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同修,息妄见真,但要除却妄念也确实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现在就暂且请各位同修用我们各自的妄心来论述一下下面的问题,权当是相互检验和相互学习吧。戒定慧律禅净各位同修大可就上面的问题自由论述,尽量体现自己的真实见地。再次强调一遍:自由论述,不必谦虚,但也不要刻意造作、弄巧成拙。希望众同修能明白我的意思。
热心网友
各有所行~~~ 你们都是高人啊,新时代的人还有你们这样高深的人存在,我真是狂笑,中国几千年的传统文化,还有你们的继承,晚辈真的是高兴,以往只在电视上看,不知现实生活中还真的有这样有道行的人/ 新时代的中国并没有遗忘先人的修养~~~~
热心网友
呵呵.错!错!错! 不可说,不可说,一说就错.佛陀经毕,手拈金花遍示三千大众,众皆愕然,惟伽叶尊者目视金花,微笑不语.佛陀与伽叶尊者相视颔首而笑.
热心网友
什么东西呀?看不懂!
热心网友
所谓“戒”即指遵守佛门戒律,出家人要守足具戒,在家居士要守居士戒。这里还包括不生亡念。所谓“定”即指修行时要专注一境,一心不二。所谓“慧”指通过一定修行而具有佛家的智慧,从而达到融通无碍,不沾不滞的境界。所谓“禅”指修行的方法,比如“四禅八定”,由达摩禅而形成禅宗,但不是所有的佛教宗派都讲究禅定的功夫。所谓“律”即指:佛家经典有经、律、论三大类,而律专指佛家修行的戒律。所谓“净”是指修行到一定程度后达到的一种状态,也即清净无碍的状态。“戒定慧”与“禅律净”都是指佛家修行时的修行方法、所持戒律、以及修行的功果。我所理解的与以上几位同修有相近之处:修行的步骤是戒--定---慧和律--禅--净。
热心网友
佛在临终时告诫弟子,要以戒为师。因此,作为一个居士,应该认真持好五戒,但也是相当难的。我是这样想的,我如果做不到坚持持有五戒,那怕只坚持持有一戒,都能保住人身,而受用终身。关于戒、定、慧举例来说吧。比如认真的思考一个问题,可以忘掉身边的一切,这是心已不乱,可以叫定吧,静心总能干好事,而生出很多智慧来的。这就是由戒生定、由定生慧吧。在意识修为上,佛都是随缘而定律,凡人是要以律来约束自己的。有这个持念净士的意识,我想也是一种执着吧,但怎么破除执着呢,用禅来破最好不过了。这也与金刚经的中道很贴切。我们是凡人,息忘念确实不容易,但滴水总能穿石的。平凡的、简单的就是真理。我们不用去刻求什么,只要认真的生活,就是最好的修行。
热心网友
大家都用“妄心”来浪费口舌,有必要吗?朋友。真的,没必要考大家,没必要猜疑,甚至没必要了解,只要他能够给别人帮助,不是吗?说道者多,悟道者少啊。这个时代有几个人不会几句口头禅?你我大家在这里切磋,就好象金庸小说里的最后一次华山论剑时的山下的一群自行论剑的自大者吧。阿弥陀佛。自己不该造此口业。恕罪。不过我们更多的时间应该多看一下净空法师的书籍或者音视频资料的啊。但愿理解我心。阿弥陀佛。
热心网友
我做不到,说不出,看不破,世间烦恼二八年,才知戒定慧禅净律原是乐行,也许乐行苦行皆是镜花水月,但话虽如此,不修小乘于此世道终无所得,修行是福呀,羡慕学佛的朋友们:)随喜 虚空藏菩萨
热心网友
戒定慧以戒生定,依定生慧,以慧使定转深,以定使戒坚固,以戒使慧纯净,以慧使戒自在.禅净律学习佛法如进大城,从东来者则进东门,从西来者则进西门,东来者进西门或者西来者进东门就都走了弯路。所以选择什么门看你是什么人,是门平等,无有高下。佛法也如是,是法平等无有高下。随人当机,则有相应与否。
热心网友
菩提本无树,明鏡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字非字,意非意.戒定慧,慧定戒律禅净,净襌律,皆靠众生去看清.无人给您答案,因并无字眼解释答案.答案自寻?K自寻的答案自成道.一切皆由心生,心是戒定慧就是戒定慧,心是慧定戒就是慧定戒...到终并无是或非,因是或非皆由心生.心领意会,无字眼解释......
热心网友
以前是慧定戒!现在则相反!
热心网友
您好:律为持戒,禅能生定,净能得慧。戒定慧为果,律禅净为因。而戒能生定,定能得彗,这是果上的因果次第相。守律以行禅,禅能得净,这是因上的因果次第相。而同时守戒圆满,则必能定慧俱足;定功深厚,自然能守诸戒,定则清净,慧自发生;智慧明了,所行正当无痴乱,必不犯戒律,所行皆依智所发,无杂乱违逆,定自坚牢不坏。这是戒定慧的三为一体之相。另外强调一点,修净土宗者,一句弥陀佛号,即包容戒定慧三法,身语意皆得清净。念佛不杂不乱而能持久,何身可去犯戒?达到一心不乱境地,非定为何?能信此易行难遇之法,并能精进于一心不乱,无慧谁能行此?南无阿弥陀佛。愿您成就。
热心网友
戒律:顾名思义戒条、律例定禅:定的境界,慧由定生慧净:最终达到净。
热心网友
其实佛所说法,方便权宜,善巧无碍。一门即是普门,一法含摄万法。戒:即戒即定即慧。所以有律宗出现。律宗也是三学,不只一学。定:即定即戒即慧。所以有禅宗、天台等注重禅观的宗派出现。慧:即慧即戒即定。所以有三论、法相、天台、华严等注重教理的宗派。不仅如此,还有一个“信”。信:即戒即定即慧。大概因此有净土宗出现。
热心网友
我个人的理解,戒定慧:遵守规定就是使人变得聪明;律禅净:自律能净化人的心灵
热心网友
我不会参禅,只是红楼梦里有一段好像能符合主题.我把摘录下来:陋室空空,当年笏满床,衰草枯杨,曾为歌舞场. 蛛丝儿结满雕梁,绿纱今又糊在蓬窗上.说什么脂正浓,粉正香,如何两鬓又成霜?昨日黄土陇头送白骨,今宵红灯帐底卧鸳鸯.金满箱,银满箱,展眼乞丐人皆谤.正叹他人命不长,那知自己归来丧! 训有方,保不定日后作强梁.择膏粱,谁承望流落在烟花巷!因嫌纱帽小,致使锁枷杠,昨 怜破袄寒,今嫌紫蟒长:乱烘烘你方唱罢我登场,反认他乡是故乡.甚荒唐,到头来都是为他人作嫁衣裳!
热心网友
我是这样看的:从境界的角度来看,应该是“慧定戒”而从众生修炼的进度看,才是“戒定慧”戒去众生一切凡心,从而走入定的境界,慧由定生,最终达到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