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心网友
姜建清认为,新的更加严峻的挑战主要包括了六个方面的内容,即建立现代公司治理机制是面临的新课题,长久保持良好的资产质量是新考验,在控制成本和增加收益两方面存在新矛盾,严格的资本约束是必须面对的新挑战,锻造核心竞争力是面临的一项新任务,提高内控管理水平是必须完成的新跨越。 为什么这么说呢?姜建清做出了解释。 首先,在国有商业银行实施的改革攻坚中,一切国际规则和经验只是标示出一流银行经营管理的目标环境,而达到这一目标的正确路径只有依靠自身努力,从国情行情出发进行艰苦探索。目前,很多银行高管人员对国际规则、公司治理、资本约束等现代金融企业经营管理的核心要求还不是十分熟悉,对在现有基础上建立现代公司治理制度所面临的各种复杂矛盾和严重困难认识不深入。如何科学构建现代公司治理制度,并确保这一全新制度协调高效运转,是工行面临的崭新课题。 第二,不良资产处置后,各方面对银行资产质量的监管更加严格,任何微小变化都会被清晰地反映出来,并直接体现为风险与收益的调整。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的商业银行仍然面临着高成长和高风险并存的转型经济环境。同时,信贷管理水平并不会随着不良资产的剥离而自然地得到提高,健康的经营理念和风险管理文化的培育更是一个艰苦的过程。财务重组后信贷资产质量能否长期保持良好的水平,信贷收益能否全面覆盖风险并带来应有的回报,是工行面临的新考验。 第三,在控制成本和增加收益两方面存在许多新矛盾。随着利率市场化改革的不断加快,对工行这样一个还以存贷利差收入为主的大行影响日益突出。加快提高成本控制和财务管理能力,转变经营模式和增长方式,有效解决传统业务盈利空间收窄与成本刚性增长的尖锐矛盾,是必须认真研究并加以解决的新问题。 第四,股份制改革后,支撑国有商业银行经营发展的国家信用转换为商业信用,资本约束成为一切经营活动的铁律,资本的充足程度和股东投资回报期望直接决定规模扩张的边界和业务发展的方向。如果不彻底转变只重资源投入、忽视结构调整、不讲投入产出的经营模式,不从根本上改变依靠规模扩张、特别是高度依赖信贷扩张的增长方式,必然导致资本的急剧消耗或严重侵蚀,从而重陷资本不足的困境。能否建立起完善的资本管理体制,持续推动经营结构特别是资产风险结构的自律性调整,走出一条资本节约型发展道路,构建起价值增长型经营格局,长期保持合理的资本充足水平和资本回报,是工行面临的严峻挑战。 第五,随着加入世贸组织过渡期的逐渐结束,经济全球化的影响,真正意义上的国际化竞争正在全面展开。能否通过改制和转型显著提高核心竞争力,充分适应国际化竞争和经济全球化发展的需要,是工行面临的一项重要和紧迫的任务。 第六,改制后国有商业银行将面临信息更加透明、监管更加严格的市场环境,而目前工行的内控管理水平仍需不断提高。特别是一些机构依法合规经营意识仍不强,风险隐患和管理漏洞远未完全消除。加强内控管理,防范案件风险,仍是一项非常艰巨的任务。 应该说,这六项挑战对于国有商业银行而言带有普遍性的意义。姜建清表示,工行已经做好了应对这些新挑战的准备,今后将继续把观念的转变作为根本的转变,密切结合新的形势任务,广泛开展思想观念的宣传教育,使科学发展观和市场导向、风险控制、成本约束、资本回报等现代商业银行经营理念在全行干部员工的思想中深入扎根;要加强国际规则和国际银行业成功经验的学习研究,加快从国情行情出发推进改革的途径探索,努力提高建设现代金融企业和搞好股份制银行经营管理的能力;要坚定不移地推进经营模式和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以优化结构为主线,稳健发展传统银行业务,大力发展低资本消耗和资本成本转移型的现代银行业务,增强新增长因素的拉动作用,加快形成资产负债业务与中间业务、传统业务与新兴业务、表内业务与表外业务协调互动、平衡发展的经营格局;要进一步研究实施业务和技术创新战略、差别服务战略、区域化发展战略和全球经营战略,不断增强核心竞争力,增强在国际化竞争和严格监管环境下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实施股份制改革、建立现代公司制度,是一次“脱胎换骨”的深刻变革,而且这无论对于国有商业银行的健康发展,还是对于国家经济金融稳定,都是一场“输不起的改革”。由此出发,即将诞生的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将给人以全新的期待。 (FN记者 孙凌燕)。
热心网友
姜建清认为,新的更加严峻的挑战主要包括了六个方面的内容,即建立现代公司治理机制是面临的新课题,长久保持良好的资产质量是新考验,在控制成本和增加收益两方面存在新矛盾,严格的资本约束是必须面对的新挑战,锻造核心竞争力是面临的一项新任务,提高内控管理水平是必须完成的新跨越。 为什么这么说呢?姜建清做出了解释。 首先,在国有商业银行实施的改革攻坚中,一切国际规则和经验只是标示出一流银行经营管理的目标环境,而达到这一目标的正确路径只有依靠自身努力,从国情行情出发进行艰苦探索。目前,很多银行高管人员对国际规则、公司治理、资本约束等现代金融企业经营管理的核心要求还不是十分熟悉,对在现有基础上建立现代公司治理制度所面临的各种复杂矛盾和严重困难认识不深入。如何科学构建现代公司治理制度,并确保这一全新制度协调高效运转,是工行面临的崭新课题。 第二,不良资产处置后,各方面对银行资产质量的监管更加严格,任何微小变化都会被清晰地反映出来,并直接体现为风险与收益的调整。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的商业银行仍然面临着高成长和高风险并存的转型经济环境。同时,信贷管理水平并不会随着不良资产的剥离而自然地得到提高,健康的经营理念和风险管理文化的培育更是一个艰苦的过程。财务重组后信贷资产质量能否长期保持良好的水平,信贷收益能否全面覆盖风险并带来应有的回报,是工行面临的新考验。 第三,在控制成本和增加收益两方面存在许多新矛盾。随着利率市场化改革的不断加快,对工行这样一个还以存贷利差收入为主的大行影响日益突出。加快提高成本控制和财务管理能力,转变经营模式和增长方式,有效解决传统业务盈利空间收窄与成本刚性增长的尖锐矛盾,是必须认真研究并加以解决的新问题。 第四,股份制改革后,支撑国有商业银行经营发展的国家信用转换为商业信用,资本约束成为一切经营活动的铁律,资本的充足程度和股东投资回报期望直接决定规模扩张的边界和业务发展的方向。如果不彻底转变只重资源投入、忽视结构调整、不讲投入产出的经营模式,不从根本上改变依靠规模扩张、特别是高度依赖信贷扩张的增长方式,必然导致资本的急剧消耗或严重侵蚀,从而重陷资本不足的困境。能否建立起完善的资本管理体制,持续推动经营结构特别是资产风险结构的自律性调整,走出一条资本节约型发展道路,构建起价值增长型经营格局,长期保持合理的资本充足水平和资本回报,是工行面临的严峻挑战。 第五,随着加入世贸组织过渡期的逐渐结束,经济全球化的影响,真正意义上的国际化竞争正在全面展开。能否通过改制和转型显著提高核心竞争力,充分适应国际化竞争和经济全球化发展的需要,是工行面临的一项重要和紧迫的任务。 第六,改制后国有商业银行将面临信息更加透明、监管更加严格的市场环境,而目前工行的内控管理水平仍需不断提高。特别是一些机构依法合规经营意识仍不强,风险隐患和管理漏洞远未完全消除。加强内控管理,防范案件风险,仍是一项非常艰巨的任务。 应该说,这六项挑战对于国有商业银行而言带有普遍性的意义。姜建清表示,工行已经做好了应对这些新挑战的准备,今后将继续把观念的转变作为根本的转变,密切结合新的形势任务,广泛开展思想观念的宣传教育,使科学发展观和市场导向、风险控制、成本约束、资本回报等现代商业银行经营理念在全行干部员工的思想中深入扎根;要加强国际规则和国际银行业成功经验的学习研究,加快从国情行情出发推进改革的途径探索,努力提高建设现代金融企业和搞好股份制银行经营管理的能力;要坚定不移地推进经营模式和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以优化结构为主线,稳健发展传统银行业务,大力发展低资本消耗和资本成本转移型的现代银行业务,增强新增长因素的拉动作用,加快形成资产负债业务与中间业务、传统业务与新兴业务、表内业务与表外业务协调互动、平衡发展的经营格局;要进一步研究实施业务和技术创新战略、差别服务战略、区域化发展战略和全球经营战略,不断增强核心竞争力,增强在国际化竞争和严格监管环境下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实施股份制改革、建立现代公司制度,是一次“脱胎换骨”的深刻变革,而且这无论对于国有商业银行的健康发展,还是对于国家经济金融稳定,都是一场“输不起的改革”。由此出发,即将诞生的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将给人以全新的期待。 (FN记者 孙凌燕)。
热心网友
实施股份制改革、建立现代公司制度,是一次“脱胎换骨”的深刻变革,而且这无论对于国有商业银行的健康发展,还是对于国家经济金融稳定,都是一场“输不起的改革”。由此出发,即将诞生的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将给人以全新的期待
热心网友
实施股份制改革、建立现代公司制度,是一次“脱胎换骨”的深刻变革,而且这无论对于国有商业银行的健康发展,还是对于国家经济金融稳定,都是一场“输不起的改革”。由此出发,即将诞生的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将给人以全新的期待。
热心网友
姜建清认为,新的更加严峻的挑战主要包括了六个方面的内容,即建立现代公司治理机制是面临的新课题,长久保持良好的资产质量是新考验,在控制成本和增加收益两方面存在新矛盾,严格的资本约束是必须面对的新挑战,锻造核心竞争力是面临的一项新任务,提高内控管理水平是必须完成的新跨越。 为什么这么说呢?姜建清做出了解释。 首先,在国有商业银行实施的改革攻坚中,一切国际规则和经验只是标示出一流银行经营管理的目标环境,而达到这一目标的正确路径只有依靠自身努力,从国情行情出发进行艰苦探索。目前,很多银行高管人员对国际规则、公司治理、资本约束等现代金融企业经营管理的核心要求还不是十分熟悉,对在现有基础上建立现代公司治理制度所面临的各种复杂矛盾和严重困难认识不深入。如何科学构建现代公司治理制度,并确保这一全新制度协调高效运转,是工行面临的崭新课题。 第二,不良资产处置后,各方面对银行资产质量的监管更加严格,任何微小变化都会被清晰地反映出来,并直接体现为风险与收益的调整。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的商业银行仍然面临着高成长和高风险并存的转型经济环境。同时,信贷管理水平并不会随着不良资产的剥离而自然地得到提高,健康的经营理念和风险管理文化的培育更是一个艰苦的过程。财务重组后信贷资产质量能否长期保持良好的水平,信贷收益能否全面覆盖风险并带来应有的回报,是工行面临的新考验。 第三,在控制成本和增加收益两方面存在许多新矛盾。随着利率市场化改革的不断加快,对工行这样一个还以存贷利差收入为主的大行影响日益突出。加快提高成本控制和财务管理能力,转变经营模式和增长方式,有效解决传统业务盈利空间收窄与成本刚性增长的尖锐矛盾,是必须认真研究并加以解决的新问题。 第四,股份制改革后,支撑国有商业银行经营发展的国家信用转换为商业信用,资本约束成为一切经营活动的铁律,资本的充足程度和股东投资回报期望直接决定规模扩张的边界和业务发展的方向。如果不彻底转变只重资源投入、忽视结构调整、不讲投入产出的经营模式,不从根本上改变依靠规模扩张、特别是高度依赖信贷扩张的增长方式,必然导致资本的急剧消耗或严重侵蚀,从而重陷资本不足的困境。能否建立起完善的资本管理体制,持续推动经营结构特别是资产风险结构的自律性调整,走出一条资本节约型发展道路,构建起价值增长型经营格局,长期保持合理的资本充足水平和资本回报,是工行面临的严峻挑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