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已经有20多年了,可是中国的企业改革并没有完成,因为有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是:中国的企业和企业家浮不住,那些所谓的“主流势力”一捧谁,谁就倒。三株模式催成了一个行业,可也导致了自己的灭败;亚细亚现象还在广泛推广之时,却已然轰隆倒下;抗起民族工业大旗的长虹惊暴预亏近40亿,走向国际的TCL还在传播经验,却遭遇当头一棒。德隆、格林柯尔的盛名还在逆风飞扬,却瞬间砸碎了梦中人。 在节约型社会的今天,那个一直宣传“真诚到永远”、“顾客永远是对的”企业,并自称自己是唯一进入根本没有人知道的“世界品牌实验室排出的世界名牌”的企业,却对我花4000多元买的,时间只有不到短短4年时间的、出了故障的冰箱说,你这是淘汰产品,我们已经没有配件给你维修了。我想问的问题是,一个冰箱的寿命究竟应当是多少年的使用寿命,更何况是比其他品牌贵出1000多元的所谓“名牌产品”。于是,我怀疑,一个虚假的企业继续生存的理由是什么?中国下一个倒下的著名企业将会是海尔吗?
热心网友
说到海尔我忽然想到郎咸平教授曾对海尔有“四问”置疑海尔存在曲线MBO以及国有资产流失但奇怪的是在新浪上居然查郎咸平说查无此人我感觉事有蹊跷------恐怕不幸言中海尔集团在1988年成立了海尔电器国际而在海尔电器国际中以张瑞敏为代表的管理层占有相当的股份此后通过在香港借壳上市以及将集团公司的各项业务注入其中实现管理层逐步接手和控制公司资产这层窗户纸被郎教授捅破了意味我国史无前例的蓄意谋夺国有资产的阴谋浮出水面张瑞敏一旦倒下意味着我国的改革开放政策的彻底挫败不敢想象谁能承担这个责任
热心网友
海尔不会倒,不要求全责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