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导弹技术和隐行技术有了很大的发展,庞大的航空母舰恐怕已经无法在三位一体的攻击之下存活了,潜艇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热心网友

航母不只是武器,它最大的作用就是作为一个海上基地。没有基地能打战吗?

热心网友

不夸张地形容,航空母舰满载着中国人永不沉没的理想。每当发生驻南使馆被炸、海上国际冲突等事件,国内造舰的呼声便汹涌震天,一浪高过一浪。民间捐款运动也经久不衰,有的老汉重现“支前模范”风采,连酒钱都捐了,场面非常感人。千言万语汇成一句话:赶快造一条与中国地位相称的大船。直至目前,军舰虽未着落,可咱们的航母“制造业”并没闲着。一段时期内,几乎在各个领域,都在大肆、频繁地合并同类项。你看那风起云涌处,“教育航母”、“地方经济航母”、“建筑业航母”、“科技航母”以及“鞋袜业航母” 等等,一艘接一艘地被“拼装”、“打造”出来。前两个月,某地新闻界鼓噪,一艘“卖副食的连锁店航母”也轰然问世啦。这些以“大跃进”时速诞生的支楞八翘的“航母”,在痴迷的舆论和人们的嘴头子上劈波斩浪,奋勇前进,大大满足了公众热望。我甚至在网上看到一只疯狂的“虫”儿发布假消息:“花费上千亿元人民币打造的”北京“号航空母舰下水!”只可惜船还没见到影儿,身子先“扑通”掉下去了。待到水静无痕,映照出的是一种浮躁造势的国民心态。嘴瘾过足了,小心脚下深陷误区———许多长期疑心自己弱小的人物,惟恐自己不够雄壮,以为把相同或相似的东西组合起来,揉捏成臃肿庞然的一堆儿,就能无限升级,变成高、大、全的巨无霸。然后凭着巨大的威慑力,航行所至,不战而胜。岂不知,大有大的难处,大有大的弱处。等到察觉转向缓慢、耗费巨大,内部协调失灵,零部件又不配套,想拆了重建可并非易事。我们这边正画“船”充饥,人家那里却已经“拆”上了。如今,前苏联的第三艘退役航母也被收购,据说正在拖运途中。我特佩服能人们“化干戈为玉帛”的本领,他们将人家称霸一时的产物拿来,洗洗刷刷,便可当作国人的玩具。既然造不出航母,咱们就玩航母吧。今夏在秦皇岛,我就看到这么一个大“玩具”———基辅号。我记得在70年代,这条舰一动窝,连《参考消息》上也要报道。足见其当时威风。昔日的海上战神像座小山似的浮于水面,尽管已成空铁壳,仍可凭残破遗物看出,它曾是个精密复杂、操纵灵活的战争机器,绝非一块仅凭吨位欺人的生铁砣子。军事专家解释道,每一条航母后面,都背着一个军事消费的巨大黑洞。美国一艘航母造价高达数十亿美元,每天平均需要维修费用100多万美元,被该国百姓称为“吞金怪兽”。 而目前我国最高的一座建筑物,每天的维修费用也需要100万元人民币。一条船、一座楼,令人清醒地认识自己的国力。如果喊叫能让一块钱变成一万块,那我们就一齐喊。还有更扫兴的消息,一种新观点开始在西方流行。许多军事专家认为:一条价值50亿美元、可搭载5000名水手和飞行员的航空母舰,会不会成为一枚造价数百万美元的低空导弹的活靶子?因而有人断言:在21世纪,最大的输家将是航空母舰。如被这一观点言中的话,航母时代有可能结束,那么谁将是下一场战争的赢家呢?远程轰炸机、无人驾驶战斗机,以及空中远程运送能力。据说美国国防部长将下令让大型航母“减肥”,另外打造较小些、更灵活的快速航母。也许高大巍峨的“航母世纪”背影远遁,该轮到打击灵活的“导弹世纪”登场?这是军事家关心的事情。由此带来的思考不容忽视:在风云百变的市场经济中,究竟还有没有不问前程、只管批量打造巨型航母的必要?的确,告别一项没经历过的事业,心中难免遗憾。但无论身处何种性质的战争之中,不当靶子是一条不变的原则。 。

热心网友

航空母舰时代远未结束!没有航母,我国想收复南海,太难了点!关键是航空母舰必须有我国新的核军事战略相配合!请看一下我对未来我国未来军事战略中的有关评论:我国目前不是想拿美国作对手,而是美国拿我国作为潜在的对手。我国不得不花大力气进行反遏制!我国反遏制的长远目标是使美国不敢跟我进行大规模战争;中、近期目标是使美在我解决台湾、南海、钓鱼岛等问题时不至于大规模介入。因此,我国的核战略将从“有限核威慑”过度到“有效核威慑”。在我国达成“有效核威慑”战略并在适当时机宣布放弃不首先使用核武器的承诺后,我国建成的航母就将在解决南海等问题时发挥重大作用!

热心网友

世界军事第一的老美都在一值发展航母,真不明白你们这些人怎么想的,要真不行老美还造干嘛

热心网友

未来航母还将是海上霸主,所以我国应加强相关基础技术研究,早日造出我国自己的航母

热心网友

还没有,还有发展余地,如果不来场彻底的改革,日子长不了了。

热心网友

结束了也没关系,可以改成航母大酒店。

热心网友

战争主要讲究的是速度,像航母这样,日后只有玩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