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心网友

唐初有“四杰”之称,以“王杨卢骆”为序。杨闻之,谓人曰:“吾愧在卢前,耻居王后。”其序次当为“卢杨王骆”。后来,张说谓杨“既优于卢,亦不减王。”并谓杨口称“‘耻居王后’,信然;‘愧居卢前’,谦也。”若依此,当为“杨卢王骆”。而杜甫诗有“杨王卢骆当时体”之句。经过杨炯这一闹,一种序列变成四种,即(1)王杨卢骆(王前卢后),(2)卢杨王骆(卢前王后),(3)杨卢王骆(杨前王后),(4)杨王卢骆(杨前卢后)。唐初“四杰”只委曲了骆宾王,使他始终稳居排尾,只好“敬陪末坐”。其余三人则折腾得不亦乐乎。杨炯有知,看到如此局面,也要后悔当初不该“争坐位”了

热心网友

初唐四杰中的杨炯曾说“愧在卢前,耻居王后”。很显然,认为排名在卢照邻之前感到惭愧,是故作谦虚,真正的用意是不服王勃。他恃才傲物,骂那些装模作样的朝廷官员为“麒麟楦”,意思是麒麟的填料。问他此话怎讲时,他说耍麒麟的都是用布画麒麟蒙在驴身上,看起来像麒麟,其实揭掉画皮,不过是一头驴。真是骂绝了!幸好他生在唐代,不然的话,光凭这件事,就足以叫他掉脑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