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心网友
如楼上学长所言,呕吐的原因很多,如能除开消化系统以外其他原因所致呕吐,确实可以做胃镜检查,毕竟胃镜检查是食道胃十二指肠疾病最准确、直观的检查方式。7岁小孩做胃镜完全没有问题,一般只需要口咽局部麻醉就行,如小孩很不配合现在很多大医院还可做无痛胃镜(采用异丙酚静脉麻醉),这两种方法都是比较安全的。当然作为一种有创检查,危险(并发症)当然是有的,你如果采用异丙酚静脉麻醉,还涉及到麻醉的风险,但总的来说,发生危险的几率非常小,特别是在一位熟练的检查者操作情况下。 呕吐现象要分几类:1)有消化道疾病。胃炎,肠炎,等细菌性引起的炎症。别忘了还有感冒引起各器官的病毒性炎症。都会引起呕吐。2)生理现象。如早上睡觉起来就进行各种剧烈运动也会引起呕吐的,因为这是各器官还在“睡眠”状态哦。3)咽喉是否有炎症。是否有痰,有鼻炎等。4)保健方面:晚饭是否吃的过多,太好,太油腻,吃了又不休息和运动就学习或睡觉。睡觉姿势不当:尽量平躺。睡觉不老实,腹部受凉。5)贫血或血压方面: 睡觉醒来就立即坐起脑部瞬间缺血也会呕吐的。醒后平躺一会再坐起就不会有呕吐现象了。6)腹腔,脑部有积块等杂症。 。
热心网友
宝宝腹泻中医辨证 小儿腹泻,中医根据临床症状分为伤食泄、风寒泄、湿热泄、脾虚泻等证型。 伤食泄:宝宝常表现为大便稀,夹有未消化的奶瓣、食物残渣,味酸臭,或如臭鸡蛋味,肚腹胀气。 风寒泄:多表现为大便清稀,夹有泡沫,气味不重,往往伴有肠鸣腹痛,鼻流清涕、咳嗽。 湿热泄:常见大便如水样,量多次数频繁,或如蛋花汤样,气味极臭,或有少许黏液,宝宝阵阵哭闹,精神萎靡或发热烦躁,口渴尿黄。 脾虚泻:宝宝大多是腹泻治疗不及时或喂养不当,腹泻迁延不愈而造成。大便稀溏,可见不消化食物,色淡不臭,多在吃下食物后就泄,时轻时重,面色萎黄,体重不增加或增加缓慢,精神不振,严重者有便后脱肛,手脚发凉等症状。 宝宝腹泻处理原则 1。宝宝一旦腹泻,首先应及时到医院就诊,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治疗。千万不要自行使用止泻药或服用抗生素。对于轻型腹泻患儿,遵循预防脱水、纠正脱水、继续饮食、合理用药的原则,一般腹泻很快就能康复。 2。对于由于肠胃功能紊乱而腹泻的患儿,单纯使用助消化药是不够的,采用中医中药的疗法,常可获得事半功倍的疗效。根据宝宝不同病情,采用消食化积、疏风散寒、清热利湿、健脾温肾等功效的药物,如丁香、肉桂、葛根、吴茱萸、白术、淮山药、茯苓等药物。可口服中成药:脾可欣、健脾止泻散、肠胃康冲剂等,对那些久泻不愈,或伴有呕吐、吃药困难的患儿,可采用中药敷脐的方法进行治疗,往往可以收到满意的疗效。 宝宝腹泻中医妙方 根据不同的辨证分型,可选用不同的药物组合,研成细末,用黄酒调匀如膏状,敷于神厥穴(肚脐处)上,盖医用胶贴;次日揭去,用温水清洗后再敷新药。每天1次,3天为一个疗程。个别患儿局部可能会轻度发红,但并不影响治疗和疗效,停用后即可恢复。这种方法安全有效,简便易行,经济实用,宝宝容易接受。当宝宝吃药、打针有困难,或用西药治疗效果不好时,不妨试试敷脐的方法。 爱心叮嘱: 1。婴儿断奶时间不要选择在夏季。 2。如果敷脐3天后病情不见好转,并出现以下任何一种症状都应到医院诊治:腹泻次数和量明显增加、频繁呕吐伴明显口渴、发热不退、不能正常饮食、大便有脓血。 3。带宝宝看医生时,不要忘记带新鲜大便标本,以备化验用。
热心网友
我家宝宝前段时间也是又吐又拉,持续了十来天,吃了好多药,总算止住了。这一过程,真的是急人呀!所以,我特别理解你的心情,给你一些建议。不管是何种腹泻,总有一些药物疗效不错的,对婴儿又很安全。分别有:1、斯密达,蒙脱石粉剂。淡奶味、一天一包,对各种原因的腹泻效果立竿见影。喝多了还会造成便秘呢。非处方药,药房会有售,也可以到医院儿科开。2、妈咪爱,活性二联益生菌冲剂。对腹泻很有效,特别是非感染性腹泻,如抗生素造成的肠道功能紊乱,同时增进食欲、助消化。非处方药,药房会有售,也可以到医院儿科开。3、金双歧,活性三联益生菌片剂。功能和妈咪爱近似,可以先化成水溶液,兑入孩子饮水里。应该也是非处方药。4、脾可欣冲剂。专用于婴儿腹泻的小中药,但是有股烤煳的味道,因为里面有“烤鸡内金”,看宝宝接受不。。也是非处方药。相对来说妈咪爱比较有效,宝宝也比较能接受,注意喝奶前半小时喂。另外,苹果泥隔水加热后给宝宝吃也有止泻作用,你试试看吧。祝你家宝宝早日恢复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