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光打印机的工作原理是怎么实现的,又是怎么和电脑相互关联和同步的
热心网友
激光器的形状类似于一台微型的放映机,它将激光束发送到一块旋转棱镜上,激光器收到打印机语言传来的点阵图样后,便迅速地作出“开”与“关”的响应,而旋转棱镜的作用则是将激光反射到一个经过充电的感光鼓上。激光可以消除静电,因此感光鼓上那些经过激光照射的点就不再带有静电。这时激光打印机的旋转鼓上已经形成了一个看不见的图像:那些不带有静电的点实际上就是最终打印图像的“隐形图”。 4。上色。“隐形图”已经有了,下一步就是对这个“隐形图”进行上色。激光打印机的上色装置通常被称为碳粉盒,它的主要功能是用来盛装碳粉。碳粉本身也带有静电,因此当感光鼓经过碳粉盒时,盒内的碳粉颗粒便会吸附在感光鼓表面那些不带有静电的点上。由于感光鼓表面其他地方都还带有静电,因此带有同样静电的碳粉颗粒便不会在这些地方被吸附。经过上色之后,“隐形图”便变成了“显形图”。这时打印机的送纸装置恰好将纸张送到感光鼓,于是感光鼓表面的碳粉又被吸附到纸张的表面。这样,“显形图”便转印到了纸张上。 5。固化墨粉。这时碳粉还只是吸附在纸张的表面,很容易由于摩擦而脱离,因此激光打印机还有一个加热装置来固定这些碳粉。这个加热装置通常是两个热滚筒,纸张在通过这两个热滚筒时,碳粉颗粒被加热熔化,于是这幅“显形图”便被永久地渗透进纸张的表面。很明显,在这个过程中,碳粉的颗粒、均匀度对打印图像有直接的影响。朋友们现在明白了吧,其实碳粉技术的高低决定了打印机的打印效果。
热心网友
激光打印机的工作原理 激光打印机究竟是如何打印出精美的文字与图形的呢?其实激光打印机与影印机的打印过程基本相同。不同的是对于激光打印机而言,影像在打印动作发生之前就已经产生了。首先,计算机把需要打印的内容转换成计算机读得懂的代码,然后再把这些代码传送给打印机。这时,打印机语言再把这些代码破译成点阵的图样——这个破译过程是相当重要的。优秀的打印机语言所产生的点阵图样与显示器屏幕上的图样完全一致,这种一致性就是激光打印机一直追求的“所见即所得(What You See Is What You Get)"。破译后的点阵图样被送到激光发生器,激光发生器根据图样的内容迅速作出开与关的反应,把激光束投射到一个经过充电的旋转鼓上,鼓的表面凡是被激光照射到的地方电荷都被释放掉,而那些激光没有照到的地方却仍然带有电荷。 举例来说,如果在打印机语言所生成的位图中,只有在第三行第三列处有一个圆点,其余部分都是空白,于是激光发生器便只在这个位置发出一束激光,照射到感应鼓上,其余位置激光发生器都保持关的状态。这时感应鼓的表面只有第三行第三列处的那个点不带电荷,而其余部分仍然保持充电的状态,这时激光打印机有两种处理方法:1。只对这个点进行上色,其余部分不上色(产生出白底黑点);2。只对其余部分上色,对这个点不上色(产生出黑底白点)。第一种处理方法被称为“写黑”,第二种处理方法则被称为“写白”。很明显,如果在这个例子中我们想以写白的方式打印出一个黑点,那么我们必须让激光照遍感应鼓表面除这个点之外的所有位置(注意激光的作用只是放电,而不是充电),换句话说,也就是保证只有这个点带电,其余部分的电荷都被激光释放掉。在这种情况下,由于激光束必须照遍除这个点之外的所有区域,因此打印机需要相当一段时间才能打印出这个小小的黑点。在大多数环境中,打印机实际需要打印的部分最多只占整个页面的三分之一,因此今天大多数激光打印机都采用写黑的方式打印,这样可以缩短激光扫描的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