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型的浸制动物标本是怎么制作的?
热心网友
制作爬行动物浸制标本 (编者提示:人教版自然第七册第九课《爬行动物》) 目的要求 初步掌握爬行动物浸制标本的制作方法。 材料用具 蜥蜴(或其他爬行动物),圆规,量尺,注射器,福尔马林,乙醚,大头针,解剖盘,标签。 方法步骤 1.外部形态的观察 由于爬行动物在福尔马林或酒精等固定液中保存一个短时期以后,就会很快褪色,因此,从野外采集到的标本带回实验室后,应该及时进行观察和记录。要将它身体各部分的颜色准确地记录下来,最好拍下彩色照片。 2.麻醉致死 先将爬行动物麻醉杀死,以免动物体变得僵硬。杀死的方法,是用一小块脱脂棉花浸透乙醚连同动物一起,放入密封的瓶内,几分钟后动物即可麻醉致死。将已死的动物取出,用清水洗去它身体上的黏液和污物。 3.标本测量 动物麻醉致死以后,应该对每个动物标本编号、测量和记录。 4.固定、保存 将洗去污物的标本放在解剖盘上,从腹部后侧向体腔内注入适量的体积分数为10%福尔马林溶液,注射量不宜过多,以免动物体变形失去原状。注射后,将标本放入盛有福尔马林固定液的另一个解剖盘内固定。把标本背部朝上,四肢的姿势可以根据需要,做成生活时的匍匐状态。同时要注意指、趾有无卷曲,对卷曲的指、趾要用大头针固定位置,使其伸展。对种名已经确定的标本,选择大小合适的容器,将标本放在固定液中保存。在保存标本的容器外面,贴上标签。 摘自《自然科学基础(下)》 。
热心网友
动物浸制标本的制作 浸制标本是采用保存液来防腐的标本。如果保存得好,这种标本可以长期保存下去。它能清晰地显示生物体的外部形态和内部构造,还能长期保持生物体的原来色泽。 (一)准备工作 1。使用工具 解剖刀:用来解剖器官、神经和血管。 剪刀:用来解剖和剪除多余的组织,制作神经标本,剪除骨骼,最好用民用剪指甲的一种阔头剪刀。 镊子:用来夹取材料。 解剖板(蜡盘):用来固定材料。 20毫升注射器:注射防腐剂用。 标本瓶或标本缸:用来盛浸制标本。 大头针:标本定型用。 玻璃片:插入标本瓶内,用作绑扎标本。 塑料薄膜和纱布、蜡线:用作标本瓶封口。 2。化工用品 40%甲醛溶液(福尔马林)或95%酒精:用作防腐剂。 乙醚:麻醉动物用。 聚胺脂(马利当)粘合剂:用作标本瓶封口。 石蜡:配制标本瓶封口蜡。 合成樟脑:用作驱虫剂。 萘:用作驱虫剂。 (二)脊椎动物标本的制作 1。防腐 动物整体标本浸制时,保存液不易渗入,时间一长,内脏容易腐败,要注入保存液防腐。可用注射器套上针头,插入草蜥的头部、胸部和腹部,各注入少量10%福尔马林。 2。整形浸制标本的固定十分重要,要细心地从头部一直做到尾部,不能遗漏。固定时解剖板或解剖蜡盘。将注射过防腐剂的草蜥,背部朝上平放在解剖板上,头颈下面衬垫一团棉絮,使头部仰抬。如果要使口张开,可在口内塞入一团棉絮。将前肢、后肢、躯干和尾部按生态摆好,用大头针固定指、趾和尾,如果标本瓶短,可将尾巴弯曲。草蜥的尾容易断,如果尾部断脱,可以用细竹丝插入,连接断尾,再整理姿态。用毛笔蘸40%福尔马林,在蜥蜴皮肤上涂遍两次。1小时以后,草蜥标本的前后肢的指,趾和尾尖部已经定形硬化,拔去大头针,取下浸在10%福尔马林里。10%福尔马林用作过渡浸液,可以浸掉草蜥体内的黄液,以免正式上瓶时污染浸液。标本要浸1~3个月,中间换新液3~4次,直到浸液不再发黄为止。3。装瓶从10%的浸液中取出蜥蜴,用针穿好白丝线,在蜥蜴的胸部靠近前肢处和腹部靠近后肢处各穿过一条白线,将线缚在玻璃片上,在玻璃片的边缘上打结,尾部也可绑扎一条白线,使整个标本缚扎于玻璃片上,然后制做玻璃片的垫角,安装于玻璃片上,再装入已洗刷干净的标本瓶中。将标本装入瓶后再加入保存液,盖好瓶盖。瓶中的保存液不宜装得过满,液面不能接触瓶盖。取树脂胶或蜡,用毛笔蘸着填入瓶盖与瓶身的缝隙处,直到填平为止,然后,在瓶身贴上标签。 (三)保存 浸制标本不宜放在阳光直射的地方,以防瓶口封蜡溶化,浸液挥发。也不宜放置在零度以下的地方保存,防止浸液冰冻,玻璃破裂。在搬动时,不能剧烈震动,且要放置平直,以免翻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