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岳父去年患了急性心肌梗死,后做了冠脉介入手术,医生让其服用肠溶阿斯匹林和氯吡格雷片,现在两种药物还要继续用吗?有关报道可以用其中的一种药物即可,请专家指点.
热心网友
109.已接受介入治疗的非ST段抬高急性心肌梗死病人还需应用其他药物吗? 因为导致非ST段抬高急性心肌梗死的主要病理机制是冠状动脉病变斑块破裂引起的小血板血栓形成,因此除了介入治疗之外,还要系统地应用抗血小板、抗凝和抗心肌缺血药物治疗,以便稳定斑块、对抗体内的高凝状态。目前应用的主要药物有:⑴阿司匹林:只要无禁忌,所有病人应立即服用。首剂150~300毫克,以后75~150毫克/每日...
热心网友
109.已接受介入治疗的非ST段抬高急性心肌梗死病人还需应用其他药物吗? 因为导致非ST段抬高急性心肌梗死的主要病理机制是冠状动脉病变斑块破裂引起的小血板血栓形成,因此除了介入治疗之外,还要系统地应用抗血小板、抗凝和抗心肌缺血药物治疗,以便稳定斑块、对抗体内的高凝状态。目前应用的主要药物有:⑴阿司匹林:只要无禁忌,所有病人应立即服用。首剂150~300毫克,以后75~150毫克/每日,长期口服。阿司匹林可使此类病人心肌梗死发生率和死亡率的总和下降40%左右。⑵血小板表面ADP受体拮抗剂:目前最常用氯吡格雷(国产药商品名泰嘉,进口或合资药商品名波立维),能有效减少心血管事件,作用比阿司匹林强,剂量75毫克/每日,持续3~9个月。⑶血小板膜表面糖蛋白Ⅱb/Ⅲa受体拮抗剂:是目前最强效的抗血小板药,但国内尚无此药。⑷抗凝剂:主要有静脉滴注肝素和皮下注射低分子量肝素(如克赛)。住院期间应用5~15天。⑸抗心肌缺血药:对没有达到完全性血运重建的病人,应给予硝酸酯类、β- 受体阻滞剂和长效钙拮抗剂等药物,以缓解残余的心绞痛症状。此外,还应积极控制病人本身存在的危险因素,如应用调脂药、降血压药、治疗糖尿病的药物、控制体重、戒烟等。 北京阜外心血管医院陈纪林教授:如果AMI患者做过介入治疗,放支架的患者给予阿司匹林300 mg/d 1个月,同时联用氯吡格雷,首剂300 mg,以后每天75 mg维持治疗,1个月后,阿司匹林可以酌情减量,根据患者情况减至100~200 mg/d,但不要低于100 mg/d,氯吡格雷还需要继续应用。如果患者使用了金属裸支架,氯吡格雷和阿司匹林至少要联用3个月。如果是放药物支架,至少要联用6个月,有条件的可以联用至1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