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出现多年,开始在眼窝下1-2厘米处,较小,不为人注意,现在明显对称分布,已经漫至眼眉和嘴上唇,诚请指教发病原因及治疗方法
热心网友
赶紧到正规皮肤病医院就诊,虽然是中年男性,但还是初步考虑为SLE(系统性红斑狼疮),因为你提供的资料太少了,不能判断,不知有没有其他症状,如口腔溃疡?风湿性关节炎?畏光?尿中蛋白含量,有没有管型?血象怎样?查过RPR吗?等等 如果到医院确诊为SLE后,一般要长期使用激素治疗.如果排除了不是,才考虑为黄褐斑或其他的.
热心网友
黄褐斑,内分泌紊乱是常见的一个原因.此外消耗性疾病如结核\癌,慢性酒精性中毒,肝功能异常,慢性肝病患者也会出现黄褐斑。治疗:1、注意防晒,春夏季节外搽防晒霜(若地处紫外线强烈地区党年亦应搽)。 2局部外用脱色剂。可试度喜疗妥(在大一点的医院和综合性的大药房可能有出售的)。 3、中医辩证治疗。 当然医技好的医生是最重要的
热心网友
祖国医学又称为黎黑斑、褐斑、褐黄斑,相当于现代医学的黄褐斑。本病主要由于情志失调,肝失调达及脾失和而发病。 内治法(一)辨证论治 (1)肝郁气滞证 特征是皮损为褐色斑片,大小不定,边缘不整,呈地图状或蝴蝶状对称分布于目周、颜面。可伴肋胀胸痞,烦燥易怒,女子月经不调,经前班色加深,两乳作胀。舌苔薄白,脉弦滑。治宜舒肝解郁,柴胡舒肝散加减:紫胡、枳壳、香附、芍药、...
热心网友
祖国医学又称为黎黑斑、褐斑、褐黄斑,相当于现代医学的黄褐斑。本病主要由于情志失调,肝失调达及脾失和而发病。 内治法(一)辨证论治 (1)肝郁气滞证 特征是皮损为褐色斑片,大小不定,边缘不整,呈地图状或蝴蝶状对称分布于目周、颜面。可伴肋胀胸痞,烦燥易怒,女子月经不调,经前班色加深,两乳作胀。舌苔薄白,脉弦滑。治宜舒肝解郁,柴胡舒肝散加减:紫胡、枳壳、香附、芍药、川芎、丹参、当归、郁金、甘草。口苦舌红加龙胆草,栀子。 (2)肝脾不和证 特征是皮损多为粟皮色、地图状斑片,边缘不整,对称分布于两颧、目下、颜面、鼻周、口周,伴胸脘痞闷,两肋胀痛,腹胀便溏,妇女月经不调。舌淡苔白腻,脉弦滑。治宜疏肝健脾,逍遥散加减:柴胡、杭芍、枳壳、白术、云苓、陈皮、当归、甘草。妇女月经不调加丹参、益母草;经来有血块者加桃仁、红花;腹胀便溏者加党参,炒山药。 (3)脾气虚弱证 特征是皮损为灰黑色斑片,呈蝴蝶状对称分布于鼻翼、前额,口周,边界模糊,伴气短乏力,腹胀纳差,或宿有痰饮。舌淡苔腻,脉弦滑。治宜补气健脾,四君子汤加味:党参、白术、云苓、山药、陈皮、薏仁、丹参、赤芍、甘草。 (4)肾水不足证 特征是皮损为黑褐色斑片,大小不定,形状不规则,轮廓鲜明多以鼻为中心,对称分布于颜面,伴腰酸腿软,头晕耳鸣,五心烦热。舌红少苔,脉细数。治宜滋补肾阴,左归饮加减:生熟地、杭芍、山药、山萸肉、菟丝子、枸杞子、女贞子、当归、丹参、甘草。阴虚火旺者加知母、黄柏;失眠多梦者加生龙牡;遗精盗汗者加芡实、金樱子。 (二)经验方 (1)柴芍地黄汤 柴胡10克,赤芍15克、生地18克,白术12克、去芩15克,丹皮15克,桃仁12克,红花10克,枇杷叶15克,黄芩12克,泽兰12克,川芎10克,益母草30克。水煎服,日一剂。 (2)菟丝祛斑汤 菟丝子15克,女贞子5克,旱莲草15克,何首乌12克,生熟地各15克,白芍10克,当归¨丸,阿胶9克,枸杞子9克。水煎服,日1剂。 (3)丹参60克,当归15克,桃仁、红花、泽兰、郁金、三棱各9克,益母草、毛冬青各30克。蜈蚣粉1.5克(冲服日3次,肋胀嗳气加香附、青皮、陈皮;便秘加大黄、黄芩全身倦怠无力加黄芪。水煎服,日1剂。 外治法 (1)玉容散 白牵牛、团粉、白蔹、白细辛、甘松、白鸽粪、白芨、白莲蕊、白芷、白术、白僵蚕、白茯苓、白丁香、白附子、白扁豆、鹰条白各30克,防风、荆芥、羌活、独活各J5克,共研细末。每用少许,放手心内用水调浓搽面上,良久再以水洗面,早晚各1次。 (2)祛斑膏 大枫子仁、杏仁、核桃仁、红粉、樟脑各30克。先将三仁同捣细末,再加红粉,樟脑一同研细如泥,如太干,加麻油少许调匀,每日,搽1次(先涂小片,观察是否过敏)。主治黄褐斑,痤疮,酒渣鼻。 (三)鲜鸡蛋1个,用烧酒浸7~10天,取出后用蛋白,坚持每晚搽患处,用完1~2只鸡蛋可见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