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不就解决乘客配不了降落伞的问题了吗

热心网友

你不是第一个有这种想法的人,航空界一直有人在试制一种航空用降落伞,不是针对乘客,而是针对整架飞机的。设计思路是,一旦飞机出现发动机停车,失火,液压失效……等特殊情况,飞机可以在人工或者自动控制下分裂为3段,第一段为驾驶舱,中段为客舱,尾端为机艉段,其中机艉段抛弃,中段上的发动机和大翼与客舱分离,然后与驾驶舱段一样,使用舱壁内拉出的4~6个大型降落伞减缓下坠速度,机体下部的舱壁在下坠过程中自动充气,形成软垫,在接地时为机体提供缓冲……如果你在网上搜索一下的话,相信很容易找到相关的链接。但是,我理解,这样作存在很多其他问题和危险:1。飞机的很多系统,比如增压,空调,电子,电气,液压多是从前向后贯穿机体的,当需要机体分离时,这么多的管线如何切断,如何保证切断以后不造成更大的麻烦,比如发生缠绕,甚至打坏降落伞。2。机身分为三个部分以后,每部分之间原来是过道的部分如何密封?压力的迅速变化,温度的迅速变化,给人体带来的问题如何克服?3。机体分离以后,原有的电子电气液压等控制系统以及导航和通讯系统都将无法使用,那么机体的下坠如何控制,真的就随波逐流,随风飘荡,飘到哪里算哪?如果接地点是在山区,湖泊,沼泽,海洋,岛屿……谁能够保证飞机接地以后不会翻滚,碰撞,解体,沉没?落地以后的救助和自救怎么组织?。

热心网友

费钱嘛

热心网友

飞机是向前飞的,火箭头回收是向下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