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建筑材料研究所研制的“凝石”产品真的能代替传统产品“水泥”吗?2005年8月12日17时23分10秒开始cctv/1套播发一条新闻说:拥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水泥替代产品“凝石”在清华大学研制成功,它是国家“863”研究项目。我们很关注这一项目的实际应用。

热心网友

对于凝石有很多争论。从现在的阶段研究情况来看,凝石材料可以在非结构工程中作一定程度的推广使用,我们也期待着有关学者作更深入的研究并取得实践成果。正面:“凝石”发明人 清华大学教授 孙恒虎: 它的强度比水泥要高2倍以上,在矿山填充的应用里面,1吨凝石可以替代2、3吨水泥。“成岩剂”是凝石的核心技术,这是一种粉末状添加剂,是提取矿物质中含有的硅酸盐和铝盐配置而成,能促使工业废渣凝结成类似岩石的状态。有了它,工业废渣也就成了“凝石”。 目前,在河北的实验基地,已经使用凝石盖起了一片别墅。一栋近400平方米的房子,用水泥需要500多吨,成本15万元;而使用凝石,成本就只有10万元左右。   凝石的生产不需要烧制,也不需要使用石灰石,因此不会造成污染。而建设一个年产100万吨的水泥厂,需要投资3个亿左右,但一个同样规模的凝石生产厂,投资只需要不到1亿元,只有三分之一。 反面:有些专家的观点是,凝石材料是一种极其普通的胶凝材料,材料领域的专家们曾作过长期的研究,虽然它能消纳大量的工业废弃物,但由于用碱作为激发剂,在世界上还没有人用于结构工程。目前,凝石技术还没有大规模的生产实例,更不用说工程应用的实例,既便是凝石材料的研究工作走出实验室、进行中试,但现阶段还没有人能说明其长期性能和使用寿命如何。说它能够替代使用寿命达五十年以上的水泥,尚还缺乏科学根据。 水泥界专家座谈集体反对“凝石”!-中国水泥网-信息中心 这些人反对凝石,有可能是害怕这个产品会代替水泥,那么他们就发不了财了。但到底是不是这样,还需要事实来证明。推荐一个论坛,楼主去看看吧中国水泥论坛-凝石专栏 凝石技术和凝石产品 品 种 抗折强度(Mpa) 抗压强度(Mpa) 3d 28d 3d 28d 42。5级普通水泥 4。5 7。3 18。1 45。7 52。5级普通水泥 6。1 1#凝石材料(举例) 7。6 10。8 30。8 61。2 凝石技术利用冶金、火电及其它工业矿渣,在常温常压下生产高性能新型建材和水泥产品。利用废渣,变废为宝,节约大量资源和能源,根本上减少传统工业造成的环境污染,形成规模化新型建材工业。凝石系列产品具有高强度、高致密度、强胶凝性、绿色化以及生态化等优点,可广泛用于建筑工程、水利工程、道路工程及矿业工程、固土、固砂以及军事工程等领域,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显著。产品经国家权威机构检验,性能优良,符合国家GB1344-1999标准。 以工业固体废弃物为原料,节约原生矿产资源、变废为宝,具有环境友好性;以清洁生产为手段,实现生产过程“三无”——无粉尘、无排放、无噪音,“三高”——高效率、高附加值、高性价比的特点;以类岩石为硬化主体,具有高强度、高耐久性和环境友好性;以高科技来提升、改造传统行业,重塑传统产业新形象。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表1:凝石材料的力学性能 化学指标符合国家标准要求;水化热低于普通硅酸盐水泥;耐久性、耐腐蚀性优于硫酸盐水泥。 备注:以建筑系列凝石为例。 经济指标:生产成本比普通硅酸盐水泥低30%以上; 生产能耗比普通硅酸盐水泥低50%以上; 环境指标: 凝石原料的85%来自高温固体排放物; 凝石生产过程中无CO2、SO2等气体及粉尘的排放; 凝石与传统水泥的比较 项 目 “混合材”水泥 凝 石 体系 高钙体系 硅铝体系 工艺特点 两磨一烧, 干法;灰渣末端处理; 一磨,湿法; 灰渣过程与末端处理相结合; 环境效益 消耗天然资源,高能耗、高污染 节约天然资源、节能、无三废排放 胶凝材料组成 结晶(硅酸钙为主)一元化物料 非平衡态微晶(硅铝基)二元化物料 胶凝硬化机理 水化硬化、结晶化学 聚合成岩 胶凝材料用途 只能固结洁净砂石 固结砂、石、土均可,用途更宽 表2:凝石与传统水泥的比较 效益分析 天然矿产资源短缺,工业固体废弃物肆意排放,能源日益危机将成为21世纪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基础行业(矿业开采行业、水泥行业、火力发电行业以及冶金行业)的高排放、高污染、高能耗,已严重破坏了生态环境。目前,我国工业固体废弃物的年排放量已达8亿吨,其综合利用率只有40%左右,造成工业废弃物累积堆放数量惊人。另外,大规模的基础建设为我国水泥工业带来空前的市场机遇,并且在以后30年内水泥都呈增长的趋势,急需寻求一种载体(硅铝基胶凝材料——凝石)来解决资源、能源、环境和基础行业之间的矛盾。以300万吨/年水泥生产计算,传统工艺大约需要投资7~8亿元人民币,投资回收大约需要6年以上。凝石新工艺投资约在2~2。5亿元。比传统水泥生产节省投资2/3。性能超过国家标准,市场价格仍以250元╱吨计,年销售额为7。5亿人民币。成本可降至100-150元╱吨,毛利润为100元╱吨,年利润近3亿人民币。投资回收大约为1。5年左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