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说打印输出图像,还需要考虑图像文件格式,通常使用最多的是TIF格式。据说把图像转换成JPEG格式去打印,会直接影响照片的质量,打印出的的照片暗淡无光,这是因为JPFG格式的图像会丢失许多肉眼看不到的数据,在屏幕上显示看不出有什么区别,一旦打印出来则是截然不同的效果。另外打印照片时对RGB等颜色模式的图像要变为CMYK四色颜色模式,否则打印出的照片会有色偏。为什么?请电脑高手做一解答。
热心网友
打印的质量应该与图像的格式无关。关键是看图像的分辨率如何,分辨率,即dpi,指的是每英寸包含多少像素(dots per inch),这个是决定图像清晰与否的关键因素。说个实际的例子,比如一般彩色打印A4大小的图片,分辨率设为300dpi以上,图像就会非常清晰。再比如打印A1大小的图片(841mm*594mm),则一般200以上的分辨率打印出来效果就会比较好。这些是实例,你实际操作的时候按照这个原则选用即可。系统默认的新文件分辨率一般为72dpi,对于打印来说这个分辨率一般是不够的,要自己注意调整。在Photoshop里即可以对图片的像素进行调整。在你浏览一幅图片的时候,记得要放到100%的大小来看,这样显示出来的效果基本与你打印出来的清晰程度一致(当然显示的大小一般是与打印大小不同的,这个无关紧要),你可以据此决定是否需要对图片像素进行调整。从色彩模式上说,RGB指的是红、绿、蓝(Red、Green、Blue)三种色彩的模式,通过修改这三种颜色的值可以改变颜色。因为显示器采用的是RGB模式,通过发出不同颜色的红、绿、蓝荧光材料来模拟自然光。这三种颜色又按照强弱不同而各分为255个等级。这个你可以在有关绘图软件的调色板里进行试验。而CMYK模式指的则是由黑色、青色、洋红和黄色组合而形成的颜色模式。这个是适合打印机而设置的,你注意观察一下打印机的墨盒,是由以上四种颜色的墨盒组成的,由这四种颜色组合即可产生不同的颜色,可以打印出与屏幕上显示的图象基本一致的效果。由以上所讲的你应当可以知道,RGB三种颜色与CMYK四种颜色的模式不同,因此产生出来的效果肯定会有所不同,其根本原理是三原色和次混合色组合的原理,这里就不多说了,你知道它们两个模式不同就可以了。我们一般在电脑里看图片,用的都是显示模式,也就是RGB模式,因此你要打印之前就要把颜色模式调整为CMYK模式。最好的做法是在新建一个新的图片文件的时候就将其模式设为CMYK的,这样你就可以在电脑里调整它的颜色,完全根据视觉就可以进行调整,而且可以做到显示出来和打印出来的效果一致了(除非打印机有了问题……)。至于图象文件格式问题,那还是属于在电脑里进行处理的阶段了。一幅经处理过的图像文件(最常用的是Photoshop处理的),保存的时候一般保存为*。psd格式,这是Photoshop默认的格式,保留你处理时的一切信息,包括图层等。还有一种选择就是*。TIFF格式,这种格式同样可以保留图层等信息,但是生成的文件会比同样的*。psd格式文件小很多,所以一般处理的时候都选用*。TIFF格式文件进行储存。当然,以上储存格式指的是未完成的,或者说是还需要加工的图片文件。如果你确定你的图片不再需要修改了,那就可以把图片存为*。jpg格式的文件进行打印了。之所以这样储存是因为它是目前来讲最常用的压缩格式文件,能最大程度地保留图象文件的信息,当然,图层一类的信息是完全被丢掉的。所以处理图片的时候,一般要保留一份*。TIFF文件做备份,另一份*。jpg文件用来储存打印。明白了么?……我是不是有点罗嗦哦……。
热心网友
JPG的格式打印时效果很好,对照片不会有太大程度的质量损坏!打印机普便使用的打印模式都是RGB,所以模式调整,图片格式是打印质量控制上的一个问题,最主要是打印机的分辩率是否高,高分辩率打印出来的图像就会更清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