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心网友

F1车手佩带的头盔都具有防弹功能.为什么呢?因为在试验中,每个头盔都要求至少承受2268Kg(5000磅)以上的冲击力,还要把一个直径5毫米的钢球以800km/h的速度射向头盔,而头盔不得被贯穿.能满足这些要求的头盔当然是名副其实的防弹头盔.以往,即使是轻量化的头盔重量也达1.3公斤, 但是舒马赫的新头盔重量仅为0.5公斤.这无疑让车手在减轻自重方面占了一个大便宜.每个头盔内部都有一套复杂的通话和通风系统.通话功能使车手能随时向车队报告情况.通风功能则是由一个小型的气泵和向头盔内输送足够的空气.所有进入头盔的空气都经过活性炭过滤并且温度比外界温度降低5摄氏度左右,以保证车手头脑清醒.但是在发生事故,比如赛车着火时,这个通风系统会自动关闭,以防热空气入侵.

热心网友

 一体化头盔只有1.2公斤重,是1968年所用的第一个头盔的一半重。一种叫Lexan的面罩已取代了过去的风镜,这种面罩能抵挡相对速度为500公里/小时的飞石,并能够吸收来自各个角度的撞击的能量。头盔内部装有饮水用的吸管,还有与维修站联络用的麦克风

热心网友

作为F1车手佩带的最为重要的安全设施之一的头盔虽然与观众保持着最为亲密的接触,但其蕴涵着的大量尖端科技却鲜为人知。F1头盔的作用   F1头盔的主要作用有二:一、保护车手的安全,主要是保证车手在发生撞击时的头部安全;二、保证赛车良好的空气动力学效应;因为F1赛车是开放式座仓设计,所以车手的头盔是F1赛车空气动力学重要的组成部分;因而技术人员在设计头盔时必须在保证其达到众多安全指标的情况下不破坏赛车整体的空气动力学效应,即头盔外观形状设计的首要出发点是功能性,而非单纯的美观。F1头盔的材料组成 F1头盔主要由三种材料组成,它们分别是:碳、Kavlar纤维和聚乙烯。这三种材料的使用又有着其各自具体的用途:碳元素的引入主要是为了加固,保证头盔高强度的要求;Kavlar纤维的作用则是为了防火;而聚乙烯的使用目的则在于保持头盔即使在温度大范围变化的情况下也不发生变形。  F1头盔的功能结构组成(F1头盔按照其功用共分为七大部分):  1,护目镜  护目镜是指头盔前部能向上旋转的透明镜片。根据国际汽联的安全要求,它必须能够承受来自赛道上速度高达500公里/小时飞溅的小型颗粒的撞击。护目镜的内部表层涂有特殊的防雾材料和较浅的透明色彩,其作用是防止由于赛道上光线的变化给车手带来的视觉误导,分辨清楚赛道上的状况变化。在设计的过程中,工程师还将光学变形降到了最低限度(护目镜的光学变形是指由于护目镜本身是一个圆滑的球状曲面,所以车手的视线通过它时会使看到的物体发生形状上的扭曲)。此外,在护目镜上还有一样重要的设施——胶条贴层,它的作用是当镜片外侧由于粘附的尘埃或雨水而影响视线时,车手可以将其撕掉进而再次获得清晰的视线,我们在比赛中看到车手用手撕去的东西就是这层胶条贴层。胶条的一端通常是卷立起来的,并带有一个圆形的小孔,这样便于戴着厚厚手套的车手将其撕去,另外,这种胶条通常不只一层,车手可以多次撕去以获得清晰的视线。  2,外壳  外壳是头盔体积最大的部件,同时也是头盔上最为坚固的部分;它的强度指标将直接关系到对车手安全的保护。为此外壳必须通过两项考验:第一是强度,即它必须能够承受1个3公斤重的金属锥体从3米高度落下的巨大锥力,并保证不被刺穿。第二是防火测试,头盔的外壳必须能在摄氏800度高温的火焰中炙烤45秒。  3,无线电  无线电是车手在赛道上唯一的通讯工具,它的作用是保证激烈比赛的过程中,车手与车队之间的适时沟通,例如,当赛车引擎的冷却系统出现故障时,从传感器上采集到数据的车队中心便可以在经过数据分析后用无线电告知车手他的下一步将该如何做——是放慢车速继续比赛还是尽快进战维修;否则车手将很有可能因为引擎爆缸而退出比赛。F1头盔上无线电话筒被安装在车手的嘴边,方便车手沟通使用;它的重量不得超过80克。  4,固定螺丝  固定螺丝在平时是护目镜的旋转轴,它的作用是固定护目镜。在设计上,固定螺丝的要求是必须允许以最快的速度更换护目镜。另外固定螺丝突出头盔外层的高度不得超过2毫米。  5,通风孔  通分孔的作用有二,一是为车手摄入足够呼吸的氧气,另一个则是帮助车手头部的散热,保证其头部的舒适。这些分布在头盔不同部位的通分孔可以以每分钟5立升的速度向头盔内输送空气。并且在这些通分孔的内层还装有过滤网,以防止碳颗粒、燃油或者其他异物飞进头盔。  6,饮水软管  众所周知,在一场比赛中,车手将会耗去大量的体能,其最直接的表现就是脱水现象,所以在比赛的过程中车手能吸到少量的清水将对保证车手良好的体能至关重要。这在天气炎热的赛道更是如此,例如每年马来西亚站的比赛,气温往往高达三十多度,而车手为了安全必须穿上厚厚的防火赛服,他们的体外的实际温度将高达四五十度,此时饮水系统的作用就更为重要了。F1头盔的饮水软管通常从头盔的嘴部前端插入其中,以方便车手在比赛的过程中饮用。  7,HANS(头颈保护系统)  这项系统是今年才强制引入安全规则的,它的原理非常简单,即将一条碳支架卡在车手的肩部并将其上端固定在头盔上;这样当赛车前方受到撞击时,它将大大减少对于车手颈部可能的损伤。这套简易的安全系统并非什么全新的东西,而是在美国的印地赛事中使用了多年的老玩艺儿,只是在引进F1赛事时做了进一步的改进。此套系统在今年初期刚刚推广的时候引来了众多车手的反对,他们的理由是这个东西戴在劲上太不舒服,根本无法比赛。但处心积虑的马克思·莫斯利(国际汽联主席)还是坚持了下来;这不,不是照样可以像以前一样比赛吗!也许对于大多数车手来讲至今仍不喜欢这个东西,但对于阿郎索和费尔曼而言,恐怕该好好地感谢莫斯利了,因为是此套系统保证了前者在本年度的比赛不受影响,而同样是此套系统让后者在事故中的损伤减到了最轻。F1头盔技术发展的新动向  国际知名的汽车运动头盔生产品牌Schuberth一直都与法拉利和威廉姆斯车队有着密切的技术合作关系,如今这两大车队都在使用该品牌的产品。特别是今年年初Schuberth专门为舒马赫提供的名为Schuberth RK1的全新头盔更是引起了国际汽联的高度关注,它在安全技术拥有巨大的革新,在性能上已与飞行员所使用的头盔没有多大差距,当然价格也非同寻常(该项技术我们已在本报的第174期上做过详细报道了,所以在此就不再赘述),现在Schuberth又应威廉姆斯车队的要求研制一种革命性的头盔技术——HMD(Helmet Mounted Display)头盔显示仪,其功能理念类似于最先使用在战斗机上的抬头显示仪(HUD),它的具体功能是将比赛中的最为重要的信息按照指令要求显示在头盔前部的护目镜上,但却不丝毫影响视线。目前此项技术的具体情况仍未公布,不难想像一旦投入使用它将带来头盔技术的再次革命。。

热心网友

F1车手头戴的头盔是F1运动中最重要的安全装备之一。尽管在80年代甚至在70年代车手们头戴的头盔从外观看与现在的头盔都非常类似,但实际上近年来在头盔的底层设计和构造技术上都已经有了质的飞跃。 在1985年时,一个头盔的重量大约在2公斤左右,这个重量在赛车高速经过弯角或赛车减速时,会急剧增加,并且在出现重大事故时,也增加了扭伤脖颈的风险,而对于F1车手而言,可以肯定的是在发生重大事故时,最容易受伤的部位就是头部和颈部。因此头盔制造商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将精力放在减少头盔重量和增加头盔的抗冲击能力。 现在F1车手使用的头盔已经十分坚固,但他们的重量却相当轻,现在的一个头盔的重量大概只有1。25公斤。目前的头盔一般是由碳、卡芙拉纤维和聚乙烯三种材料组成的,并且这三种材料用途各不相同,碳的主要功用是加固,保证头盔高强度的要求;卡芙拉纤维的作用则是防火;而聚乙烯的使用目的则在于保持头盔即使在温度急剧变化的情况下也不会发生变形。F1车手使用的头盔按照其功用可以分为七大部分,分别是:护目镜、加固螺丝、外壳、无线电通讯、通气孔、饮水吸管和HANS头颈保护系统。 护目镜位于头盔前部能够向上旋转的透明镜片,尽管是一块薄薄的镜片,它却可以抵挡住来自赛道上速度高达500公里/小时的微小杂物颗粒的冲击,这种护目镜一般都是由特制的纯聚碳酸酯制成,这使得护目镜既具有极其出色的防火、抗冲击能力,也拥有卓越的可见度,这都减少了由于赛道强光的变化而使车手产生视觉误导所带来的偏差。现在许多车手使用的都是彩色护目镜,它得内部表层涂有特殊的防雾物质,尤其是在雨天比赛时,这一效用的优点尤为突出。另外,在护目镜上一般还有胶条贴层,它的作用是当镜片外侧由于粘附的灰尘或雨水影响到车手视线时,车手便可以将其撕掉进而使得视线不受阻碍,通常在比赛中看到车手在进入维修站加油换胎时,用手撕去的东西就是这层胶条贴层,值得一提的是这种胶条贴层通常不只一层,车手可以多次撕去以使视线不受阻碍。 加固螺丝的作用就是将护目镜固定在头盔上,在平时它也是护目镜的旋转轴,国际汽联规定加固螺丝超出头盔外层的高度不得超过2毫米。 外壳是头盔体积最大的部件,同时也是头盔最为坚固的一部分。它的强度指标将直接关系到车手安全的问题。为此头盔外壳必须要通过两项考验:一是强度,即它必须能够承受一个3公斤重的金属锥体从3米高度落下时所产生的巨大刺透力;二是防火测试,头盔的外壳必须能够保证在摄氏800度高温的火焰中炙烤45秒而不使内部发生变化。在近几个赛季中,头盔的外形也逐渐有所发展,更多空气动力学效应也被加入其中。 无线电通讯是车手在比赛过程中唯一与车队保持联系的联络工具。在赛车出现故障时,车队可以在通过快速数据分析后立刻传达车队命令以帮助车手做出最正确和最快速的决定,当然例如法拉利车队的让车事件也是通过这个无线电通讯系统完成的。一般无线电话筒都被安装在车手的嘴边,国际汽联固定它的重量不得超过80克。 头盔的设计还必须要为车手们提供通气孔。通气孔的作用除让车手吸入足够氧气外,另一个作用就是帮助车手散热。这些分布在头盔不同部位的通气孔可以以5立升/分钟的速度向头盔内输送空气,并且在这些通气孔的内层还装有过滤网,以防止碳颗粒、燃油或者赛道上的其他异物飞进头盔对车手造成伤害。 尽管每站比赛时间不允许超过2小时,但由于车手们为了安全起鉴必须身穿厚重的防火服,再加之赛道以及赛车内的高温,脱水现象便极易发生,因此在比赛过程中及时补充水分也是必不可少的。F1车手使用的头盔饮水吸管通常是接近嘴部的前端位置插入的,这很好的解决了车手们在比赛过程中的饮水问题,不过即使这样,比赛过后车手们体重要比比赛前仍会减少很多。 最后要提的就是去年引入的HANS系统,HANS系统是(Head and Neck Support system)的英文缩写,中文意思为头颈保护系统。它的原理非常简单,就是将一条碳支架卡在车手的肩部并将其上端固定在头盔上,这样当赛车前方受到撞击时,它将大大减少对于车手颈部可能造成的直接损伤。此套系统在刚实施时引来了众多车手的反对,他们的理由是这个东西戴在劲上太不舒服,根本无法比赛,尽管车手们抱怨声不断,但国际汽联从安全角度考虑仍决定将这项规定执行下去。 尽管在头盔制造领域已经使用了高尖技术的材料,但F1车手们使用的头盔仍需要手工制作,尤其是在许多复杂的式样设计方面,令人难以相信的是即使是一名熟练工做完一个头盔也需要数百小时,而整个赛季许多车手其实也只是使用了几个头盔而已。F1车手们所使用的头盔造价也极为惊人,在本赛季开始前,德国著名的舒博斯公司为车王迈克尔-舒马赫所设计的舒博斯(Schuberth)RF 1。5头盔,每个标价便是1万英镑,新赛季当中,舒马赫至少要用6-10个这样的头盔。也就是说,在头盔这一项保护措施方面,舒马赫在新赛季就要花掉6至10万英镑。目前国际汽联已经下令各车队要尽早着手研发下一代"超级头盔",以达到国际汽联提出的进一步提高安全标准的要求,尤其是现在强制执行的HANS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