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心网友
导弹的制导方式很多。主要包括线束制导、主动寻的制导、半主动寻的制导和复合制导。再细分一下,线束制导包括导线制导和光纤制导;主动寻的制导包括激光主动寻的和雷达主动寻的制导;被动寻的制导有雷达被动寻的、红外被动寻的、红外成像(或电视成像)被动寻的制导等多种方式。 现在精确巡航导导弹多采用复合制导方式。例如:BGM-109C战斧、AGM-86C、AGM-84H斯拉姆等等。 主动激光寻的、主动雷达寻的和被动红外寻的导弹,易受雷达诱饵和红外诱饵的干扰和欺骗。目标可采用“关闭雷达”措施而使被动雷达寻的导弹失效。光纤制导、导线制导和红外成像被动寻的制导不存在上述问题。 惯性制导:基于物体运动的惯性现象,采取陀螺装置、加速度表等测量导弹的运动参数的方法进行的制导。它不受外界干扰、隐蔽性好,但制导精度受时间积累误差影响,因此在算法上应用了加速度积分求解速度和由速度积分求解射程。该制导方式主要用于弹道导弹全程、中程空空导弹和反舰导弹的首段制导。GPS制导:用导弹上的无线电设备接收GPS导航卫星发出的信号,经计算机解得制导信号进行的制导。其制导精度较高,但受导航卫星工作状态的影响。美国的GPS全球卫星定位系统采取精码加密措施,非经许可的国家得不到精密的卫星轨道参数和时间参数,难以用于导弹的制导。如果要建立本国的卫星导航系统,需要投入巨资,同时必须保证卫星仪器的高可靠性。该制导方式主要用于巡航导弹和精确制导炸弹(如美国的JDAM)。地形匹配制导:亦称等高线匹配制导。将导弹飞行路线及其周围地区的地形高度存储于弹上计算机中,在飞行过程中与测得的实际高度比较,找出误差,以修正弹道的制导。它抗干扰能力强,制导精度高,但设备复杂,技术要求高。该制导方式主要用于巡航导弹(如美国的“战斧”)。激光制导:应用激光技术进行的制导。抗干扰能力较强,制导精度高,但受空气透明度影响大,可分为激光驾束指导和激光半主动指令制导两类。激光驾束制导简言之就是激光制导系统瞄准目标并连续发射激光,位于弹尾的激光接收器接收激光,控制弹体像“骑”着激光一样沿光束中心飞行。激光束指向哪儿,弹体就飞到哪儿,紧紧“咬”住目标不放,直到命中。但激光驾束制导必须在通视条件下才能实现,因而适合在短程作战使用,射程一般在3公里以内。而激光半主动指令制导的激光接收器安装在弹体前端,而且由于发射器和激光目标指示器可以分离架设,从而可以实现较远的射程。激光制导一般用于反坦克导弹、低空近程防空导弹和精确制导炸弹。毫米波指导:原理与激光制导类似,只是载体换成了毫米波。比起激光制导,毫米波制导的优点是抗干扰能力更强,而激光容易受到一些干扰,比如说发动机的烟雾,不良天候(像大雨、雾、沙尘),特别是波长较短的激光更容易受干扰。而这些对于毫米波来说都是“透明”的。该制导方式主要用于反坦克导弹。红外制导:利用红外探测器捕获和跟踪目标自身辐射的能量来实现制导的技术,分为红外成像制导技术和红外非成像制导技术两大类。它的特点是制导精度高,不受无线电干扰的影响;可昼夜作战;由于采用被动寻的方式,攻击隐蔽性好。但它的正常工作受云、雾和烟尘的影响;并有可能被曳光弹、红外诱饵、云层反射的阳光和其它热源诱惑,偏离和丢失目标。此外,红外制导系统作用距离有限,所以一般用作近程武器的制导系统或远程武器的末制导系统,如低空近程防空导弹和空空格斗导弹。电视制导:根据导弹上的摄像机摄取的图像信号,通过控制中心或由导弹内部的制导装置,发布命令,控制导弹飞行方向,将其引导到目标的方法。抗干扰能力强,制导精度高,但受环境亮度影响大,一般只能在白昼使用,通常用于空地导弹。 雷达制导:是利用导弹导引头的雷达对目标进行锁定,发出信号对导弹的飞行实施控制的制导技术,可分为主动雷达制导、半主动雷达制导和被动雷达指导三种。主动雷达制导具有“发射后不用管”的能力,从发现目标到锁定再到实施攻击均由弹上计算机自主完成,一般用于中程空空导弹和反舰导弹的末段制导;半主动雷达制导则需要人为干预制导过程;而被动雷达指导的导弹不发射电磁波,而是靠接受目标发出的电磁波进行寻的,抗干扰能力强,主要用于反辐射导弹。。
热心网友
弹道导弹,从名字都说明了它和炮弹除动力不同外,飞行和击中原理目标和炮弹差多,只是它飞的比炮弹远的多,但都是靠方位坐标锁定目标....它比巡航导弹都要飞的更远,只是精度比巡航导弹要低,不过据说这几年一些国家特别是中国的弹道导弹加装GPS(卫星导航技术)不过不是全程只作末段修正,使其精度从原来的150米提高到30米,而巡航导弹通常只有7到20米.....巡航导弹制导原理和飞机一样,先把要攻击目标方位输入导弹的计算机,导弹按预先输入的路线飞行,在飞行的过程中,导弹上的陀螺仪不断测量飞行的参数交给计算处理,计算机计算出偏差并指挥调整导弹飞行,这样的制导工作方式叫惯性制导,由于巡航导弹为了躲避敌方雷达,大多都采用超低空飞行,地面的地形一般都比较复杂,要保持这种状态飞行,所以在导弹上加装了地型跟踪雷达,计算根据地形不断指挥导弹调整飞行高度,而飞行方向这套系统称为地形匹配制导.....
热心网友
惯性制导是利用陀螺仪和加速度表组成的惯性测量装置测量导弹的运动参数,控制其按预定路线飞行的一种制导方式。整个制导系统由惯性测量装置、计算机和执行机构等组成。惯性测量装置测出导弹运动参数的变化,计算机根据实时测得的数据、发射前输入的初始条件和重力影响等数据, 算出导弹的实际飞行速度、航向、姿态和坐标,并将这些数据与制导程序要求的预定值进行比较,根据偏差大小产生相应的制导指令,执行机构根据制导指令控制导弹沿正确的路线飞行。 按惯性仪表安装方式的不同,惯性制导分为平台式和捷联式两类。平台式是将加速度表装在惯性平台上,利用陀螺仪使平台保持稳定,不管导弹飞行时姿态发生多大变化,平台相对于惯性参考坐标系的方向始终保持不变,因而可以简化导航计算。洲际弹道导弹、潜地弹道导弹、远程巡航导弹和大型运载火箭基本上都采用平台式惯性制导。捷联式惯性制导是将惯性仪表直接安装在弹体上,省去惯性平台,制导系统体积较小、重量较轻、可靠性也较高,但所测得的运动参数必须经过计算机进行坐标变换和计算才能获得所需的制导数据。现已研制成功没有转动部件的激光陀螺,工作不受震动或冲击的影响,因此采用激光陀螺的捷联式惯性制导已广泛应用于多种战术导弹。 惯性制导是一种自主式制导,制导系统工作时不易受人为干扰和自然环境的影响。主要缺点是制导误差随时间积累,因此对工作时间较长的惯性制导系统,要用其他制导方式进行修正,构成复合制导。地形匹配制导是指将事先侦察绘制好的地形图存储于导弹的计算机记忆中,使导弹按照计算机记忆的地形飞行的一种制导方法,一般为巡航导弹使用的方法。现在逐渐使用地形匹配制导方式或与GPS混合制导,末段主要是地形匹配制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