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月妈妈无意中查血糖时10.3,大夫说怀疑糖尿病,但并不给开药,让回家食疗,食量控制在6两之内,昨天带妈妈换了一家我们这最好的医院复查了下血糖,空腹静脉血糖9.83,医生说得很吓人,也给开了上百块钱的药,并让一周后复查,我家对此病一无所知,也很茫然,妈妈也吓得了不得,请大家告诉我9.83这个值是不是意味着糖尿病很厉害了,妈妈今年57,身高1.60米,体重140斤,并有十二年的服药史(西药,是精神类镇静安眠药物,糖尿病不知和这有无关系),之前的一段时间,大约有一年多到现在,一直说不愿意动弹,发懒,觉得身上没劲,但有时又有精神气力了,也愿意干这干那的,因为之前服用着那些药物,我们都认为是那个的原因,从没往糖尿病这儿想,还有就是近期眼睛无缘故的红了两次,两次间隔两三个月,红得很厉害,大夫说是角膜炎,每次都是外敷眼药膏和内服牛黄之类的药物大约半月后好的,不知这个是糖尿病的先期预兆吗?我尽量写的详细些,请医生朋友看看妈妈现在这个病究竟严重到什么程度?家人的我们该做些什么?后附检验报告单(看着单子上那些向上的箭头,心里好害怕阿)和大夫开的药,谢谢各位了!!!开的药:西之达(辛伐他汀片),考来烯胺散,孚来迪(瑞格列奈片),泰百(盐酸二甲双胍缓释片)。血脂检验单:总胆固醇7.79↑ 甘油三脂2.18↑ 血糖9.83↑ 高密度脂蛋白1.82 低密度脂蛋白4.67↑ 极低密度脂蛋白0.99↑ 脂蛋白a583.8↑血粘度检验单:共十六项,就下面这六项画了箭头,其余十项都正常。全血粘度值 切变率 1 200↑ 2 30 ↑ 3 5 ↑ 4 1 ↑红细胞压积0.53 ↑血沉方程K值157.69↑

热心网友

1.认识糖尿病:不能因无症状,能吃能睡不难受而不在乎。要知道这是终身疾病,需要长期治疗,应在医生指导下正规用药,定期监测尿糖、血糖。  2.要精神愉快、情绪稳定:发怒或过于兴奋会引起交感神经兴奋,导致血糖升高,病情加重,从而产生各种并发症。   3.适当运动:运动可以使心情舒畅,增强体质,提高抵抗力;运动不可以提高机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减少引发心脏危险因素。但必须制定适合个人的运动方案,不...

热心网友

1.认识糖尿病:不能因无症状,能吃能睡不难受而不在乎。要知道这是终身疾病,需要长期治疗,应在医生指导下正规用药,定期监测尿糖、血糖。  2.要精神愉快、情绪稳定:发怒或过于兴奋会引起交感神经兴奋,导致血糖升高,病情加重,从而产生各种并发症。   3.适当运动:运动可以使心情舒畅,增强体质,提高抵抗力;运动不可以提高机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减少引发心脏危险因素。但必须制定适合个人的运动方案,不活动和过分运动均有害健康。散步或打太极拳较为合适,每天坚持20-30分钟,持之以恒有益健康。如有兴趣,轻快的交谊舞也是可取的。  4.恰当的饮食:饮食治疗是老年糖尿病患者的基本治疗,应长期坚持,多数老年人偏胖,患有高脂血症,常伴胆囊炎或胆石症。除了限制总热卡以外,应避免进食高胆固醇食物。如内脏、鱼子等,多吃蔬菜,烹调油宜用含不饱和脂肪酸的植物油,如花生油、豆油等,少吃油炸的食物。摄入盐量要适当,最好每日不超过5克。   5.药物的选择和调整:口服降糖药应选择作用较缓和的,且从小剂量开始,必要时逐渐增量,不宜用作用时间长,作用很强的药物,如优降糖。需要胰岛素治疗者,也应从小剂量开始,最好从三餐中扣出少量饮食作为二餐之间或睡前加餐,以防低血糖。老年患者低血糖常缺乏先兆症状,血糖过低可引起心绞痛、心肌梗塞或昏迷、抽搐,后果严重,因此老人血糖控制不宜过严,空腹血糖允许120-140mg/dl(6.7-7.8mmol/L),餐后2小时150-180mg/dl(8.3-10mmol/L)老年糖尿病患者不能用降糖灵,慎用二甲双胍,以免发生乳酸性酸中毒。  6.经常注意心、脑血管的状况:糖尿病患者易患冠心病、高血压及脑血管病(尤其脑梗塞),老年患者更是如此。强调老年糖尿病患者应经常测血压,3-6个月检查心电图,一年查一次超声心动图,必要时进行心脏负荷试验、脑部CT或核磁共振检查,以便及时发现,尽早治疗。

热心网友

应该打胰岛素

热心网友

血液中所含的葡萄糖称为血糖。正常人血糖浓度相对稳定,饭后血糖可以暂时升高,但不超过180mg/dl,空腹血液浓度比较恒定,正常为70-110mg/dl(3.9-6.1mmol/L。你妈妈的血糖已达到10.3,这说明已经相当严重了,必须抓紧治疗!有关糖尿病的知识请看下面的网址:

热心网友

你好, 你母亲的糖尿病还是比较严重的,不愿意动弹,发懒,觉得身上没劲,还有就是近期眼睛无缘故的红了两次,都可能是糖尿病引起的。而且你母亲的血脂也高,所以也要降血脂。糖尿病,降血脂都要个体化用药,所以要到医院看医生后,遵医嘱积极治疗。下面是一些资料,可以看一下,希望会有帮助,祝您全家健康快乐!治疗 治疗原则:饮食疗法是各种类型糖尿的基本治疗方法,包括总热量、碳水化合...

热心网友

你好, 你母亲的糖尿病还是比较严重的,不愿意动弹,发懒,觉得身上没劲,还有就是近期眼睛无缘故的红了两次,都可能是糖尿病引起的。而且你母亲的血脂也高,所以也要降血脂。糖尿病,降血脂都要个体化用药,所以要到医院看医生后,遵医嘱积极治疗。下面是一些资料,可以看一下,希望会有帮助,祝您全家健康快乐!治疗 治疗原则:饮食疗法是各种类型糖尿的基本治疗方法,包括总热量、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需要量及其比例,以及脂肪的种类、食谱计算及进食时间等。另外,应避免精神紧张及精神刺激,预防感染。还可应用口服降糖药、胰岛素治疗及胰岛或胰腺移植。 1、饮食疗法。 2、自我监测培养。 3、磺脲类药物(格列吡嗪,优降糖,糖适平)。 4、双胍类(二甲双胍,降糖灵)。 5、胰岛素治疗。 6、运动疗法。 7、糖尿病教育。开的药:西之达(辛伐他汀片)药理作用:本品为3-羟基-3-甲基-戊二酰-辅酶A(HMG-CoA)还原酶的抑制剂,抑制内源性胆固醇的合成,为降血脂药。辛伐他汀可降低正常的和升高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低密度脂蛋白(LDL)由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生成,主要通过与LDL受体结合代谢。辛伐他汀降低LDL作用的机制在于降低VLDL胆固醇浓度和LDL受体的诱导作用,从而导致LDL-C的产生减少和/或分解代谢增加。载脂蛋白B(ApoB)在辛伐他汀治疗期间也有下降。因为每个LDL微粒包含一分子ApoB,而且在主要以LDL-C升高的病人(不伴随VLDL升高)体内仅发现很少的ApoB,均提示辛伐他汀不仅通过降低LDL而降低胆固醇,而且减少外周的LDL微粒的浓度。另外,辛伐他汀可降低VLDL和甘油三酯(TG),并升高HDL-C。辛伐他汀对于脂蛋白、纤维蛋白原和冠心病的其他的生化指标的影响尚不明确。【适应症】 1.高胆固醇血症饮食疗法及其他非药物治疗效果欠佳时,可应用辛伐他汀降低原发性高胆固醇血症患者的总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辛伐他汀同时可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并因此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以及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比率。在合并患高胆固醇血症和高甘油三酯血症的病人,且高胆固醇血症为主要异常时,降低升高的胆固醇水平。2.冠心病、冠心病二级预防。对冠心病患者,辛伐他汀适用于:1)少死亡的危险性;2)少冠心病死亡及非致死性心肌梗塞的危险性;3)少心肌血管再通手术(冠状动脉搭桥术及经皮气囊冠状动脉成形术);4)缓动脉粥样硬化的进展,包括新病灶及全堵塞的发生。 【用法和用量】 接受本品的病人治疗以前应接受标准胆固醇饮食并在治疗过程中继续标准胆固醇饮食。1.高胆固醇血症:一般始服剂量为每天10mg,晚间顿服。对于胆固醇水平轻至中度升高的患者,始服剂量为每天5mg,若需调整剂量则应间隔四周以上,最大剂量为每天40mg,晚间顿服。当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降至75mg/dL(1.94mmol/L)或总胆固醇水平降至140mg/dL(3.6mmol/L)以下时,应减低辛伐他汀的服用剂量。 考来烯胺散本品在小肠内与胆酸结合,形成不溶性化合物阻止其重吸收,而随粪便排泄。本品与胆汁酸在小肠中结合后导致胆汁酸在肝内合成的增加,由于胆汁酸的合成是以胆固醇为底物,使得肝内胆固醇减少,从而使肝脏低密度脂蛋白受体活性增加而去除血浆中低密度脂蛋白。本品增加肝脏极低密度脂蛋白的合成,从而增加血浆中甘油三酯的浓度,特别是高甘油三酯血症者。本品降低血清中的胆酸,可缓解因胆酸过多而沉积于皮肤所致的瘙痒。本品增加大鼠在服用强致癌物时的小肠肿瘤的发生率。 【适应症】 本品可用于Ⅱa型高脂血症,高胆固醇血症。本品降低血浆总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浓度,对血清甘油三酯浓度无影响或使之轻度升高,因此,对单纯甘油三酯升高者无效。本品还可用于胆管不完全阻塞所致的瘙痒。 【用法和用量】 成人剂量口服:维持量,每日2~24g(无水考来烯胺),用于止痒为16g(无水考来烯胺),分3次于饭前服或与饮料拌匀服用。小儿剂量口服:用于降血脂,初始剂量,每日4g(无水考来烯胺),分2次服用,维持剂量为每日2~24g(无水考来烯胺),分2次或多次服用。 孚来迪(瑞格列奈片)非磺酰脲类促胰岛素分泌剂,本品与胰岛细胞膜外依赖ATP的钾离子通道上的36KDA蛋白特异性结合,使钾通道关闭,细胞去极化,钙通道开放,钙离子内流,促进胰岛素分泌,其作用快于磺酰脲类,故餐后降血糖作用较快。 【适应症】 用于饮食控制及运动锻炼不能有效控制高血糖的2型糖尿病(非胰岛素依赖性)患者。瑞格列奈片可与二甲双胍合同。与各自单独使用相比,二者合用对控制血糖有协同作用。 【用法和用量】 瑞格列奈片应在主餐前服用(即餐前服用)。在口服瑞格列奈片30分钟内即出现促胰岛素分泌反应。通常在餐前15分钟内服用本药。服药时间也可掌握在餐前0~30分钟内。请遵医嘱服用瑞格列奈片。剂量因人而异,以个人血糖而定。推荐起始剂量为0.5毫克,以后如需要可每周或每两周作调整。接受其他口服降血糖药治疗的病人可直接转用瑞格列奈片治疗。其推荐起始剂量为0.5毫克。最大的推荐单次剂量为4mg,进餐时服用。但最大日剂量不应超过16mg。对于衰弱和营养不良的患者,应谨慎调整剂量。如果与二甲双胍合用,应减少瑞格列奈片的剂量。 泰百(盐酸二甲双胍缓释片)本品为降血糖药。本品可降低2型糖尿病患者空腹及餐后高血糖,HbAlc可下降1%~2%,本品降血糖的机制可能是:1.增加周围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增加胰岛素介导的葡萄糖利用.2.增加非胰岛素依赖的组织对葡萄糖的利用,如脑、血细胞、肾髓质、肠道、皮肤等。3.抑制肝糖原异生作用,降低肝糖输出。4.抑制肠壁细胞摄取葡萄糖。5.抑制胆固醇的生物合成和贮存,降低血甘油三酯、总胆固醇水平。与胰岛素作用不同,本品无促进脂肪合成作用、对正常人无明显降血糖作用,对Ⅱ型糖尿病单独应用时一般不引起低血糖。 【适应症】 用于单纯饮食控制不满意的Ⅱ型糖尿病病人,尤其是肥胖和伴高胰岛素血症者,用本药不但有降血糖作用,还可能有减轻体重和高胰岛素血症的效果。对某些磺酰脲类疗效差的患者可奏效,如与磺酰脲类、小肠糖苷酶抑制剂或噻唑烷二酮类降糖药合用,较分别单用的效果更好。亦可用于胰岛素治疗的患者,以减少胰岛素用量。 【用法和用量】 口服成人开始一次0.25g,一日2~3次,以后根据疗效逐渐加量,一般每日量1~1.5g,最多每日不超过2g。餐中或餐中即刻服用,可减轻胃肠道反应。 血脂检验单:总胆固醇7.79↑ 成人胆固醇2.86~5.98毫摩/升(110~230毫克/分升)。胆固醇(Ch)和胆固醇酯(ChE)为类脂质,是脂肪在血液中存在的一种形式。胆固醇在体内有许多重要功能。临床意义:增多:见于高脂血症、动脉粥样硬化、糖尿病、肾病综合征、甲状腺功能减退、胆总管阻塞、高血压(部分),甘油三脂2.18↑ 甘油三酯是由甘油和脂肪酸所构成的酯。各种甘油三酯的甘油部分都相同,而脂肪酸部分可相同也可不同。临床意义:增多:见于冠心病、心肌硬化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病、糖尿病、肾病综合征等。大于2.26毫摩/升为增高,称高甘油三酯血症。肥胖的人,其甘油三酯往往偏高。血糖9.83↑ 空腹3.2~6.16毫摩/升(70~110毫克/分升);高密度脂蛋白1.82 高密度脂蛋白主要是由肝脏合成。它是由载脂蛋白、磷脂、胆固醇和少量脂肪酸组成 临床意义:增高:一般认为无临床意义,可见于原发性高HDL血症(家族性高α-脂蛋白血症),并发现此群家族中长寿者多。接受雌激素、胰岛素或某些药物(如烟酸、维生素E,肝素等)治疗者,亦可增高。降低:常见于脑血管病、冠心病、高甘油三酯血症、肝功能损害,如急慢性肝炎、肝硬化、肝癌、糖尿病、吸烟、缺少运动等。其降低可作为冠心病的危险指标。 低密度脂蛋白4.67↑ 大于4.14mmol/L(>160mg/dl)为明显增高。低密度脂蛋白(LDL)通过载脂蛋白B(Apo-B)与内膜下细胞的B受体结合,将胆固醇从肝细胞运往组织细胞。临床意义:增高:见于高脂蛋白血症、冠心病、肾病综合征、慢性肾功能衰竭、肝病和糖尿病等,也可见于神经性厌食及怀孕妇女。极低密度脂蛋白0.99↑脂蛋白a583.8↑ 脂蛋白是血液中脂蛋白的成分之一,结构复杂,是一种与血纤维蛋白溶解酶原有相同性质的糖蛋白。临床意义:增高:见于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脑血管病、急性心肌梗死、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糖尿病、大动脉瘤及某些癌症等。糖尿病是一种由遗传基因决定的全身慢性代谢性疾病。由于体内胰岛素的相对或绝对不足而引起糖、脂肪和蛋白质代谢的紊乱。其主要特点是高血糖及糖尿。进入糖尿病专题病因 糖尿病的病因至今尚未完全阐明,胰岛素分泌相对或绝对不足是本病的基本发病机理,至于胰岛分泌不足的原因可能有以下几种可能性。 1、遗传因素:糖尿病有遗传倾向已比较肯定。 2、病毒感染:据许多实验及临床研究结果表明,病毒感染后β细胞破坏严重者可发生糖尿病。 3、自身免疫:主要与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者发病有关。 4、胰岛素拮抗激素。 5、胰岛β细胞释放胰岛素异常:生物合成中胰岛素基因突变而形成结构异常的胰岛素导致糖尿病。 6、胰岛素受体异常、受体抗体和胰岛素抵抗。 症状 典型症状可概括为“三多一少”,即多尿、多饮、多食和体重减轻。由于排尿功能增加,肾囊可能膨胀出现腰痛。有的病人因病情控制不好可因眼晶状体渗透压改变出现视物模糊。有些病人可由尿糖刺激引起外阴搔痒,男性可有阴茎头炎,发生尿痛。部分病人可有乏力、多汗、心慌、手抖、饥饿等低血糖反应。通常病人还易发生皮肤疖肿以及其它感染。

热心网友

路过,同时祝愿您健康、幸福、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