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心网友
飞机是一个时代科学技术发展的缩影。最新的科学、最高的技术、最现代化的装备往往首先在航空事业中得到应用。飞机的高技术和飞行的特殊性,使飞行人员必须经过较长时间的培养和训练。我军将一名飞行学员培养成为能够担负作战值班任务的飞行员,要经过“三级五阶段”的培训。三级是院校训练、基地训练、部队训练;五阶段是基础训练、初教机训练、高教机训练、改装训练、战术训练。由于培训周期长,因而需要建立相应的培训体制,设置专门的培训机构。 现代军用飞机是最新科技成果的结晶,使用最新的制造材料,价格非常昂贵,飞行消耗巨大,一架飞机飞行一小时需要几千元、几万元、十几万元的费用。据我国空军有关部门1986年概算,培养一名能够担负作战值班任务的歼-8飞行员需要287万元人民币,轰-6飞行员需要465万元人民币,折合黄金分别是:57公斤和93公斤,与飞行员体重基本相等。飞到飞行最高年限的一名歼-8飞行员所需经费约3467万元,一名轰-6飞行员需要4200万元,折合黄金分别是700公斤和800公斤。如此巨大的费用,使飞行人员的数量和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国家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 献给所有关心空军建设的朋友!。
热心网友
只相当培养一个中级贪官的五分之一.
热心网友
持卡消费越来越成为时尚、小资的标志,对“月光”族来说,使用信用卡更是需要慎重。信用卡是无现金交易,买再多的东西,轻轻一刷卡就完了,这种潇洒往往掩盖了过度消费;另外,贷记卡的透支功能也要慎用,千万不能使透支成为一种习惯,虽然贷记卡不用支付消费透支的利息,但本金你总是要偿还的,因透支不但“月光”,而且成了“负翁”,这就更得不偿失了。
热心网友
航空公司培养一名飞行员需要多少钱?在中国民航飞行学院,航空公司每培养一名飞行员需要缴纳的培训费用是63.3万元,在北京泛美国际航空学校这一数字也将达到55万元,这还仅仅是未走出校门所需要的花费。飞行员从走出校门到成为一名机长,至少还需要七八年时间,航空公司总投入加起来将达到200万元,而国外在飞行学校内的培养费用都是由个人买单的,飞行员在毕业后要经过竞争才能被航空公司录用。我国空军已把人才建设作为一项刻不容缓的战略任务,正在着力培养造就一大批能够驾驭新武器装备、适应高技术战争需要的新型高素质军事人才。如果说飞机的价格昂贵,那么培养一名飞行员所花费的代价也非常惊人。据测算,培养出一名具备四种气象条件下作战能力的歼-7飞行员所需费用1070万元;培养一名歼-8飞行员所需费用1530万元;培养一名苏-27飞行员所需费用高达5000万元。
热心网友
大概60公斤黄金的价格有句话是这样说的:"培养一名飞行员需要相当于他体重的黄金的价格"
热心网友
培养一名具备四种气象条件下作战能力的歼-7飞行员,需7年时间、1070万元,可见全天候作战多不简单。而培养一名歼-8飞行员,需要8到10年、1530万元。培养一名苏-27飞行员,需要10年时间,所需费用达5000万元。长期以来,中国空军/海军航空兵的训练基本遵循“三路四级”的道路。当飞行学员被选中来到航校后,他们要在这儿接受两种级别的教练机的训练:初级教练机和中级教练机。对所有的飞行员来说,初教6都是飞行的基础,这种结构简单又坚固可靠的飞机已经服役了很多年,而且看来非常胜任。接下来,年轻的飞行员们将选择未来的方向,主要分为歼击机、强击机、运轰机三个大方向。歼击机飞行员将在教练8飞机上进行中级训练,主要为上歼-7、歼-8飞机做准备;强击机飞行员上歼教-5;运轰机的飞行员则在运轰教-7(运7改型)上进行训练。从航校毕业后,飞行员们将在训练基地度过一段日子,作为正式分配到部队前的过渡。在这儿他们要进行高级教练机的训练,以歼击机、强击机为例,歼击机飞行员将登上歼教-7飞机进行训练,为飞行歼-7各型、歼-8各型做准备;强击机飞行员则登上歼教-6训练,为飞行强-5飞机作最后的准备。在训练基地的训练结束后,飞行员们就被分配到各作战部队,开始担任作战任务,成为真正的飞行员了。由于我国空军/海军航空兵(大陆地区)长期以来一直以歼-7、歼-8、强-5飞机为主要作战力量,因此上述这种训练方式也一直得以保留,即使是当20世纪90年代初空军开始少量引进苏-27飞机后,训练问题也并未凸显出来,因为飞机数量少,这些飞行员只能从有经验的飞行员中挑取,不存在新飞行员直接上三代战斗机的情况。但是从2000年开始,中国空军在装备上的更新换代开始进入实质性阶段,中国分批引进了相当数量的苏-27、苏-30战斗机,与此同时还在积极准备自行设计、生产苏-27和新型轻型战斗机,预计在2005年到2010年期间中国空军将迎来一个换装的高潮。除此之外,空军还将面临大量二代战斗机退役的局面,大量早期生产的歼-7飞机和强-5飞机机体寿命都将接近使用年限。根据这些情况,可以预计到2010年左右,中国空军将形成以苏-27/30和国产三代新歼-为主干、部分歼-8II系列为补充的空战力量。而强-5飞机可能不会有后继机型,对地攻击任务可以由战斗机、歼-轰7空军型和新型廉价多用途战斗机(比如歼-7MF等)来协作完成。面对以三代机为主的空军,现有的训练机型就显得力不从心了。从初级教练机到三代战斗机之间的技术跨越太大,现有的教练机飞行性能与三代战斗机的性能差异过大,基本不能或很难完成训练上的过渡,在这种背景下,航空兵对于对具备第三代战斗机性能特点的教练机的需求就日益明显了。此外,从发展的角度看,目前我军的四级训练体制也并不符合未来部队的使用需求。由于三代战斗机都将装备一定比例的同型双座飞机(比如苏-27对应苏-27UB、新歼-对应双座型新歼-等),而有些型号本身就是双座型(比如歼-轰7和苏-30),这样飞行员在进入作战部队后依然可以得到双座机的训练,因此,未来采用“航校初级-航校/训练基地中级-作战部队高级”这样的三级训练体制将会在成本上更有优势,训练周期也能相应缩短,但这对中/高级教练机的要求比较高。事实上随着2003年空军开始实行新训练大纲,作战部队将会把更多的精力放在战术训练上,基本飞行技能的训练将主要靠航校和训练基地完成,空军再也不能忍受将宝贵的飞行时数都消耗在起降、航线这些基础科目上了。因此,未来的教练机应该具备与战斗机类似的机动性能和航电布置,否则飞行员到了部队后将要花大量时间在熟悉战斗机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