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尊严 词义为尊贵庄严或者可尊敬的身份或地位。 尊严是人类精神层面上最高尚的一个词汇,也是围绕《超级女声》争论不休的焦点。由此引申的对尊严、公正、平等这些概念热烈的探讨,把《超级女声》一步步引向了一桩社会事件。话题冲破了电视娱乐的范围,也为这个栏目吸引来更多人的目光。 当女孩唱歌跑调在电视上被评委“骂”了,是否意味着她放弃了尊严?女孩出尽怪招甚至出洋相希望给评委和观众留下深刻印象,是否意味着她放弃了尊严?……谁能够飞快地在这些问题上给出一个标准答案? 践踏尊严?心灵舞蹈? 基本上,谈论公正还是在认可《超级女声》的前提下,而提出“践踏尊严”的许多人就是对《超级女声》彻底地否定了。在谈论“超女”带来了负面社会影响的文章中,最著名的一篇名为《超级女声:踩着少女的尊严舞蹈》,这篇文章提供的主要观点有: 《超级女声》创造了中国的“审丑”奇迹,在电视上大规模地展示“丑陋”,尤其是少女的丑陋,这种行为背后支撑着的是一种不顾道德的丑陋心态。 这种对未成年人的自尊心的伤害,以及建立在这种“尊严摧残”上的娱乐,只能是人类社会所特有的野蛮。 一个有着成熟心智和判断力的成年人,是不会为那种万分之一的机会而去丢尽颜面的。《超级女声》所谓的“不设门槛”、“不论年龄”其实是瞄准了那些心智上没有成熟的少女们。 评委们对失败者的蔑视和嘲弄,已经被社会合法化地接受了。这等于接受了一个前提:人的尊严是没有价值的,为了出名,人们愿意放弃自己的尊严。 生命的尊严是与生俱来不可剥夺的。但是,《超级女声》的操纵者们却用野蛮的逻辑说,你想成功就得放弃尊严! 逃课报名,谁人之过? 如果说对于“尊严”的提问尚停留在探讨阶段的话,那么一系列更耸人听闻的报道就使《超级女声》的地位变得极为尴尬。不到1个月前,网络转载的两则新闻格外引人关注,《4万人逃课报名〈超级女声〉》、《一男子报名现场拔枪》。虽然经过核实,“4万人逃课报名”并不是事实,标题是网站为提高点击率另起的,一男子在报名现场因有人插队拔枪威胁也只是传说,谁也不敢说曾经亲眼见到了,但这些已经完全社会化了的新闻仍让湖南卫视显得忧心忡忡。 湖南卫视总编室主任李浩说:首先需要澄清,这些言论是不负责任和夸大的报道,我们从保护节目和保护选手的立场出发,保留对那些构成诽谤、恶意炒作的不负责任的媒体付诸法律的权利。李浩认为,电视节目的功能和影响还是有限的,有时候人们高估了电视节目的影响,《超级女声》没有达到对社会形成巨大影响这个层面,节目的本体功能还是希望传播快乐。 对于有选手因为《超级女声》逃课的问题,观众王先生也觉得不能完全怪罪《超级女声》,他说:“其实这种现象早就有,乔丹来华的时候,中国足球队训练的时候,明星开演唱会的时候,都有学生逃课追星,这是个老问题,学校应该更多地负起责任。” 李浩说:“社会处在转型期确实存在很多问题,电视节目尽可能去帮助这些问题的解决。但社会可能比电视节目复杂一百倍、一千倍,它里面蕴藏的矛盾非常复杂,确实不是一个节目能够承载的。现在存在着一个情况,把社会上的很多问题推到类似《超级女声》这样的节目上,我们感觉非常不公平,我们自身也希望跟社会和谐一些。
热心网友
上个星期六我有看《超级女声》,刚好是杭州赛区的决赛,我觉得冠军人虽长得不好看,但声音确实很好,但第二名和第三名,说真的,不及已被淘汰的选手,我觉得所谓的公平公正,那是算不上的.那些所谓的评委,真是不想再提了!低…… 我个人不喜欢这个节目,远远比不上中央台李泳主持梦想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