口进行,完成一次任务的软件制订大概只需五分钟。得益于作战指挥中心的高性能电脑。而整个系统的电脑已网络化在陆军系统中。下一步将是空潜的联网。 精度抗干扰的全数字导弹系统: 1 卫兵导航系统的整建。 2 局部高清晰数字地图。 3 多种接口模块。在特殊情况下可与数字无人侦察机配合实现精度攻击。即满足全球攻击能力的补充。 可望在HN2000上见到成效 。
热心网友
有,性能好,结合东西方巡航导弹之精华。
热心网友
各方面消息可以看出,我国这几年的巡航导弹发展很快。但由于海军方面,由于我国的舰载防空力量(航母)和舰基防空力量(导弹)一直十分薄弱,即使配备了4艘现代级,恐怕在突破美海军飞机的攻击下可以顺利投射导弹的时候,已经是死伤惨重了。 该状况,前苏联海军已经充分意识到这一点。因为在没有航母的情况下,哪怕是苏联海军也无法与美国海军进行传统的舰队决战。这也是美国海军有恃无恐的原因。因为目前世界上没有哪个国家的舰队拥有跟美国海军一样强大的舰载机群。可以跟两艘美国航母舰群对抗的水面舰队,世界上还没有诞生呢! 但是,苏联海军已经充分意识到了这一点。 从二战的经验可以得出,海军的运用不一定是要与敌人的舰队决战,海军应该充分进行绞杀战,攻击敌人的商船队、补给队,当敌人损失的吨位远大于敌人能够制造的吨位,那么这场战争就赢定了。这是二战纳粹名将邓尼茨的经验总结。在当今一个国家充分依赖于外向型经济的时候,无疑这经验相当值得我国海军借鉴。因此,中国海军不能再走水下天上海面上同时发展的道路,因为我国的技术力量,经济力量无法允许。而是应该集中力量形成某一方面的战略威慑力量(不是指核武力量,而是在某常规武器上的绝对优势)。我认为应该选潜艇力量。 二、巡航导弹潜艇的发展。 前苏联自60年代起建造了一系列的巡弋导弹潜艇,包括柴油电力的茱丽叶级与核动力的回声级,奥斯卡级则是最新的一级。这些巡弋导弹潜艇的任务是攻击占优势的北约海军,特别是美国的舰队。奥斯卡级以两列每列12枚的方式携带了24枚SS-N-19巡弋导弹,艇身外壳的12个舱盖,每个舱盖下有两个弹仓,弹仓以倾斜40度的方式置于艇身中,其中各有一枚与基洛夫级所使用者相同的SS-N-19导弹,可在潜航状态下发射。导弹所需的目标资料由卫星提供,经由旁敲杯式(Punch Bowl)卫星通迅天线传至艇上,然而此时潜艇须上浮至非常接近水面的深度以接收这些至高频(EHF)信号。SS-N-19导弹以液体燃料推动,射程约为570公里,极速约为2。5马赫。 奥斯卡级潜艇具有传统的外形,其内层压力壳直径为8。53米,导弹舱与细长而流线型的帆罩并排。外层艇壳横剖面呈椭园形,如此可提供较佳的防御能力,艇上并包覆着无回音瓦,可减低本身的声纳迅迹,以减少为敌人侦测的机会。在帆罩后方有一个大型舱盖,容纳着一具拖曳导线式超低频通迅天线浮标,垂直尾舵顶部有一管状容器,其中为一具拖曳式被动水中听音器阵列。 以我国目前的装备力量和设计力量,加上俄国的可能的某些帮助。设计我国的新一代常规动力巡航导弹潜艇“唐”级,应该是完全有可能的。同时“唐”级也可以为今后核动力潜艇的设计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唐”级的构思 排水量:水面4500吨,水下5000吨 主尺度:长90米,宽10米,吃水8米 外形特点:采用混合艇壳设计,中段为双壳体,前后段为单壳体。水面采用部分隐身设计,可以减少在水面航行时被发现的概率。无舰桥。对空/对海警戒雷达安置在艇身的斜锥体内。无潜望镜。艇上并包覆着无回音瓦。(可能需要俄国°镏H菽勺乓痪咄弦返枷呤匠推低ㄑ柑煜吒”辏怪蔽捕娑ゲ坑幸还茏慈萜鳎渲形痪咄弦肥奖欢刑羝髡罅小#ㄓ隣SCAR级别相同) 动 力:3-4台MTU12V493柴油机(与宋级同)加装AIP系统 航 速:15节(水面),22节(水下) 续航力:5000海里(4节) 编 制:60人(10名军官) 武 器: 10-12枚巡航导弹。安置在潜艇尾段。两行排列。其中两枚采用冷发射形式,可以在水下发射,是偷袭火力。10枚采用热发射方式。在潜艇上浮出水面,可以短时间内全部发射出去,为突击火力。导弹的发射资料由卫星-基地-预警飞机等通过天线浮标提供。 可能改型(1型)巡航导弹全部为水下冷发射方式。导弹射程增大。 鱼雷发射管6具。可发射潜潜导弹(2枚)潜空导弹(4枚)潜潜鱼雷(4枚)。 声 纳:艇首安装球型中频声纳,用于主/被动搜索与攻击,艇尾装有拖曳式低频被动搜索声纳基阵 雷 达:水面搜索用I波段雷达 电子战:921-A型电子支援系统和警戒雷达 四,战术任务。 1) 2-3艘为一个战斗集团,奉行视距外火力攻击的任务。从多方位接近航母战斗群。上浮实行火力齐射。射击完毕后立即退出战场。不与敌人纠缠。 2)单艇(1型)为战斗单位,在视线外发动导弹攻击,袭扰敌人。 。
热心网友
有,是一堆废铜烂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