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心网友

干地胎的凹槽必须与轮轴垂直,并且在轮胎接触表面表示完整。  1 、干地胎前胎未使用前必须有4条清晰的凹槽:  - 沿轮胎表面对称分布;  - 在轮胎接触面至少宽14毫米,下表面必须在10毫米以上;  - 下表面上的深度至少达到2。5毫米;  - 间隔50毫米(±1。0毫米)。  除此之外,前胎凹槽总宽度不超过270毫米。  2、干地胎后胎未使用前必须有4条清晰的凹槽:  - 沿轮胎表面对称分布;  - 在轮胎接触面至少宽14毫米,下表面必须在10毫米以上;  - 下表面上的深度至少达到2。5毫米;  - 间隔50毫米(±1。0毫米)。赛道湿滑时使用湿地胎(半雨胎)。  湿地胎(半雨胎)在未使用前,接触面积不能超过280平方厘米(前胎)或440平方厘米(后胎)。接触面积按照垂直于轮胎中线的对称面积计算,前胎测量200毫米×200毫米,后胎测量250毫米×250毫米。测量标准,只对深度大于2。5毫米的孔隙处进行测量。赛道完全被打湿时使用全雨胎。  全雨胎在未使用前,接触面积不能超过240平方厘米(前胎)或375平方厘米(后胎)。接触面积按照垂直于轮胎中线的对称面积计算,前胎测量200毫米×200毫米,后胎测量250毫米×250毫米。测量标准,只对深度大于5。0毫米的孔隙处进行测量。提问者对答案的评价:o。

热心网友

干地胎的凹槽必须与轮轴垂直,并且在轮胎接触表面表示完整。  1 、干地胎前胎未使用前必须有4条清晰的凹槽:  - 沿轮胎表面对称分布;  - 在轮胎接触面至少宽14毫米,下表面必须在10毫米以上;  - 下表面上的深度至少达到2。5毫米;  - 间隔50毫米(±1。0毫米)。  除此之外,前胎凹槽总宽度不超过270毫米。  2、干地胎后胎未使用前必须有4条清晰的凹槽:  - 沿轮胎表面对称分布;  - 在轮胎接触面至少宽14毫米,下表面必须在10毫米以上;  - 下表面上的深度至少达到2。5毫米;  - 间隔50毫米(±1。0毫米)。赛道湿滑时使用湿地胎(半雨胎)。  湿地胎(半雨胎)在未使用前,接触面积不能超过280平方厘米(前胎)或440平方厘米(后胎)。接触面积按照垂直于轮胎中线的对称面积计算,前胎测量200毫米×200毫米,后胎测量250毫米×250毫米。测量标准,只对深度大于2。5毫米的孔隙处进行测量。赛道完全被打湿时使用全雨胎。  全雨胎在未使用前,接触面积不能超过240平方厘米(前胎)或375平方厘米(后胎)。接触面积按照垂直于轮胎中线的对称面积计算,前胎测量200毫米×200毫米,后胎测量250毫米×250毫米。测量标准,只对深度大于5。0毫米的孔隙处进行测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