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知道史书上对宋江起义是怎样记载的.人都说<<三国>>是七分史实,三分虚构.我不知道<<水浒>>是几分史实,几分虚构.梁山好汉中,是不是除了宋江,其他人物,包括晁盖都是虚构的呢?

热心网友

随着电视连续剧《水浒传》在全国的播映,宋代以宋江为首的梁山伯农民起义英雄们的传奇故事与悲壮结局在更大的范围内广为流传。但众所周知,《水浒传》从小说到电视剧,都是文艺创作,自不免虚构。那么历史上是否真有宋江与梁山伯起义呢?  据史家考证研究,在宋代徽宗宣和年间,确有宋江其人及其领导的梁山泊起义,但不像《水浒传》所写的有108将,也没有那么多生动的戏剧性场面。  梁山泊位于山东西部,原是个很小的湖泊,后因从五代到北宋黄河多次缺口泛滥,使它与四周的许多小湖泊汇成一片,到北宋末年便形成横八百里水域的大湖泊,湖中港汊交错,芦苇纵横八百里域的大湖泊,湖中港汊交错,芦苇纵横,并有许多天然小岛,形势险要复杂。当时许多破产农民、渔民以及一些被政府通缉追捕的逃犯遂藏匿于此,成群结伙,靠进行一些“非法”活动营生。有若干股势力日益增大,人数愈聚愈多,到北宋末年更掀起了多次反抗官府腐败、盘剥与压迫的武装斗争和农民起义。宋江起义军就是其中的一股。  宋江起义的导火线是宋朝廷烟解决财政困难,设置“西城括田所”,宣布将整个梁山泊八百里水域全部收为“公有”,规定百姓凡入湖捕鱼、采藕、割蒲,都要依船只大小课以重税,若有违规犯禁者,则以盗贼论处,贫苦的农民与渔民交不起重税,长期积压在胸中的对社会现实的不满终于像火山一样爆发了。他们在宋江等人的领导下,铤而走险,武装聚险,凭借梁山泊易守难攻的地形,阻杀前来镇压的官兵。到宣和元年(公元1119年),这支农民队伍正式宣告起义。  史书记载,宋江起义军中有三十六个主要头领。他们是宋江、晁盖、吴用、卢俊义、关胜、史进、柴进、阮小二、阮小五、阮小七、刘唐、张青、燕青、孙立、张顺、张横、呼延绰(《水浒传》中为呼延灼)、李俊、花荣、秦明、李逵、雷横、戴宗、索超、杨志、杨雄、董平、解珍、解宝、朱仝、穆横(《水浒传》为穆弘)、石秀、徐宁、李英(《水浒传》中为李应)、花和尚(《水浒传》有姓名为鲁达、鲁智深)、武松。宋江起义军总人数由于史书无记载,无法统计,估计有近万人。《水浒传》写梁山好汉有一百零八将,那是小说家的虚构,作者罗贯中等人“欲成其书,以三十六为天罡,添地煞七十二人之名”(郎瑛:《七修类稿》),以使小说更添传奇色彩以迎合百姓喜好,琅琅上口,便于流传。但小说毕竟是小说,读者不可将它当成真实的历史。  宋江起义军正式宣布起义后不久,就离开了梁山泊,转战于山东青、齐与河南、河北一带,史书记载说:这支起义军“横行河朔、东京,官兵数万,无敢抗者。”约两年后,到宣和三年(1121年)二月,宋江义军从江苏沭阳乘船进攻海州(今连云港),被海州知州张叔夜所派伏兵包围,损失惨重,退路又被切断。在这走投无路的情况下,宋江不得不率众投降,接受朝廷招安,成为宋朝官军中的一部分。后来宋江部是否去江南出征方腊农民起义军,史学界有争论,至今尚无定论。但多数史学家认为,宋江部出征方腊可能性较大。  宋代是中国历史上发生农民起义次数最多的朝代。有宋三百多年,农民起义大大小小有数百次之多,宋江起义只是其中规模与影响都较小的一次。但因南宋时编印出版了《宣和遗事》,把宋江起义史事演义化、故事化;明初又出现《水浒传》,将宋江起义故事描述得更加生动感人,因而使这次本来规模与影响都较小的农民起义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广泛流传于民间,以至家喻户晓、人人皆知。但是,小说虽与历史有联系,毕竟不完全是一回事,这是我们看《水浒传》时所要注意的。

热心网友

没那么波澜壮阔、荡气回肠。

热心网友

同意,一分史实,九分虚构。

热心网友

《三国演义》是三分史实,七分虚构,看过《三国志》和《世说新语》就知道,它哙至人口的故事大都是假的。至于《水浒传》则是一分史实,九分虚构。

热心网友

确有宋江一人,但是小说里写的太夸张了.小说里面的人物有一小部分史实中存在,因为宋代并不是一个盛世,难免有很多起义.有了战争就有头领,与作者接近的人就进了小说和历史.就象现在生活里每个人都有自己谋生的技能一样,他们的武艺也是各不相同;小说的作者也将他们的性格刻画的淋漓尽致.

热心网友

宋江在小说和电视剧中纯粹是一泼皮帮的首领,而在历史上则是一个影响比较不的农民起义首领。

热心网友

我也认为宋江起义确有其事,但我们大家不要一味的去欣赏电视剧,应该去看一看原著,因为电视剧虽然是建立在史实基础上,但更多的带有虚构,夸张的手法,可以说是用现代的手法去拍历史剧的,只有真正的融入作品中,我们才会深切的体会到劳动人民的艰辛与疾苦,能够感受到旧时黑暗势力的强大.

热心网友

这很难说

热心网友

宋江起义确有其事,但在有宋一朝其影响远逊于方腊,杨幺,王小波等农民起义.可能是因其首领有36人之众,即书中所言36天罡星皆有原形,是其演义的空间较大的缘故才有今日之影响吧.其书中太多忠君,恃强凌弱,蔑视女性之思想,又兼其侠义精神不过是弱者在无法选择情况下的一种精神寄托,在今日仍有此想,可叹民生之艰,公平环境之差

热心网友

没听说过~~~~~~~~~~~~~

热心网友

随着电视连续剧《水浒传》在全国的播映,宋代以宋江为首的梁山伯农民起义英雄们的传奇故事与悲壮结局在更大的范围内广为流传这话也太假了,我从小就知道《水浒传》,试问有几个是因为看了电视才知道《水浒传》的

热心网友

真实的情况也有,虚构的情况也有。不过,你真得很想了解的话,可以去参考一些历史资料及书籍。不过,《水浒传》是我国的四大名著之一。我想你可以了解到的,实在不行,也可去图书馆查询或者网上查询。

热心网友

是真的有这么回事的.岳飞来打的他们.

热心网友

宋江是有这么个人的

热心网友

水浒是一分史实,九分虚构。宋史里有三处记载宋江义军的活动,其中以<<张叔夜传>>最为详细:“***叔夜知海州,宋江起河朔,转掠十郡,官军莫敢撄其锋,声言将至。张叔夜使间者觇其向,贼径趋海濒,劫巨舟十余,载卤获,于是募死士千人,设伏近贼,而出兵距海诱之战。先匿壮卒海旁,伺令举火焚其舟。贼闻之,皆无斗志。伏兵乘之,擒其副贼,江乃降。”对于这次农民起义,小说做了极大的艺术夸张。与同时代的方腊起义军相比,宋江起义军规模要小得多。

热心网友

以前,总也没看懂宋江这个人的性格,总觉得怪。这次看水浒,终于看明白了,真是喜悦。宋江杀阎婆西那一段,把他给写活了,它是一个做事情取义不取利的君子,要不是梁山的108条好汉能听他的?确实高于常人一筹。在剧中,用雷横与他做对比,雷属于一般人范畴,可见宋是高于常人的。我在现实的社会中,没有幸遇到象宋这样的如此高境界的人。

热心网友

三分史实,七分虚构宋江起义确有其事,但其他的就只是民间传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