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心网友

狂犬病是人类最早知道的人兽共患病,在我国民间俗称疯狗病。古人很早就知道疯狗咬伤危及生命,对疯狗必须采取果断措施,坚决消灭,严防伤人。至今,人类尚未完全征服狂犬病,全球每年仍有数以万计的人和畜死于狂犬病。无论人或畜,一旦发病,现代医药无能为力,只能任其发展,直至死亡。为控制狂犬病,1985年4月,卫生部、农业部和公安部,在上海召开了全国预防狂犬病会议,提出"管犬、灭犬和免疫犬"的政策。但至今,每...

热心网友

狂犬病是人类最早知道的人兽共患病,在我国民间俗称疯狗病。古人很早就知道疯狗咬伤危及生命,对疯狗必须采取果断措施,坚决消灭,严防伤人。至今,人类尚未完全征服狂犬病,全球每年仍有数以万计的人和畜死于狂犬病。无论人或畜,一旦发病,现代医药无能为力,只能任其发展,直至死亡。为控制狂犬病,1985年4月,卫生部、农业部和公安部,在上海召开了全国预防狂犬病会议,提出"管犬、灭犬和免疫犬"的政策。但至今,每年仍有狂犬病发生,仍有人被咬伤,还有因缺乏预防狂犬病知识,被狗咬伤后,麻痹大意,未能及时采取预防措施或措施不当死于狂犬病。   狗是狂犬病病毒的主要携带和传播动物,其次是猫。野生动物狼和狐是病毒的储存宿主。人和多种家畜都可感染,以被狼咬伤发病率最高。   狂犬病病毒不耐高温,在50℃,1小时内即失去活力;反之,在低温条件下,能保存毒力达数月乃至1年以上。耐腐败,在腐败尸体中能存活2-3个月。  狂犬病病毒是嗜神经性病毒,对神经组织有特殊亲和力。病毒不能穿透健康皮肤,主要通过损伤皮肤和粘膜入侵,少数由呼吸道吸入感染。病毒侵入后,沿传入神经到达中枢神经,侵害中枢神经细胞,然后再由中枢沿传出神经侵入各脏器组织,如唾液腺、眼、舌、皮肤、心脏等。因唾液腺最适狂犬病病毒繁殖,故唾液中含病毒最多,早在症状出现前14天即有病毒出现。因此唾液为主要传染源,既可通过舔咬感染人和畜,又可通过流涎污染环境,引起吸入性感染。  狂犬病潜伏期变动较大,由几日到数月,甚至数年不等。伤口越大、越深、越靠近头部中枢神经,则潜伏期越短、发病率越高。据64例动物狂犬病资料:水牛占40.63%、黄牛占4.69%、猪占29.69%、山羊占3.13%、犬占17.19%、猫占4.69%。其中只有8例犬、1例猫属自然感染病例,其余牛、猪、羊、犬和猫都是被咬伤所致。潜伏期最短为头部咬伤,1例仅3天。潜伏期最长为尾部咬伤,1例153天。据犬误伤主人所致狂犬病15例报告:14例有咬伤史,1例有外伤被舔史,潜伏期最短8天,最长139天。14例未预防接种,1例预防接种至第;针后发病,15例全部死亡。、  咬伤是人和家畜发生狂犬病的主要原因。接触患狂犬病的血、尿、乳、唾液、组织等含毒物或吸入含毒之气溶胶,亦可发生狂犬病。因此凡与病人和病畜接触,必须小心谨慎作好防护。从事养犬、医犬、管理犬、灭犬和免疫犬的人员,都应进行事前免疫。至今还没有简单易行的早期诊断方法,无明显症状的带毒犬不易被发现。为防止带毒犬伤人和散毒,养犬者要注意观察犬的表现,以防万一。   犬感染病毒经过潜伏期,初期表现精神反常、烦燥不安,走动或不断变换蹲卧地点,有时躲在暗处,不听主人召唤、或特别与人亲近(此种举动对人很危险),以及没有任何原因的望空扑叫,轻微刺激即惊恐跳跃。口味发生变化,不吃惯常食物,却吞食不能消化的物品,甚至吞食自己的粪便。吞咽困难,唾液增多。经1-2日进入兴奋期,出现狂暴不安,无目的地猛烈攻击咬齿,咬自己的躯体。挣扎逃窜,恐水、流涎。关在笼中的病犬,一阵阵地冲向栏杆,啃咬栏杆或伸给他的棍棒等物,或用牙咬着垫草、衣物等疯狂地摇动。叫声嘶哑。,沉郁期表现站立凝视一处或卧地不动,经过兴奋和或长或短的沉部交替发作后,进入麻痹期,此期精神高度迟钝,张口,舌头脱出口外,从口中流出带泡沫的唾液,步态蹒跚,高度衰竭。兴奋期体温升高1-3℃,麻痹期比正常体温低。

热心网友

狂犬病毒进入血液,大量繁殖,侵犯神经系统,出现怕光、怕生、怕水等症状,最后神经紧张至抽搐,导致死亡,目前无药可治;但有狂犬疫苗可以预防。

热心网友

狂犬病是由狂犬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又称恐水病、疯狗病等。狂犬病毒主要在动物间传播。患了狂犬病的动物俗称疯动物,如:疯狗、疯猫、疯狼等,人如果被疯动物咬伤、抓伤就会感染狂犬病毒,就有可能患狂犬病。人患了狂犬病会出现一系列精神症状,表现为高度恐惧、狂躁不安、恐水、怕风、怕光、怕声响等,并逐渐出现咽喉肌肉痉挛、流口水、瘫痪,呼吸和循环麻痹等症状,病死率为百分之百(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