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心网友
回归前 在97回归之前,香港是英国的殖民地,一切都是接受港英的统治。对于那些为香港发展做出贡献并且不与港英政府唱对台戏的杰出人士,英国政府便会如对待本国公民以及其它殖民地人士那样向他们授勋甚至封爵。获得授勋最多也最为人熟悉的便是大英帝国勋章(Order of the British Empire)。这个勋章系统共有五个级别,依次为Knight or Dame Grand Cross (GBE)、Knight or Dame Commander (KBE or DBE)、 Commander (CBE)、Officer (OBE)、Member (MBE)。其中最尊贵的是前两个,获得者如果宣誓效忠英国女皇的话,就可以使用Sir(爵士)这个头衔。97之后 香港回归之后,特区政府成立。既然主权已经收回,那么让英国政府的嘉奖来主导香港自然很不妥当,于是特区政府便制定了自身的授勋体系。 特区的授勋体系包括勋章和奖状两类共11种,如果按照颁发对象划分,可以分成一般类、英勇类和纪律部队及廉政公署类。一般类的勋章最多,包括大紫荆勋章(GBM)、金紫荆星章(GBS)、银紫荆星章(SBS)、铜紫荆星章(BBS)、荣誉勋章(MH)、行政长官小区服务奖状以及行政长官公共服务奖状;英勇类则是与一般类的紫荆星章对应,分为金英勇勋章(MBG)、银英勇勋章(MBS)以及铜英勇勋章(MBB);至于纪律部队,则是在卓越奖章、荣誉奖章以及长期服务奖章及加叙勋扣三个大类里面针对不同的部队种类进一步细分。 在11个授勋种类之外,还有一个常年沿袭下来的荣誉不可忽略,但就是国人在香港电视剧中经常可以听到的太平绅士(JP)。太平绅士除了是一个荣誉头衔外,同时也担负有巡视羁押院所或探访被扣留者的职责。虽然当年新增太平绅士一般与授勋一样均与7月1日发布,但是其并不属于香港特区政府的授勋系统。最然如此,但是就重要性而言,太平绅士(JP)可谓是仅次于大紫荆勋章(GBM)与金紫荆星章(GBS),至少在香港特区的排名表上,太平绅士列于金紫荆星章(GBS)之后排名21级。内容参照了(香港授勋制度变迁)张翼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