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谦让”是一种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孔融让梨》也成为一个流传千古,代代相传的教育典范,我们也是这样教育自己的孩子。可有一次在幼儿园小孩玩滑梯时,因为她一再谦让,而总是玩不上滑梯,这让我感到很困惑。从此我们有意识的给她灌输竞争的意识,让她处处争先、当仁不让,在集体中,他表现优秀,经常得到老师的表扬。可在一次体能比赛中,她落后了,老师表扬了比她跑得快的孩子,于是,大受刺激的她,从此再也不参加体能比赛。孩子的表现让我们很震惊。让孩子要同时兼备“谦让”的美德和“竞争”的意识,我们感到这似乎很难做到,但这又是现今社会所需的。我们现在已经不知道该怎样来教育孩子了,孩子也感到很茫然,每当看到孩子无助的眼神,我们做家长的也感到自己很无能。望各位专家指点迷津,不胜感激。

热心网友

谦让不仅是一种美德,更是智慧与勇气的体现。 学会谦让,看起来简单,但却有化解矛盾的神力,而且使我们在人生路口充满信心、愉快和阳光。 谦让是一种美德,在《谦让如歌》有这么一句:“当你看见一个怨气难平的战友而奉献一首真诚的心曲,当你看见一个痛苦彷徨的伙伴而伸出温暖的双手,当你受到挫折伤害而能心平气和、自我调节时,你的谦让就显示了拯救别人与自己的价值。” 谦让是一种美德,是一种眼光和度量,它需要自信和坚韧的品格。能做到克己忍让的人,是深刻而有力量的,是雄才大略的表现。 谦让是一种美的,但它不能用来禁锢我们的竞争心,并不是任何时间、任何情况都能“谦让”的。 然而,我们每日身临其境的,却一直是个竞争激烈的社会。我在网上看到这样的例子:在湖南某企业人才招募面试会上,一位女考生看见另外一个刚赶到的应考生,就让他在自己的前面先进行面试,在别人看来,这位女考生的谦让值得赞赏,大家觉得她应该被录选。而企业的领导经过一番考虑,便放弃录用她。原因是企业领导认为他们的工作环境激烈而残酷,女考生的谦让显然不是他们需要的,他们需要的是一名锐意进取的员工。进取心是竞争的灵魂。“人”字一撇一捺,无所依傍,顶天立地。一个人如果不思进取,不想未祖国为人民做一番事业,岂不愧对生命,愧对自己?人经过努力未必都能达到自己的奋斗目标,但没有努力和进取恐怕连成功的机会都没有。人生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想抱着铁饭碗过日子,反而找不到安逸。诚然,谦让是一种美德,但谦让决不是不思进取、回避困难、碌碌无为。“淡泊以明志”是诸葛亮的名言,诸葛亮淡泊的是个人功名利禄,在事业则是有着远大抱负。 懂得谦让并不难,难就难在学会如何谦让。我们学会了如何谦让,也要知道谦让与竞争的关系。而在成长的道路上,我们追求的恰恰是这两者的统一结合。 我们曾经受传统观念的熏陶,认为谦让是善,竞争是恶。。

热心网友

不要谈什么谦让,要竞争,但要有爱心。

热心网友

谦让与竞争并不矛盾,谦让不等于退让,竞争不等于强抢,两种意识是可以同时培养的。祝你成功。

热心网友

谦让是美德 也是每个公民应有的道德,08年奥运会即将来到北京,我们要在谦让的基础上竞争

热心网友

《道德经》中说,上天之所以能长久存在,是因为他不为了自己的存在而运转,所以能长久地存在下去。人在日常生活中也是这个道理。有时候,根本不必可以去争什么,如果能达到不费劲争也能得到一些东西的境界,是一种很高的境界。竞争很残酷,但要相信,只要你不和别人争,就不会有任何你争。争很麻烦,争来争去,有时却得不到。这就是那个道理:太想要的东西反而得不到。但这个不争是有范围的。不争,指的是不争宠,不争荣誉,那些东西没多大用。争,要争学习成绩,但不是疯狂地争,不择手段地争,而是冷静地争。当然,把握好这个度,是不容易的。如果不想参加,就算了,可以跟她说,一举表扬,无关紧要。可以跟孩子说,他以前受的表扬很多了,老师要鼓励一些别的小孩,给他们一个受表扬的机会。上学后,就会发现,学习成绩,真的能解决一切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