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教师收入已列入我国高收入阶层,与他们的付出及科研成果是否成正比呢?还是由于大学高学费收入产生了过多的利润,而国家对大学教育的投入却一直处于捉襟见肘的状态。教育部副部长张保庆承认目前的大学学费超过了老百姓的承受能力,并声称自己夫妻两人的工资收入也只能供一个孩子上大学,现在的学费是20年前的几百倍,与我们的收入增长比例严重失衡,造成了众多的贫困学生缀学,提高国民素质也只能沦为一句空话。难道大学教育的改革的目标是与“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相适应,让大学教育成为有钱人的专利。这个署假在电视报纸上,看到了多少充满无奈而令人辛酸的泪水,也欣喜地看到许多好心人伸出了援助之手(包括我个人的绵薄之力),但终究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现在的不少教师缺乏职业道德和刻苦钻研的精神,而收入却一直往上涨,纸醉金迷,一切向“钱”看,教师的犯罪比例较10年前提高了几十倍,枉为人师。这些现象是改革过程的插曲,亟待解决,国家若不加以重视,会带来一系列社会问题,影响国家的长治久安和持续发展战略,这绝对不是危言耸听。对于教育体制改革,小学、中学、大学、研究生......,我们每个人可能都有许多话要说,在此我抛砖引玉,愿听到更多的观点。

热心网友

当学生是商品的时候,你说N多年后结果会是怎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