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医生学者,我两个月之前尿道有点痛,也说不好那种感觉,就是尿不完,每次尿到最后的时候都伴随刺激性疼痛切疼痛难忍,而且尿不完,而且总有想上厕所小便的感觉。我吃了诺氟沙星之后好了,但是今天晚上又发现此症状,是不是尿道炎呢?属于那种尿道炎呢?该怎么治疗呢?用不用去医院呢?
热心网友
尿道炎? (一)尿路感染 尿路感染,是指病原体在机体内尿路中生长繁殖,侵犯尿路粘膜或组织而引起的尿路炎症。最多见的病原体是细菌,真菌、病毒、支原体、寄生虫等。病人有尿频、尿急、尿痛及排尿因难等尿路刺激症状。尿路感染又分为初发和再发,后者又分为复发和再感染。初发性尿路感染即第一次发作;复发是指治疗不彻底,常在停药后不久再次发作,与原初感染的细菌同株同血清型,多见于肾盂肾炎;...
热心网友
尿道炎? (一)尿路感染 尿路感染,是指病原体在机体内尿路中生长繁殖,侵犯尿路粘膜或组织而引起的尿路炎症。最多见的病原体是细菌,真菌、病毒、支原体、寄生虫等。病人有尿频、尿急、尿痛及排尿因难等尿路刺激症状。尿路感染又分为初发和再发,后者又分为复发和再感染。初发性尿路感染即第一次发作;复发是指治疗不彻底,常在停药后不久再次发作,与原初感染的细菌同株同血清型,多见于肾盂肾炎;再感染是指原初感染已治愈,由不同菌株再次感染,常发生在原初治疗停药6周之后,多见于膀胱炎。再发频繁者必须寻找原因。 (二)尿路感染的诊断 尿路感染的诊断不能单纯依靠临床症状和体征,而要依靠实验室检查,诊断还应明确致病菌、感染部位、肾功能状态等,凡是有真性细菌尿者才能诊断为尿路感染。真性细菌尿是指:①膀胱穿刺尿培养,有细菌生长,或菌落数>102/mL。②导尿细菌定量培养≥105/mL;③清洁中段尿定量培养≥105/mL,一次准确性为80%,连续两次培养得到同一菌株,菌落数≥105/mL,准确性达95%;如中段尿培养菌落数在104~105/m L之间列为可疑,应重复培养;如为球菌,中段尿培养菌落数≥200/mL即有诊断意义。 (三)抗生素治疗尿路感染 在尿路感染的治疗中,经常应用青霉素类、喹诺酮类、头孢菌素类、氨基甙类、多粘菌素类等抗生素,抗生素的使用要在医师指导下进行。 (四)中医辨证论治 (1)膀胱湿热 症状:小便频数,短涩刺痛,点滴而下,急迫灼热,尿色黄赤,少腹拘急胀痛,或发热恶寒,口苦呕恶,或腰痛拒按,或大便秘结,舌红苔黄腻,脉滑数。 治法:清热泻火,利湿通淋。 方药:八正散,加蒲公英、石韦。 木通6g,瞿麦10g,车前草15g,扁蓄10g,滑石3g,山栀10g,大黄6g(后下),灯心草10g,生甘草6g,石韦30g,蒲公英30g。 大便秘结、腹胀者,可重用生大黄,并加用枳实,以通腑泄热;腰痛甚者,加木瓜、杜仲;伴口舌生疮者合导赤散;伴见寒热、口苦呕恶者,可合小柴胡汤以和解少阳;有血尿者加小蓟、白茅根、旱莲草;若湿热伤阴者去大黄,加生地、知母、白茅根以养阴清热。 此型临床最为常见,约占所有尿路感染的2/3,多见于疾病的初期,病邪在腑,尚未及脏,治疗以清利膀胱湿热为主。因苦寒药败胃,渗湿药伤阴,故症状缓解后要及时调整方剂,特别是八正散中的木通,大量应用,有引起急性肾功能衰竭的报道。 (2)肝胆郁热 症状:寒热往来,口苦咽干,心烦欲呕,不思饮食,尿频而痛,尿色黄赤,少腹胀痛,舌红苔微黄或腻,脉弦数。 治法:清泻肝胆湿热。 方药:龙胆泻肝汤 龙胆草10g,柴胡12g,泽泻12g,车前子15g(布包),木通6g,生地12g,当归15g,山栀10g ,黄芩10g,甘草6g。 方义及加减:本方是清泻肝胆实火或湿热的常用方。方中龙胆草大苦大寒,上泻肝胆实火,下清下焦湿热;黄芩、山栀苦寒泻火,辅助龙胆草清泻肝胆湿热;泽泻、木通、车前子协助龙胆草清利湿热,使湿热从水道排除;肝主藏血,肝经有热则易耗伤阴血,故用当归养血活血,生地养血养阴;柴胡疏肝解热,并引诸药入肝胆,甘草调和诸药。诸药合用,泻中有补,利中有滋,既能清泻肝胆湿热,又能养阴血,祛邪不伤正。大便干结者加大黄;小便灼热、疼痛较剧者加竹叶、蒲公英、石韦。 在本型治疗中,方药多为苦寒败胃之品,不可多服、久服,中病即止。对脾胃虚寒者亦非所宜。 (3)三焦湿热 症状:寒战高热,午后热盛,身重疼痛,胸闷不饥,口干不欲饮,脘腹痞满,时感恶心欲吐,小便混浊,尿时涩痛,舌苔厚腻或黄腻,脉濡数或滑数。 治法:宣利三焦,清化湿热。 方药:三仁汤 杏仁10g,生薏苡仁30g,白蔻仁12g,厚朴10g,制半夏12g,白通草6g,飞滑石30g,竹叶9g 。 方义及加减:方中杏仁苦辛,宣利上焦肺气,盖肺主一身之气,气化则湿亦化;白蔻仁芳香化湿,行气宽中;薏苡仁甘淡微寒,上清肺热,下理脾湿;制半夏、厚朴行气化湿,散结除痞;滑石、通草、竹叶甘寒淡渗,增强利湿清热之功。诸药相合,宣上畅中渗下,使湿利热清,三焦通畅,诸症自解。若湿重舌苔白腻,胸闷呕恶者加藿香、佩兰、苍术;若热重,舌苔黄腻,口渴尿黄者加黄芩、黄柏、苦参;尿道涩痛明显者,加车前草、白茅根、琥珀。 在本型治疗中,用药多为苦寒淡渗燥湿之品,久服易败胃伤阴。 (五)预防尿路感染 既要利用机体的防御机制,又要避免易感因素。 (1)坚持大量饮水:每天大量饮水,每2~3小时排尿1次,可降低尿路感染的发病率,饮茶水或淡竹叶代茶饮也有一定的预防作用。 (2)注意个人卫生:女性会阴部及尿道口寄居的大量细菌,是发生尿路感染的先决条件。因此要经常注意阴部清洁,要勤洗澡,用淋浴,要勤换内裤。 (3)去除慢性感染因素:积极治疗慢性结肠炎、慢性妇科疾患、糖尿病、慢性肾脏病、高血压等易发生尿路感染疾病,是预防复发的重要措施。 (4)尽量避免使用尿路器械和插管。 (5)坚持治疗:慢性尿路感染病人,要耐心按医嘱坚持治疗,不要随意停药,即使症状消失后也要定期到医院复查,直至尿细菌培养数次正常之后,或按计划治疗疗程结束之后未再复发者才可停药。 参考
热心网友
应该到医院去看医生,尿道感染虽不是大病,但会引起肾炎或肾盂肾炎,还是要抓紧治疗,早日康复。
热心网友
如果没有一定的感染源,就是喝水过于少了。你先喝几大杯水(绿茶也行)试试。情况改善,就注意以后多喝水啊。不必服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