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心网友
银镜反应是含醛基类物质的一个重要反应,常用于检验醛基的存在,该实验因现象明显而深受学生喜爱。银镜反应实验的关键是银氨溶液的配制,而按照现行教材中的做法:“在洁净的试管里加入1mL2%的AgNO3溶液,然后一边摇动试管,一边逐滴滴入2%的稀氨水,至最初产生的沉淀恰好溶解。”常常难以控制,实验很容易失败。笔者经过大量的实验比较,发现:将氨水逐滴滴入到AgNO3溶液中,当试管中仍存在少许浑浊时,就进行银镜反应,极易成功,很少失败,并且这也容易操作。 改进后的操作容易控制,不论是老师演示还是学生演示都容易成功,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读者可自行试之。
热心网友
z支持上楼!
热心网友
搞难度问题!顶!银镜反应是含醛基类等物质的一个重要反应,常用于检验醛基!我不知道哟!请注意题目!银镜反应实验的改进?不是乙醛银镜反应实验的改进
热心网友
乙醛银镜反应实验的改进一、实验试剂2%硝酸银溶液、2%氨水、5%氢氧化钠、甲溶液(40%乙醛:乙醇=1∶1)、乙溶液(40%乙酸)。二、实验方法方法一 在1支洁净的试管里加入约1mL硝酸银溶液,滴入1滴氢氧化钠溶液,再逐滴加入氨水,边滴边振荡至刚好澄清为止,得银氨溶液。向银氨溶液加1滴甲溶液,不断振荡,溶液慢慢变黑,再加1~2滴甲溶液,不断振荡,逐渐出现光亮的银镜。方法二在一支洁净的试管里加入约1mL硝酸银溶液,逐滴加入氨水,边滴边振荡至产生的沉淀刚好溶解为止,滴入甲溶液2~3滴(或乙溶液1滴),充分振荡,再滴入1滴氢氧化钠溶液,不断地快速振荡,直至出现光亮的银镜为止。方法三在一支洁净的试管里加入约1mL硝酸银溶液,逐滴加入氨水,边滴边振荡至产生的沉淀刚好溶解为止,滴入1滴氢氧化钠溶液,产生沉淀,重新逐滴加氨水至沉淀刚好溶解,再加2~3滴甲溶液(或1滴乙溶液),不断振荡,直至产生光亮的银镜为止。三、有关本实验的说明1.试管要洁净(这是实验成败的关键之一)。否则,只得到黑色疏松的银沉淀,没有银镜产生或产生的银镜不光亮。2.溶液混合后,振荡要充分(这是实验成败的关键之二)。加入最后一种溶液时,振荡要快,否则会出现黑斑或产生银镜不均匀。3.加入的氨水要适量(这是实验成败的关键之三)。氨水的浓度不能太大,滴加氨水的速度一定要缓慢,否则氨水容易过量。氨水过量会降低试剂的灵敏度,且容易生成爆炸性物质。4.加碱可使乙醛与银氨溶液在常温下发生反应,但如果滴加氢氧化钠过量,反应速率太快,产生的银镜会发黑。5.银氨溶液只能临时配制,不能久置。如果久置会析出氮化银、亚氨基化银等爆炸性沉淀物。这些沉淀物即使用玻璃棒摩擦也会分解而发生猛烈爆炸。所以,实验完毕应立即将试管内的废液倾去,用稀硝酸溶解管壁上的银镜,然后用水将试管冲洗干净。6.氨水的浓度不宜过大,否则容易过量,致使实验失败。氨水的浓度以2%为宜。7.乙醛的浓度大,反应速率快,析出银镜快,但容易出现黑斑,加快振荡速度可以避免出现黑斑。甲溶液中乙醇起到降低乙醛浓度的作用,使得反应速率适中,容易控制。有乙醇存在时,产生的银镜均匀、光亮。四、改进后的优点以上方法不需加热,操作简单,成功率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