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数500左右

热心网友

成长的桥--读《傅雷家书》有感萧山区义连莲镇二中 044班 沈耿伟世上有一座桥,这座桥便是成长的桥。这座桥,是父母用自己的青春为子女搭起的生命的桥,是用希望和奉献搭起的通向成功和幸福的桥。 傅雷和他的父亲便为他们的儿子搭起了这样一座桥。 傅雷写给他儿子的书信中,有这样一段话: “一个又一个的筋斗载过去,只要爬的起来,一定会逐渐攀上高峰,超脱在小我之上。辛酸的眼泪是培养你心灵的琼浆。不经历尖锐的痛苦的人,不会有深厚博大的同情心。” 这是傅雷对儿子的希望,他希望他的儿子将来比他对人生有更深的了解。 傅雷对儿子的要求也一样。在其中的一封家书中写道: “修养是整个的,全面的,不仅在于音乐,特别在于做人—不是狭义的做人,而是包括对世界,对政局的看法与态度。二十一世纪的人,身在社会主义国家内,更需要冷静的理智,才能对艺术有真正的贡献。 他希望他的儿子永远做一个强者,做一个有一颗慈悲心的强者。 悠悠岁月,茫茫人海,傅雷以一封封的家书在遥遥万里的两地之间,父子的心紧紧地联在一起。傅雷是伟大的,他的儿子是幸运的。其实做父亲的都一样,都有一颗慈爱的心,都有一份无私的爱,都期待自己的儿女能够成材。 我的父亲是一个普通工人,他小时候没有过多少快乐,现在也是为生活奔波,供我读书。我常听我奶奶说:“你爸爸像你这么大的时候,都一个人到外面干活了。”爸爸没念几年书,文化水平也不高。奶奶给他算过命,算命先生说,这孩子,书心是有的,野心也足,倔得很,可惜呀……父亲的确这样,小小年纪,看到家里穷,想自己是个男子汉,应该为家里出力了,于是就放弃了读书。 儿时的无知—不,是无奈,造成了终生的遗憾。他只有把他的希望寄托在下一代的身上了。 在学校里,我勤奋学习,成绩还过的去,父亲也很满意,这恐怕是父亲最大的欣慰了。记得有一次,由于我考试成绩不理想,受到老师批评,同学的嘲笑。父亲知道后却说:“只要自己努力,自己强了还怕同学嘲笑?重整鼓旗,再来!” 重整鼓旗,这是我听到父亲讲的第一个成语,我被深深的感动了。从此以后,我从来不服输,因为有父亲这样一句话呀! 其实父母的爱是天底下最伟大的爱。傅雷如此,平常百姓也如此。所有的孩子呀,有父母的爱,有父母为你搭起的成长的桥,你的人生之路,定会无比宽广的,你定能成为顶天立地的栋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