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为什么发生在内陆(沈阳、北平、上海)?日军在我国驻军的法律依据?哪个政府什么人签字同意的?二战期间,国家之间的战争都是通过边境侵入他国,而中国的抗战是在内地爆发,也就是说,日军是合法地进入中国内地后战争爆发,日军在华驻军的法律依据是什么?谁放进来的?

热心网友

1900年,日本直接参加了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是出兵最多,掠夺权益最多的国家。 19世纪末,在中国北方大地上出现了以农民为主体的反帝爱国的义和团运动。义和团 “扶清灭洋”的口号使正在瓜分中国的西方列强充满了仇恨与恐惧,他们一面威胁清政府加紧“剿除义和团”,一面策划乘机对中国出兵,进行大肆掠夺。1900 年6月,英、法、德、奥、意、日、俄、美8个国家,公然组成了八国联军侵入中国,直接参与镇压义和团,揭开了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序幕。 八国联军于1900年6月17日攻占了大沽炮台,到30日为止,在该处上陆的日本官兵达3828人,在由大沽登陆的8个帝国主义侵华军中居第二位。这支部队从29日起陆续开往天津,很快投入了对义和团及清军的战斗,并参加了炮轰天津城,这次战役日军出兵2700人,占联军兵力的一半以上。攻下天津后日军占领了天津城内最殷富的东北区,对此地进行了长达两年的殖民统治。8月,联军 15000余人向北京进逼,其中日军投入兵力7200人,约占联军总数的一半,居八国侵略军的第一位。8月14日,联军攻下了北京城,日军攻占朝阳门、东直门,接着占领安定门、德胜门、西直门。慈禧太后带着光绪皇帝和亲信仆臣,仓惶逃往西安。在以后的几个月间,八国联军侵占了东至山海关、西至娘子关、南至保定、北至张家口的广大地区,日军又在北京、天津、山海关附近多次参加了对义和团等反帝武装的“讨伐”。 北京的陷落标志着义和团反帝运动被八个帝国主义的联合力量绞杀了,而日军是这个联合力量的基干。从7月中旬的天津之战到8月中旬的北京之战,在这关键性的一个月之内所进行的几次决定全局的战斗中,日军不但投入兵力最多,而且打的也最卖力,日本强盗在整个“八国联军”武装侵华过程中,充当了先锋和主力。他们每到一处,都疯狂地抢劫、烧杀和奸淫,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八国侵略军侵占天津、北京后,进行了灭绝人性的烧杀抢劫。日本侵略军在天津郊区血洗纪家庄,屠杀了2000多居民。在天津掠夺白银200万两后,又从北京户部抢走库存白银300万两,然后将衙署焚毁。日寇强占清皇宫后,将宫内珍宝及历代文物,抢掠一空。 1901年(农历辛丑年)9月7日,西方诸国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内容包括:惩办 “得罪”列强的官员;派亲王、大臣到德国、日本赔罪;清政府明令禁止中国人建立和参加抵抗侵略军的各种组织;赔款4亿5千万两白银,分39年付清,本息9 亿8000万两白银;在北京东交民巷一带设使馆区,各国可在使馆区驻兵,中国人不准在区内居住;平毁大沽炮台以及北京至天津海口的炮台;各国可以在北京至山海关铁路沿线驻兵。《辛丑条约》使中国的主权进一步沦丧。北京的使馆区内列强驻兵、行政独立,成了“国中之国”。外国取得北京至山海关的驻兵权,使中国京师关防洞开、无险可守。《辛丑条约》签订后,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 1918年初,日本向段祺瑞控制下的北京政府提供了大宗贷款,并协助组建和装备一支中国参战军(实为扩充段个人的势力)。日本的贷款还被用于安福国会庞大的贿选开支。9月,北京政府与日本交换了关于向日本借款的公文,作为借款的交换条件之一,又交换了关于山东问题的换文,其主要内容如下:  1·"胶济铁路沿线之日本国军队,除济南留一部队外,全部均调集于青岛"。这样就以条约形式确认了日本驻军青岛和济南。  2·关于胶济铁路沿线的警备:日军撤走,由日本人指挥的巡警队代替。  3·胶济铁路将由中日两国合办经营。这实际上是确认日本对该铁路的无限期占领。  北京政府在换文中,对日本的提议"欣然同意"。向日本政府亲递换文的,便是后来被北京学生痛殴的驻日公使章宗祥。这样,在中国对德宣战,与日本同为战胜国的情形下,德国在山东的权益不仅没有被收回,这一权益反而被日本扩大了。并且这一换文,成为后来巴黎和会上日本强占山东的借口。  1919年4月22日,巴黎和会最终决定,依照战争期间日本与英、法、意达成的秘密协议,把德国在山东的权利移交给日本。

热心网友

当时日本本来就有野心,再加上中国当地政府的无能,一再退缩,SO日本趁虚而入

热心网友

强迫清政府或者北洋政府允许驻军(9。18之前)侵略战争属于(9。18之后)

热心网友

真不知道当时是哪个混蛋管事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