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明白的说
热心网友
“上善若水”语出《老子》:“上善若水,水利万物而不争。”意思是说,最高境界的善行就像水的品性一样,泽被万物而不争名利。
热心网友
上善若水,老子评价最好的美德应该像水一样。那么,谁到底有什么好处呢,他又说了,水本身是最软的,却能击穿最坚硬的,这大概是说水的能量;另外,水能造福人类,世界离开他就该毁灭了,这说得是他的功德。于是,可以看出,谁在古代圣贤眼中,水就是大善,于是,老子教育我们,要像水学习,学习他的坚韧的精神,学习他包容的胸怀,学习他滋养万物的本性。不知道楼主是否更喜欢原创的答案,虽然回答水平很低。
热心网友
“上善若水”,出自《老子》第八章:“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上善”,就是非一般之善,是最好的德行。 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古人早已认识到万物因有水之滋润而生长。《管子·水地篇》:“水者,何也?万物之本源也,诸生之宗室也。”水之不争,乃老子赋予水之性格,取其而譬喻“大道”。 因此,老子在这里把最高境界的善行比作水的品性一样,泽被万物而不争名利。 简单释义即如此,于此共享。
热心网友
上善若水”这四个字,出自于老子的《道德经》第八章第一句,“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它的字面含义是:最善者的品行,如同水一样, 可以滋养与造福万物,却不与万物争任何东西……。说到这其中所涵盖的思想意义,那就需要多做些解释了。 老子说:“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此乃谦下之德也;故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则能为百谷王。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此乃柔德;故柔之胜刚,弱之胜强坚。因其无有,故能入于无之间,由此可知不言之教、无为之益也。” 他认为上善的人,就应该象水一样。水造福万物,滋养万物,却不与万物争高下,这才是最为谦虚的美德。江海之所以能够成为一切河流的归宿,是因为他善于处在下游的位置上,所以成为百谷王。 世界上最柔的东西莫过于水,然而它却能穿透最为坚硬的东西,没有什么能超过它,例如滴水穿石,这就是“柔德”所在。所以说弱能胜强,柔可克刚。 不见其形的东西,可以进入到没有缝隙的东西中去,由此我们知道了“不言”的教导,“无为”的好处。 老子还说:“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此乃效法水德也。水几于道;道无所不在,水无所不利,避高趋下,未尝有所逆,善处地也;空处湛静,深不可测。善为渊也;损而不竭,施不求报,善为仁也;……。。。 “道”是产生天地万物的总根源,是先于具体事物而存在的东西,也是事物的基本规律及其本源。所以“道”是我们每个人都应该认知与理解的。水的德行就是最接近于“道”的,“道”无处不在,因此,水无所不利。它避高趋下,因此不会受到任何阻碍。它可以流淌到任何地方,滋养万物,洗涤污淖。它处于深潭之中,表面清澈而平静,但却深不可测。它源源不断的流淌,去造福于万物却不求回报。这样的德行, 乃至仁至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