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心网友
蛮指古代南方少数民族,蛮,南蛮也。——《说文》;对匈奴,对西域诸国,汉、魏、晋、南北朝人皆称曰胡(包括印度、波斯、大秦等),唐人对印度则不称胡。如:胡沙(匈奴居住的沙漠地带;又指钱);胡地(古代泛称北方和西方各族居住的地方);胡夷(古代泛称西、北方的各族为胡,东方的民族为夷)指胡人。如:胡奴(为奴的胡人;对胡人的贱称);胡市(与胡人交易);胡言(胡人的语言)夷指东方来的人,见“夷,东方之人也。从大,从弓,会意,弓所持也。字亦作巳。——《说文》”后泛指中原以外各族,如林则徐称英国人“英夷”。
热心网友
东夷,南蛮,北狄,西戎,外国都称胡
热心网友
“蛮”、“夷”、“胡”等,都是中原地区对周边少数民族的称呼,有的还带有贬义,当时周天子中央地区,自以为正统,认为他们是一些没有礼仪约束,尚未开化的民族。有的时候,“蛮夷”、“胡蛮”“胡夷”并称,就是指代这个意思。“蛮”,南方地区,包括湘、荆、粤等地。现在还有称呼南方人为“蛮子”的。“夷”,不是指某一个固定的方位。在春秋时指诸侯国,后来引申为“外国”的意思。历史上有齐桓公“尊王攘夷”的典故。尊:尊崇。攘,排斥、抵御。这则典故的原意是尊奉周王为中原之主,抵御北方游牧民族。后来成为齐桓公实行的“尊王攘夷”政策,使其霸业更加合法合理,同时也保护了中原经济和文化的发展。“胡”,北方地区。西晋末年,所谓“五胡乱华”赶走了汉人的政权,在北方建立起胡人的政权,乃春秋之后第一次。汉人称“胡”其实是汉人歧视胡人的特殊表现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