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否做到过午不食?只吃素吗?你们会不会有一天真正的出家?请信佛人回答。余者勿扰。谢谢。

热心网友

阿弥陀佛!末学吃常素,有点瘦,不过不是因为吃素,从小就瘦,从未胖过,没学佛之前也是吃肉的,但也没胖过,所以说明一个问题,胖瘦的决定因素不在于吃肉还是吃素。有很多吃肉的人,照样很瘦,而有很多吃素的人却很胖,我们在寺院里就可以看到很多这样的出家人。他们不仅吃素,而且每餐还吃得很少,甚至有些是过午不食,还有些是“日中一食”,他们很多身体都非常健康。“食”是“财、色、名、食、睡”的“五欲”之一,佛语讲,这是地狱五条根,仔细想一想,我们人一天到晚是不是被这五样东西,或者说是“五个魔鬼”牵着鼻子团团转呢?迷惑的凡夫,天天在为这五样东西造业,贪爱这“五欲”,不肯舍弃啊!所以,也就出不了六道轮回,生生世世在苦海里受煎熬。要想彻底地离苦得乐,就必须放下对“五欲”的贪爱。贪财就努力修布施,好色,则观身不净,作白骨观;好沽名钓誉,则努力放下自己的臭架子,抛弃脸面,卑己而尊人;贪吃,则观想“病从口入”,吃今天的食品如“三餐服毒”;贪睡,睡下去如同死去一般,还能不能醒来,有谁知道呢?这么仔细想想,这五条真的很可怕!戒律里有一条是“过中不食”,就是过了正午这个时辰,就不可以再进食了。比“过午不食”还严格。“午”是指11点到13点两个小时的时间,“过午不食”就是在这两个小时之内还可以进食,这两个小时之后就不能再进食了,当然这对一般人来说也是很难做到的。佛制定这条戒的目的就在于断除对“食”的贪欲,而且佛说“少食”可以带来其他很多好处,例如可以使人“少睡”、“少淫”、“少下风”(放屁)等等,可以帮助人得清净心、得定,对修行人的修行真的帮助非常大。如果能发心“过午不食”,甚至“过中不食”,甚至像佛陀那样“日中一食”,那这个功德利益一定会不可思议,佛菩萨都会赞叹的!但是一定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而定,不能盲目地去持这条戒。如果不明白这条戒的戒理,盲目去持戒,不仅得不到这条戒的殊圣利益,反而会把身体搞坏。例如有些人持这条戒就不如法,表面上看他是过午不食,可是早餐和中餐,特别是中餐,使劲吃,恨不能一顿饭吃两顿三顿的饭量,这样饥一顿饱一顿,不得胃病才怪。虽然是过午不食,可他还是吃了三顿饭那么多,甚至比三顿饭还多的东西,过午不食是为去“贪”,贪心不仅没减少,反而在增长,这哪里是在修行呢?还不如老老实实吃三顿,每顿哪怕吃少一点都好。没有想明白,没有“看破”这些“事实真相”,盲修瞎练是得不到利益的。自己真的把这里面的道理看清楚了,完全理解了,完全看破了,没有一点疑惑了,下狠心要断除自己的贪心,修清净心,那么这样发心来持这条戒,才会持得长久,持得圆满,最终得到殊胜圆满的果报。过午不食,就是把“想吃”的念头断掉,与戒酒是为把“想喝”的念头断掉是一样的,都是为断“贪爱”之心。如能如理如法地发心去做,对自己的修行是非常好的。出家要有发心,也要有成熟的因缘。出家就一定要为弘法利生,而不是像很多人那样是为逃避现实。出家人的使命在于续佛慧命,替佛完成教化众生的事业,是人天师啊,如果心量窄小,怎么能劝刚强的众生回头?!出家人是非常受人尊敬的。这是身、心俱出的出家人,发心做这样的出家人,十方三世一切佛菩萨都赞叹!他们是我们所有众生的榜样。如果有机缘,末学愿做这样的出家人。如果身没有机缘出家,在家修行,“心”出家,能够依教奉行,自行化他,自利利他,将来念佛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也一样会得到佛菩萨的赞叹!很多往生极乐世界的在家居士,就是这样的在家“出家人”,是我们在家居士学佛的好榜样。所以,出家的关键在于“心”有没有真“出家”!感恩!南无阿弥陀佛。

热心网友

我过午仍食,怕得胃病。我还不能完全食素,好食辣味肉食。至于出家,如能为父母养老送终后,我家那位说不定会送我去。我以前偏胖,现在不胖不瘦。我到是想起来,以前所见的僧尼个个比较“圆润”。请问你胖吗?

热心网友

我胖,我心宽体胖!哈哈“酒肉穿肠过,佛祖心中留”这话不是佛祖说的,不要那他当幌子!这是后人想吃肉喝酒的借口

热心网友

有胖有瘦。因为植物里也有糖撒!!!糖是大部分生命能量的来源!牛和大象怎么这么壮?他们还不是吃斋的

热心网友

我们单位有人信佛后吃素吃得连鸡蛋都不吃了.但他的心眼小得不得了,还暗地里整人,连不信佛的人都比他大度善良.所以吃不吃素并不能说明问题.

热心网友

不胖。过午不食是沙弥以及比丘的戒,吃素是《梵网经》中的菩萨戒,我想大部分人只是初级的学佛者,不必用对职业的比丘的要求和菩萨的要求来要求大家。就好像没必要用大学生的标准来要求小学生一样,并不是小学生不求上进,而是力所不能及。当然如果在家人能受持这两点,对修行的进步一定大有裨益,这当然是应该赞叹的。

热心网友

有没有听过“酒肉穿肠过,佛祖心中留”啊?!信佛是一种寄托,是一种在生活中的信念。若真是像你所说的一样,中国的荤类岂不是要减少一大半。在我看来,有诚心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