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除了I型和II型外还有别的型号吗?医生说我即不I型也不是II型,属于其他型。谁知道还有什么型呀?现在我的血糖控制的很正常了,想要个孩子,会遗传给下一代吗?希望大家帮帮我!!!谢谢!!!

热心网友

不管你是什么型的应该是能要孩子的,但你的孩子尽管不一定得糖尿病,患病机会却比别的孩子高,要注意从小预防。

热心网友

糖尿病是多基因遗传病,跟一般单基因遗传病不同,不是具体定位在哪一个基因,具体的问题还在科研研究当中。而且,跟后天环境因素的关系也很大。不可忽视的是,直系亲属父母等患有糖尿病的话,其子女患糖尿病的可能比正常人要高。这个是可以预防的,平时生活规律,饮食健康,戒烟,注意运动。  糖尿病有遗传倾向,双亲均是糖尿病者,其子一代并非100%都患糖尿病,仅有5%得糖尿病,若双亲中只有一个有糖尿病,则...

热心网友

糖尿病是多基因遗传病,跟一般单基因遗传病不同,不是具体定位在哪一个基因,具体的问题还在科研研究当中。而且,跟后天环境因素的关系也很大。不可忽视的是,直系亲属父母等患有糖尿病的话,其子女患糖尿病的可能比正常人要高。这个是可以预防的,平时生活规律,饮食健康,戒烟,注意运动。  糖尿病有遗传倾向,双亲均是糖尿病者,其子一代并非100%都患糖尿病,仅有5%得糖尿病,若双亲中只有一个有糖尿病,则子一代患糖尿病的机会更少,且常隔代遗传。   研究工作表明糖尿病的遗传不是单一基因遗传,而是多基因突变。且糖尿病的遗传不是疾病本身,而是对糖尿病的易感性,必须有某些环境因素的作用,才能发生糖尿病

热心网友

●I型糖尿病    又叫青年发病型糖尿病,这是因为它常常在35岁以前发病,占糖尿病的10%以下。I型糖尿病是依赖胰岛素治疗的,也就是说病人从发病开始就需使用胰岛素治疗,并且终身使用。原因在于I型糖尿病病人体内胰腺产生胰岛素的细胞已经彻底损坏,从而完全失去了产生胰岛素的功能。在体内胰岛素绝对缺乏的情况下,就会引起血糖水平持续升高,出现糖尿病。    在1921年胰岛素发现以前,人们没...

热心网友

●I型糖尿病    又叫青年发病型糖尿病,这是因为它常常在35岁以前发病,占糖尿病的10%以下。I型糖尿病是依赖胰岛素治疗的,也就是说病人从发病开始就需使用胰岛素治疗,并且终身使用。原因在于I型糖尿病病人体内胰腺产生胰岛素的细胞已经彻底损坏,从而完全失去了产生胰岛素的功能。在体内胰岛素绝对缺乏的情况下,就会引起血糖水平持续升高,出现糖尿病。    在1921年胰岛素发现以前,人们没有较好的方法来降低糖尿病病友的血糖,病人大多在发病后不久死于糖尿病的各种并发症。随着胰岛素的发现和应用于临床,I型糖尿病患者同样可以享受正常人一样的健康和寿命。  ●II型糖尿病    也叫成人发病型糖尿病,多在35岁之后发病,占糖尿病患者的90 %以上。II型糖尿病病友体内产生胰岛素的能力并非完全丧失,有的患者体内胰岛素甚至产生过多,但胰岛素的作用效果却大打折扣,因此患者体内的胰岛素是一种相对缺乏,可以通过某些口服药物刺激体内胰岛素的分泌。但到后期仍有部分病人需要像I型糖尿病那样进行胰岛素治疗。    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和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是以前对I型和II型糖尿病的叫法,由于这种叫法常常会引起糖尿病患者对胰岛素治疗的误解,现已被国际和国内的糖尿病界弃之不用。     I型糖尿病比较容易出现酮症酸中毒。胰岛素太缺乏了,就会危及生命,I型糖尿病患者开始往往体重下降特别明显,特别瘦。II型糖尿病患者的体重下降不是特别明显,许多人还是很胖的。    在我国糖尿病患者中,15岁以下的孩子有一半是I型,有一半是II型。日本研究人员调查显示,在儿童里面,II型糖尿病已经占了5/6,因此儿童们的II型糖尿病也须引起足够重视。  ●妊娠糖尿病     是指妇女在怀孕期间患上的糖尿病。临床数据显示大约有2 %~3 %的女性在怀孕期间会发生糖尿病,患者在妊娠之后糖尿病自动消失。妊娠糖尿病更容易发生在肥胖和高龄产妇。有将近30 %的妊娠糖尿病妇女以后可能发展为II型糖尿病。    妊娠糖尿病:指妊娠期间短暂的糖尿病状态,妊娠之后糖尿病消失。    糖尿病妊娠:指妊娠之前就有糖尿病的妇女,妊娠之后糖尿病仍会持续存在。  ●其他类型糖尿病     它包括一系列病因比较明确或继发性的糖尿病,这些糖尿病相对来说比较少见。    糖尿病病因及发病机制十分复杂,目前尚未完全阐明,传统学说认为与以下因素有关:遗传因素    举世公认,糖尿病是遗传性疾病,遗传学研究表明,糖尿病发病率在血统亲属中与非血统亲属中有显著差异,前者较后者高出5倍。在糖尿病Ⅰ型的病因中遗传因素的重要性为50 %,而在糖尿病Ⅱ型中其重要性达90 %以上,因此引起糖尿病Ⅱ型的遗传因素明显高于糖尿病Ⅰ型。  精神因素    近十年来,中、外学者确认了精神因素在糖尿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认为伴随着精神的紧张、情绪的激动及各种应激状态,会引起升高血糖激素的大量分泌,如生长激素、去甲肾上腺素、胰升糖素及肾上腺皮质激素等。  肥胖因素    目前认为肥胖是糖尿病的一个重要诱发因,约有60 %-80 %的成年糖尿病患者在发病前均为肥胖者,肥胖的程度与糖尿病的发病率呈正比,有基础研究材料表明:随着年龄增长,体力活动逐渐减少时,人体肌肉与脂肪的比例也在改变。自25岁至75岁,肌肉组织逐渐减少,由占体重的47 %减少到36 %,而脂肪由20 %增加到36 %,此系老年人,特别是肥胖多脂肪的老年人中糖尿病明显增多的主要原因之一。  长期摄食过多    饮食过多而不节制,营养过剩,使原已潜在有功能低下的胰岛素β细胞负担过重,而诱发糖尿病。现在国内外亦形成了“生活越富裕,身体越丰满,糖尿病越增多”的概念。    近年来,随着对糖尿病研究和认识的不断深入,从分子生物学、电镜超微结构、免疫学、生理生化学等多角度进行探索,对糖尿病的病因及发病机制又有了新的认识。感染    幼年型糖尿病与病毒感染有显著关系,感染本身不会诱发糖尿病,仅可以使隐形糖尿病得以外显。妊娠    有关专家发现妊娠次数与糖尿病的发病有关,多次妊娠易使遗传因素转弱诱发糖尿病。  基因因素    目前科学认为糖尿病是由几种基因受损所造成的:Ⅰ型糖尿病——人类第六对染色体短臂上的HLA-D基因损伤;Ⅱ型糖尿病——胰岛素基因、胰岛素受体基因、葡萄糖溶酶基因和线粒体基因损伤。总之,不管哪种类型的糖尿病,也不论是因为遗传易感而发病,还是环境因素、病毒感染发病,归根结底都是基因受损所致。换言之,糖尿病是一种基因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