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目前有一个现象是,上下游产品价格的剪刀差过大,并没有侵蚀企业的利润。相反,上下游产品的价格剪刀差,与整个工业企业利润,以及下游产业的利润,是一种正相关的关系。同时,全部工业的净利润、下游产业的净利润,以及非能源相关的整个工业和下游产业的相应利润增幅,都处于上升的态势,即企业的利润表现出与宏观形势密切相关,价格剪刀差是其次。 她这段话我听不懂,能否解释一下,还有什么剪刀差之类的

热心网友

剪刀差是指上游企业产品价格偏高而下游企业产品价格偏低,从而上游企业侵蚀下游企业的利润;与人生征途路漫漫的说法相近。但因为我国经济的特点是总量扩张,所以只要产量在不断的增加企业的利润就不会过于受剪刀差的影响。反而由于剪刀差使上游企业逼仄下游企业进一步扩大产量使得利润总额反而呈现增加的态势。

热心网友

还是我来答吧,仍然说浅显点。例文是驳斥“上下游产品价格剪刀差影响企业的利润表现”的说法。认为不是这样,说“这个影响不如 ‘宏观形势’的影响”。先说剪刀差,剪刀差是上游产品(如原材料)和下游产品(如最终消费品)的价格差。上游产品是先生产出来的产品,下游产品是以上游产品为原材料生产出来的产品。举例说,铁矿石是上游产品,毛钢是下游产品 ,而钢材是更下游的产品。一般说,上游企业的利润比较低,下游企业因为产品附加值高,一般利润较高。最典型的例子是,农民生产的小麦多贱,而弄成方便面就值钱多了。剪刀差加大,影响的是上游企业的利润,但增加了下游企业的利润。两相权衡是利是弊?作者(你的引文的作者)的观点是有利。说“全部工业的净利润、下游产业的净利润。。。。。都处于上升的态势”。通俗地说,就是上游产业虽然少赚钱,但上游产业赚得多,算来全部工业还是合算。引文中强调“非能源相关”,是说排除近年能源(石油、原煤。。。。)价格上涨因素。作者认为政府的宏观政策对工业企业的利润增长影响更大。

热心网友

剪刀差是指工农业产品交换时,工业品价格高于价值,农产品价格低于价值所出现的差额。因用图表表示呈剪刀张开形态而得名。它表明工农业产品价值的不等量交换。如果价格背离价值的差额越来越大扩大剪刀差;反之,叫缩小剪刀差。

热心网友

剪刀差是价值与价格之间的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