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听说这个词,可不懂什么意思?
热心网友
1,形而上学(metaphysics)是指与辩证法对立的 ,用孤立 、静止 、片面的观点观察世界的思维方式 。它把事物看成是彼此孤立、绝对静止、凝固不变的,看不到事物的相互联系,忘记了它的产生、消灭和运动,把变化仅仅归结为位置移动和单纯数量的增减,视为外力推动的结果。2,上述解释在一般辞典、书本里都能找到。很多人感到迷惑不解的根本原因不是找不到对行而上学的解释,而是不明白为什么要叫“形而上学”这么一个古怪名字?为什么不叫“学下而行”或者“下学行而”或者别的什么?因此我们必须解释“行而上学”这四个字是什么意思?3,古希腊哲学家亚里斯多德写过一本书叫“physics” ,这个词现在翻译为“物理学” ,古代中国刚接触西方文化的时候把它翻译为“形学” ,意思是“关于物体(形)的科学” 。后来亚里斯多德把他的一些思想写成一本书,叫“metaphysics” ,意思是“物理学之后(或之上)的科学” 。当时中国译为“形而上学” ,意思是“形学之上的科学” 。这本“形而上学”的哲学观点就是孤立 、静止 、片面的观点。因此后来就用“形而上学”这个词来表示孤立 、静止 、片面的哲学观点。
热心网友
以上各位回荅者,深入解?,都博学多才.能和您??交朋友该多好啊!当年我是初中生,語录流行了一?子,正是那个年代,我耳朵初次灌?了"形而上学"這个名词.无从,亦来不及查?它的?碓春鸵馑?反正趕快大声?讀,就错不了.不学无术的我,只能主觀地肤浅地将它理解成:在理?上,表面地对形式的追求.当?r,绝大部份人都是如我一样理觧和使用這个名詞,我不怀疑会流?髦两袢? 一个词一句?,出处和原意是一回事,它的流?骱陀τ萌词橇硪换厥?提问者要寻求的答案,会不会是我这一个呀?
热心网友
形而上学(metaphysics)是一个哲学术语,通常有两种含义:①指研究超感觉的、经验以外对象的哲学;②指与辩证法相对立的、用孤立的静止的片面的观点观察世界的思维方式。马克思主义哲学通常在后一种意义上使用它。 “形而上学”一词原是故希腊罗德岛的哲学教师安德罗尼柯给亚里士多德的一部著作起的名称,意思是“物理学之后”。亚里士多德的著作很多,他逝世300年后,安德罗尼柯进行编纂这些著作的工作,他把论述超感觉的即经验以外对象的著作,安排在关于有形物体的学说即物理学的著作之后,并以此定名。这本书传到中国后,曾译作《玄学》,意在表明书的内容和中国魏晋时期的玄学有相似之处,都以超感性非经验的东西为研究对象。又由于中国《周易·系辞》中有“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的说法,意思是,在有形体的东西之上的,凭感官不能感知的东西叫做道;有形体的、凭感官可感知的东西叫做器。据此,严复把“物理学之后”译为“形而上学”。 。
热心网友
到这些地方看看,也许你就能看明白是怎么回事了
热心网友
只看问题的表面,不去思考问题的实质。其实好多书呆子就是形而上学。
热心网友
形而上学是哲学术语。欧洲语言中的“形而上学”来自希腊语,如英语的“metaphysics”。这一词原是古希腊罗德岛的哲学教师安德罗尼柯给亚里士多德的一部著作起的名称,意思是“物理学之后”。形而上学也叫“第一哲学”,如笛卡儿的《第一哲学沉思录》(Meditations on First Philosophy)也称为《形而上学沉思录》。亚里士多德把人类的知识分为三部分,用大树作比喻:第一部分,最基础的部分,也就是树根,是形而上学,它是一切知识的奠基;第二部分是物理学,好比树干;第三部分是其他自然科学,以树枝来比喻。中文译名“形而上学”取自《易经》中“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一语。形而上学的问题通常都是充满争议而没有确定的结论的。这一部份是因为经验事实所累积的资料,做为人类知识的最大宗,通常无法解决形上学争议;另一部份是因为形上学家们所使用的词语时常混淆不清,他们的争论因而是一笔各持已见但却没有交集的烂帐。二十世纪的逻辑实证论者们反对某些形上学议题。他们认为某些形上学问题本身是没有意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