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新生如何对待专业课、公共课和选修课?
热心网友
对专业课的学习应目标明确具体,主动克服各种学习困难,不断提高学习兴趣;对待公共课,要认识到其实用的价值,努力把对公共课的间接兴趣转化为直接学习兴趣;对选修课的学习,应注意克服仅仅停留在浅层的了解和获知的现象。 一、对专业课的学习,应目标明确具体,主动克服各种学习困难,不断提高学习兴趣。 不同专业的大学生有不同的专业课,但不同专业的大学生对待本专业课程的学习态度应该是一致的:那就是不管喜欢与否,都要尽力把专业课学好。在学习专业课的时候,学习目标要明确具体,不断提高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主动克服各种学习困难,做到直接学习兴趣和间接学习兴趣的结合。 二、对待公共课,要认识到其实用的价值,努力把对公共课的间接兴趣转化为直接学习兴趣。 总的来说,大学生对公共课的学习积极性普遍不如专业课,有相当一部分学生持消极应付的态度,学习目的不明,目标不清,动机不强,学习兴趣主要看老师的教学水平,如果老师的课讲得生动活泼,他们愿意听,有兴趣学。但这种学习兴趣主要是直接学习兴趣,而且大多停留在较低水平上,只限于上课认真听讲,把听课当成了一种享受或是对专业课的调剂。 因此,大学新生要端正对公共课的态度,要充分认识到公共课的实用价值及对自己的意义,努力把学习的间接兴趣逐渐转化为直接学习兴趣,部分实用性强的公共课(例如外语)要当成专业课来学习。 三、对选修课的学习,应注意克服仅仅停留在浅层的了解和获知的现象。 大学生对待选修课的学习一般说来兴致较高,认为选修课可以开眼界,长见识,扩大自己的知识面。而且选修课的学习要求不严,大学生较少产生逆反心理。但选修课在大学生心目中的地位和分量毕竟不如专业课和公共课,大学生真正投入地学习的不多。学习目的较模糊,学习动机不强,学习既不消极也不太积极,上课时注意的集中程度不高,认识能力也较少充分发挥。 因此,大学新生对选修课的学习,应注意不要仅仅停留在浅层的了解和获知上,更要杜绝为了捞取学分才选修某些课程、“选而不修”的不正常现象。
热心网友
专业课第一,选修课第二,公共课第三
热心网友
专业课死都不能放,公共和选修的话,如果是自己感兴趣的和自己觉得有用的就要学好,如果只是为了混学分的话就过关就行了,把时间留给需要的地方。还有除了专业课外我觉得基础课也是非常重要的,因为没有基础课的打底,后面学专业课也会非常吃力。而且还关系到奖学金嘛,所以是必修课就要学好哦。
热心网友
我的态度是专业课第一重要,公共和共修过关就行,但如果你想拿奖学金,那公共和共修就一定不能掉以轻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