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有些歌曲在播放的时候那个“千比特”会不停的跳动?一时是192,一时是160,这样会不会坏机的?还有“千比特”是什么来的?
热心网友
个人理解如下:1、mp3是一种压缩cd唱片而生成的音乐文件;而比特率(bit rate)这个概念,就是一秒钟流媒体所传送的比特数的指标,单位是千比特(kbps)。如160Kbps就是每秒160千比特的传输量。2、普通的cd唱片如果不压缩,比特率为1400kbps左右,也就是1400千比特。3、通过压缩技术,可以制作出不同比特率的mp3文件,当然比特率越高越好,192千比特就比160千比特的音质好。4、常用的mp3压缩方式是CBR(Constents Bitrate)就是常规静态比特率,它约定了MP3的采样率为固定值。一首MP3从头至尾为某固定值(常用128KBit/s)进行压缩,所有静音、低音、高音段均在该固定值范围内进行波段调节。4、你的参数在变动是因为压缩时采用了一种叫VBR(Variable Bitrate)就是动态比特率的压缩技术,它和常用CBR不同。当在低音段时,它会采用较低的比特率如(32KBit/s)进行压缩;当在高音段时会用较高的比特率如224KBit/s进行压缩。这是一种全程动态调节技术,在容量近似的前提下提高了MP3的音质。5、这样是不会坏机器的,和硬件无关,只能说明了你的mp3文件采用了更加优化的压缩技术。
热心网友
1、mp3是一种压缩cd唱片而生成的音乐文件;而比特率(bit rate)这个概念,就是一秒钟流媒体所传送的比特数的指标,单位是千比特(kbps)。如160Kbps就是每秒160千比特的传输量。2、普通的cd唱片如果不压缩,比特率为1400kbps左右,也就是1400千比特。3、通过压缩技术,可以制作出不同比特率的mp3文件,当然比特率越高越好,192千比特就比160千比特的音质好。4、常用的mp3压缩方式是CBR(Constents Bitrate)就是常规静态比特率,它约定了MP3的采样率为固定值。一首MP3从头至尾为某固定值(常用128KBit/s)进行压缩,所有静音、低音、高音段均在该固定值范围内进行波段调节。4、你的参数在变动是因为压缩时采用了一种叫VBR(Variable Bitrate)就是动态比特率的压缩技术,它和常用CBR不同。当在低音段时,它会采用较低的比特率如(32KBit/s)进行压缩;当在高音段时会用较高的比特率如224KBit/s进行压缩。这是一种全程动态调节技术,在容量近似的前提下提高了MP3的音质。5、这样是不会坏机器的,和硬件无关,只能说明了你的mp3文件采用了更加优化的压缩技术。
热心网友
在数据通信中,一个千比特就是1000(10 3)比特。它通常用来度量两个电讯点之间每秒传输的数据量。千比特每秒通常缩写为Kbps。 有些来源定义一个千比特为1024(也就是2 10)比特。虽然比特是二进制计数系统的单位,但是数据通信中的比特是离散信号脉冲,并且从来就是使用十进制计数系统进行计数的。例如,28.8千比特每秒(Kbps)就是28,800比特每秒。由于计算机体系结构和内存地址边界的问题,字节总是2的倍数或指数。请参照kilobyte等。 请注意:在美国以外的国际英语中,等价的用法还有“kbps”或“kbits s-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