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子不立危墙之下’何处墙不危?

热心网友

大家回答的太精彩啦!

热心网友

买股的人不是君子不知是什么?损失最大而心灵创伤最重的可悲的群落。

热心网友

墙倒塌了,你就不用怕了.最难过的时刻不就一两个月,多少年都挨过了,难道挺不住?要知道,主力的帐面也是不好看的,大家都在等待机会,等不下去就是失败者,博弈的另一方就是要你失败.机会在强大的压迫暴发而产生!到时灭火器一点作用都没有.

热心网友

不做君子就行了,

热心网友

只有两类股可赚钱: 1。走独立行情,成交温和放大,依托均线不断走高的,均线呈多头排列,待回调至重要均线处就买入。2。超跌严重的股票,要比上一阶段超过30%跌幅,大盘走稳,换手率持续放大几倍的介入,量是关键,追最强势的

热心网友

安全的墙就不危险,不过墙下的不是君子,尽是小人,因为君子无法进去啊!

热心网友

离墙远远的,即使到了,也砸不到你,呵呵......

热心网友

你以为只有股市是这样???

热心网友

这哪是危墙,是杀人不见血的刀,

热心网友

你说的这种地方我认为是存在的:1、 6.8行情以来几乎没有上涨,但是公司基本面良好,业绩优良,主力持筹稳定,近期无减仓的个股。比如000866,该股几乎成了周期性行业的代名词,但是博时系基金坚定看好,最近明显有资金介入,值得高度关注。2、以封闭式基金为代表的基金地带,可以炒作的理由很多,最近成交活跃,有资金在运转。回落时可关注。3、另外,回购题材将会反复活跃,近期有资金在运作的相关个股值得留意。

热心网友

站在墙头。

热心网友

你可自己砌座墙啊

热心网友

危墙该倒的都倒了,现在95%墙已不危!就看你敢立不敢立

热心网友

进入股市就不是君子了,因为股民们全立在危墙之下。

热心网友

出局,没有墙的地方

热心网友

股民10年损失超过1。5万亿 股改损失已超50亿 耶鲁大学陈志武教授在解释中国人为什么勤劳却不富有时,把原因归结为中国的制度不利于市场交易,人们的相当一部分勤劳对冲了制度成本所致。应该说,陈志武点到了问题的要害。日前,央行发布了《中国金融稳定报告》。报告称,“近十年来,国家用巨大的财力和人力化解金融风险,保持了金融体系稳定。”有记者在采访央行及业内多位权威人士后,计算所得表明,从1998年至今,中国为了保持金融稳定,大体投入了3。24万亿元的成本。具体说来,对城市信用社、农村合作基金会、信托投资公司的清理整顿和城市商业银行风险的化解,共投入资金约3000亿元;改革四大国有银行,包括剥离其不良资产,发行特别国债和动用外汇注资,投入累计达2。9万亿元,这还不算刚刚在香港上市的建行4600亿元的上市包装费。不仅如此,从目前来看,这种投入尚无结束之期。正准备上市的工行即将获得的税收减免可能达到近1000亿元,同时业界普遍认为包袱最重的农行如果要完成股改和上市,可能需要注资6000亿元。如果把这些全部加起来,粗略估算,金融稳定成本将达到5万亿元,而2004年中国的财政收入仅为2。63万亿元,我国的外汇储备为7000多亿美元。3。24万亿的金融稳定成本只是中国众多需要支付的成本中的一项。10年股市,7000万股民投资损失超过1。5万亿元。这是直接从老百姓荷包里掏钱支付改革的成本,而且此种支付还在继续。以股改为例,业内人士计算,在已经实行股改的108家G股中,投资者损失已超过50亿元。还有投资决策失误造成的浪费。世界银行估计,“七五”到“九五”期间,投资决策失误率在30%左右,资金浪费及经济损失大约在4000亿到5000亿元。此外,每年公款吃喝要花去2000亿元,公车支出3000亿元。总之,保守估计,改革以来,各种损耗至少高达10万亿元。如果损耗浪费的国民财富远多于国民创造的财富,中国人如何致富奔小康?在这些损耗中,有些固然是不得不付的改革成本,但很多则是腐败、管理不善以及行政效率低下等人为因素造成的。例如,近年来银行屡发大案要案,每次损失都超亿元。近日,福布斯富豪、“特种纤维”老总陈顺利骗贷10亿元,带着家人远走加拿大,可为注脚。高达10万亿元损耗带来的一个直接后果,就是国家没有过多的财力用于改善人们的福利。比如,2003年高达37960亿元的国家实际支出中,只有21。33%用于公民最需要的社会保障、抚恤救济、教育、医疗卫生四类项目。其他的钱用到哪儿去了?如果这笔昂贵的损耗能换来企业和银行的机制改善倒也罢了,怕就怕成本支付了,却没有带来制度的改善。从一些已经改制的企业、银行和行政部门来看,这种担心并非多余。所以,我们在支付代价的同时,必须看到有关部门对现有企业制度、银行治理机制以及行政体制进行改革的决心和意志,并公布改革效益的数据,以取得对于改革的民意支持和法理支撑。。

热心网友

高处不胜寒,低点就不冷了。

热心网友

没有墙不危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