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心网友
西撒哈拉 名称 西撒哈拉(Western Sahara)。 面积 266000平方公里。 人口 16万(1986年)。居民为阿拉伯人和柏柏尔人。通用阿拉伯语和西班牙语。信奉伊斯兰教。 首府 阿尤恩(Laayoun),人口13万(1988年)。 简况 位于非洲西北部,北接摩洛哥,东、南邻阿尔及利亚和毛里塔尼亚,西濒大西洋,海岸线长约900公里。境内大部为沙漠和半沙漠地带。属热带沙漠气候,西部沿海气候湿润,东部高原气候干燥。内地每日平均温差11℃~14℃。 公元7世纪,阿拉伯人侵入该地区。15世纪中叶,葡萄牙人入侵。19世纪,西班牙人入侵,1886年将西撒划为"保护地",1958年改划为海外省。西的殖民统治遭到阿尔及利亚、摩洛哥和毛里塔尼亚的反对。1973年5月,在阿的支持下,萨基亚哈姆拉和里奥德奥罗人民解放阵线(简称西撒人阵或波利萨里奥阵线)宣布成立,决定通过武装斗争争取西撒独立。1975年11月,摩组织绿色进军,35万名志愿者开进西撒。同月,西、摩、毛三国签订《马德里协议》,规定西于1976年2月26日撤离西撒。摩、毛随即签订分治西撒协定,摩占领北部17万平方公里,毛占领南部9万平方公里。阿谴责摩、毛分治西撒。1976年2月27日,西撒人阵宣布成立阿拉伯撒哈拉民主共和国。此后,摩、毛同西撒人阵之间的武装冲突不断发生。1979年8月,毛放弃对西撒的领土要求,退出西撒战争。摩趁机占领原毛占区,并不断向西撒腹地推进。至1987年,摩几乎控制了西撒全部领土。与此同时,摩在西撒建立起6道总长2720公里的防御墙,派驻数万军队并设立行政管理机构。 政治 自70年代以来,非统组织和联合国为和平解决西撒冲突进行了积极斡旋,并通过多项决议,但均取得任何效果。1984年11月,第20届非统首脑会议接纳"西撒国"为成员国,摩洛哥因此宣布退出非统组织。1988年8月,联合国秘书长德奎利亚尔提出解决西撒冲突的和平建议,摩表示原则同意,西撒人阵表示有条件地接受。1989年6月,德奎利亚尔提出解决西撒争端的和平计划,即所谓的《解决计划》。其主要内容是:任命一位秘书长特别代表,全权负责在西撒组织公民投票;成立"联合国西撒哈拉公民投票特派团",包括民事、军事和治安三个小组,负责监督停火,组织公民投票。1990年6月,安理会批准了该计划。1991年4月29日,安理会一致通过690号决议,批准秘书长关于在西撒举行公民投票的修正案。修正案规定:自联合国通过特派团预算之日起16周内,宣布在西撒停火;停火后第20周举行公投。5月17日,联合国大会批准西撒特派团预算。9月5日,联合国特派团进驻西撒。9月6日,摩与西撒宣布正式停火,结束了长达16年之久的西撒战争。 西撒公投原定于1992年初举行,但因摩洛哥和西撒人阵在确定选民名单问题上分歧严重而一再推迟。1997年3月,美国前国务卿贝克出任联合国秘书长西撒问题私人代表,在贝克的主持下,摩与西撒人阵先后在里斯本、伦敦和休斯顿举行了四次谈判,阿、毛以观察员身份与会。谈判就重新启动公民投票进程的所有问题基本上达成一致。选民身份查验的工作从1997年12月1日开始。至1998年9月已完成14。7万选民的身份验证工作。但摩与人阵在摩边境地区的h41、h61和 j51/52三个部落选民资格问题上仍存分歧。1998年11月和12月,联合国秘书长安南先后访问毛里塔尼亚、西撒哈拉、摩洛哥、阿尔及利亚和廷杜夫,向有关各方提出加快解决西撒问题的一揽子方案:允许现有争议的3个部落共6。5万人以个人身份参加选民身份验证,启动其他已被查验者的申诉程序;难民署开始遣返难民工作;全部选民验证工作1999年4月结束,12月举行西撒公投。安南的方案先后被有关各方接受。 但由于与前同样的原因,特派团任期一延再延,公投无限期推迟。2000年5月14日与6月28日,贝克在伦敦先后主持了两轮西撒问题当事各方的直接会谈,会谈未取得任何实质性进展。5月31日,安理会通过1301号决议,决定再次延长特派团任期,并首次提出在努力执行联合国《解决计划》的同时,寻求一切途径和方法解决西撒争端。后点招致西撒人阵与阿尔及利亚的强烈不满。9月28日,在贝克主持下,摩与西撒人阵代表在柏林会晤,摩提出在西撒主权属摩的前提下讨论西撒问题的解决办法,人阵则坚持执行联合国的《解决计划》,会议无果而终。 2001年2月27日,安理会通过1342号决议,将特派团任期延长到4月28日。至1999年6月,联合国驻西撒特派团共282人(由28个国家派出),其中军事观察员203人,部队27人,民警观察员52人。联合国特派团职责除监督摩洛哥和西撒人阵执行停火协议外,还肩负着组织、监督自决公民投票的使命。 经 济 磷酸盐矿藏丰富,仅布克拉的藏量即达17亿吨。建有现代化的磷酸盐开采场。1976年发生战争后,磷酸盐生产陷于停顿,1980年恢复生产。此外,还有钾、铜、石油、铁、锌等资源。 多数居民从事畜牧业,主要饲养羊和骆驼。沿海渔业资源丰富,居民以捕鱼为生。附:一、摩洛哥控制区摩现实际控制西撒90%以上土地。根据1997年摩议会通过的地区法,摩在西撒设立3个地区,并且建立了各级行政管理机构和地方议会、协商会议。摩十几个政党也在西撒积极活动,设立支部。 十几年来,摩洛哥在西撒投资十几亿美元,大兴土木,修建城市。新修和扩建公路2000公里(1975年为60余公里),计划再建公路5000公里;共修建住宅6000套;打井1300眼。在西撒首府阿尤恩修建了哈桑二世国际机场,该机场有直升机40架,年客运量可达20万人次。在校小学生、中学生分别由1976年的1044名和95名增加到1986年的15051名和5973名。与此同时,还修建了14个诊所和9个康复中心,共有病床400张。十多年来,西撒发展迅速,首府阿尤恩已由2万余人的小镇建成为有13万人的现代化城市。 摩洛哥在西撒驻军以及行政人员共15万。二、西撒人阵控制区阿拉伯撒哈拉民主共和国把西撒分为五大行政区,但实际仅控制与摩洛哥、毛里塔尼亚和阿尔及利亚交界的狭窄地带,自然条件很差。西撒人阵难民营设在阿尔及利亚廷杜夫省境内,分四大营地,每个大营划为几个小营。各营地有学校、医院、卫生所,并进行生产活动。难民总数约15万人。 联合国难民署每年向西撒人阵提供约350万美元的援助。欧盟和西、北欧国家向难民营提供部分食品援助。 。
热心网友
西撒哈拉位于非洲西北部,与摩洛哥等国相邻。这是一个有争议地区,摩洛哥声明对这个地区拥有主权。人口26万多,面积266000平方千米,1886年沦为西班牙海外省。1958年改设为“省”,1976年2月西班牙军队撤出。 地理学上的“西撒哈拉”仅宽泛的特指撒哈拉沙漠以西的广大区域。
热心网友
西撒哈拉(简称西撒)争端始于1975年,由于西班牙撤离西撒(面积26。6万平方公里),摩洛哥和西撒“人阵”在西撒是否宣布独立问题上皆然对立而引起。摩坚持西撒是摩的一部分而人阵坚决要求独立。1991年4月29日,联合国安理会一致通过690号决议,决定于1992年初在西撒地区举行公民自决投票以确定西撒的归属问题,并成立联合国西撒公民投票特派团。1991年9月5日,联合国首批军事观察员进驻西撒,6日,摩洛哥和西撒人阵正式宣布接受停火。但后因冲突双方在确定选民资格问题上存在严重分歧,公投一拖再拖,特派团任期一再延长。1997年,在联合国秘书长安南私人代表、美国前国务卿贝克主持下,摩与人阵分别进行了4次直接谈判,双方就恢复选民验证原则达成一揽子协议。1997年12月重开选民验证工作,西撒和平进程重新启动。至1998年9月已完成14。7万选民的身份验证工作。但摩与人阵在摩边境地区的h41、h61和 j51/52三个部落选民资格问题上仍存分歧,迄未完成对上述部落选民的验证工作。 1998年11月和12月,联合国秘书长安南先后访问毛里塔尼亚、西撒哈拉、摩洛哥、阿尔及利亚和西撒人阵营地廷杜夫,向有关各方提出加快解决西撒问题的一揽子方案:允许现有争议的3个部落共6。5万人以个人身份参加选民身份验证,启动其他已被查验者的申诉程序;难民署开始遣返难民工作;12月1日起公布已查验选民名单,全部选民验证工作1999年4月结束,12月举行西撒公投。安南的方案先后被有关各方接受。1999年2月11日,摩与联合国签署部队地位协定。之后,安理会多次讨论西撒问题,特派团任期也一再顺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