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男宝宝从8个月开始喜欢摇头,去医院看说是外儿道湿疹,说是因为家庭中有人有灰指甲引起的,用药后有了改善,但现在宝宝已经13个月了,还有时在摇头,去医院医生说耳朵已经好了。我想不是耳朵的问题。宝宝除了摇头外,发育的很好,体重和身高超出同龄的孩子,不过有些不好的行为,喜欢咬人,还喜欢歪着嘴。摇头也只是轻轻的摇,不是用力甩,一天几次,特别是看到小火车和要睡觉时喜欢摇,去医院检查说不缺钙,不知道为什么摇头,希望各位有经验的家长指点一下,不甚感激

热心网友

小孩子好奇心很重,再加上小孩子本身就好动,所以我认为你不要太担心。我的宝宝3岁了,除了睡觉根本就没有安静的时候。也或许宝宝喜欢某些东西、高兴兴奋的表现,发育一切正常就不会有什么事的。像你宝宝这么大的孩子甚至2岁的孩子说话晚的还不少呢!有人说孩子说话晚会聪明,总之,不要太担心。最后,祝你的宝宝及你们全家快快乐乐、平平安安度过每一天!!!!

热心网友

由于小孩子不会倾诉自己到底哪里不舒服,耳朵发炎而引起的发烧常被忽略。 耳朵是儿童较容易发炎的一个部位。也许有人认为儿童耳朵痛了会自己喊痛,实际上有时候中耳炎并不伴随剧烈的疼痛或搔痒,不至于让孩子痛得大叫。但是,不同程度的不舒服还是会让孩子有所表示,大人要多多观察。如果发烧时孩子对耳朵很介意,总想拿小手去抠一抠或显得烦躁地摸耳朵,甚至耳朵有液体流出来,那就一定要去医院了。  中耳炎容易反复...

热心网友

由于小孩子不会倾诉自己到底哪里不舒服,耳朵发炎而引起的发烧常被忽略。 耳朵是儿童较容易发炎的一个部位。也许有人认为儿童耳朵痛了会自己喊痛,实际上有时候中耳炎并不伴随剧烈的疼痛或搔痒,不至于让孩子痛得大叫。但是,不同程度的不舒服还是会让孩子有所表示,大人要多多观察。如果发烧时孩子对耳朵很介意,总想拿小手去抠一抠或显得烦躁地摸耳朵,甚至耳朵有液体流出来,那就一定要去医院了。  中耳炎容易反复发作,对于发作过中耳炎的孩子尤其要注意,出现没有感冒症状的发烧,首先就可以怀疑是中耳炎复发了。中耳炎须及时治疗,延误了可能会影响到孩子的听力。  小儿急性中耳炎有哪些表现呢?  1.全身症状小儿全身症状较重,常伴有发热、畏寒及呕吐、腹泻等消化道症状。  2.耳痛中耳炎时耳深部搏动性跳痛或刺痛,吸吮、吞咽及咳嗽时耳痛加剧。较大儿童会诉耳痛,婴幼儿由于不能诉述耳痛,可表现为烦躁、哭闹、夜眠不安、摇头或用手揉耳;因为吸吮和吞咽时耳痛会加重,所以小儿不肯吃奶。  3.鼓膜穿孔鼓膜穿孔后耳内可有液体流出,初为血水样,以后变为脓性液体。鼓膜一旦穿孔,耳痛可顿减,体温也随即逐渐下降,全身症状明显减轻,患儿也随之变安静了。  4.传导性耳聋家长可发现听力有所下降,听力检查呈传导性耳聋。  小儿一旦患了急性中耳炎,必须积极治疗,包括全身用药及局部用药两方面。全身用抗生素控制感染,用药至脓液停止、鼓膜充血消失后1周,彻底杀灭细菌,以防“死灰复燃”。局部用药包括:鼓膜穿孔前,可用2%石碳酸甘油滴耳,以达消炎止痛目的。鼓膜穿孔后可用3%双氧水清洗耳道脓液,再用0.25%氯霉素或氧氟沙星滴耳液滴耳。感染完全控制、炎症消退后,穿孔多可自行愈合。  小儿急性中耳炎关键在于预防。下面给家长介绍一些预防事项:  喂奶姿势和方法要正确。婴幼儿要抱起来喂哺,人工喂养儿喂哺时不要太多、太急。喂哺时图省事让婴儿平卧,或人工喂养时喂奶过多、过急,使婴儿来不及吞咽而呛咳,均可使乳汁逆流入鼻咽部,经咽鼓管进入中耳而致急性中耳炎。  平时要注意口腔卫生,感冒鼻分泌物较多时,切勿同时捏住双测鼻孔擤鼻涕,要先擤一侧鼻孔,再擤另一侧鼻孔,以防鼻涕和细菌经咽鼓管进入中耳,引起急性中耳炎。  要注意防止小儿将异物塞入外耳道,引起感染而波及中耳;家长不要随便挖耳屎,有一些家长喜欢用牙签或火柴梗给小儿掏耳屎,这是不可取的。因为不恰当地挖耳屎易将鼓膜戳破,使外耳道细菌经过破损地鼓膜进入中耳引起炎症。  小儿患急性传染病如麻疹、猩红热时,病原菌易侵犯中耳引起中耳炎;儿童出牙期常有低热、抵抗力下降,易发生中耳感染。这些情况都要引起家长的注意。

热心网友

小孩子都喜欢动,那是因为他在长智慧,变聪明,有的小孩喜欢吃手指也是一个道理啊!所以你不必太担心,长大点就不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