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时候在些仪式上看到师傅会上一些短香,我想知道这些短的香和我们平时一般上的长的香有什么区别呢?有什么特别的意义呢?感谢:)

热心网友

那个叫“上檀香”,在大供桌前面有个小桌,上面有个小香炉,里面燃的是劈开檀木条。有些地方没有檀木流通,就用一种以檀香粉加工成条柱状的短香代替。其实,佛教中最原始的“香”就是指檀木条,而并非是现在烧得最多的那种长的线香~线香是中国特色的东西,儒、道、民间信仰上用的香基本只有这种。据说,佛祖释迦牟尼于菩提树下成道后开始弘扬佛法,讲经传道。当时正值印度炎热的天气,信徒皆昏昏欲睡。于是佛祖叫人遍寻能发出散发香气的木头(其中一种就是旃檀木)拿来燃点,木材散发出的香味白天可提神醒脑、振奋精神,到了晚上还能驱除蚊蚋。后来,因为《华严经》主张“法供养”为最上供养~就是以真实的修行和传播教义为供养;据此精神,佛教先贤又给檀香赋予了“法义”~象征意义。檀香的象征意义主要有:1、象征持戒精严、梵行无染,梵行人如染香人,身有香气,这种梵行又可以感召他人离诸秽恶。比如,香赞云:戒定真香,虔诚修供养,普令闻熏,善根皆增上。2、象征佛法的传播。比如,香赞云:炉香乍热,法界蒙熏,诸佛海会悉遥闻。香气心光,悉遍满十方。3、象征佛菩萨与众生间的心灵感应。比如,香赞云:诚意方殷,诸佛现全身。诚感佛慈,加护恒吉祥。另外,香的种类主要有: 原态香材 香料经过清洗、干燥、分割等简单的加工制作而成。原态香材能保留香料的部分原始外观特征,如檀香木片、沉香木块等。(檀木条就是此类)  线香 常见的直线形的熏香,还可细分为竖直燃烧的“立香”,横倒燃烧的“卧香”,带竹木芯的“竹签香”等等。  盘香 又称“环香”,螺旋形盘绕的熏香,可挂起,或用支架托起熏烧,有些小型的盘香也可以直接平放在香炉里使用。  塔香 又称“香塔”,圆锥形的香,可放在香炉中直接熏烧。  香丸 豆粒大小的丸状的香。  香粉 又称“末香”,为粉末状的香。  香篆 又称“香篆”、“印香”、“百刻香”,用模具将香粉压制成特定的(“连笔”的)图案或文字,点燃之后可顺序燃尽。  膏香 又称“香膏”,研磨成膏状的香。  涂香 又称“涂敷香”,涂在身上或衣服上的香粉、香膏等。  香汤 又称“香水”,以香料浸泡或煎煮的水。  香囊 又称“香包”,装填香料的丝袋,有丝线可挂于颈下的称为“佩香”。  香枕 装填香料的枕头,可安神养生。(出自: 以下是比较完整的汉传佛教上香礼仪,请参考:①将香点燃后,②用两手的中指和食指夹着香杆,大姆指顶着香的尾部,③安置胸前,香头平对菩萨圣像,④再举香齐眉,⑤之后,放下如第三动作,⑥开始用左手分插。第一支香插中央,插时默念:“供养十方三世三宝。”第二支香插右边,插时默念“供养历生父母师长。”(注:本篇拈香之法全为在家居士所写,故与出家众所观想默念者不同。但出家众如是个人敬香礼佛,则可同用此法。)第三支香插左边,插时默念:“供养十方法界一切众生和我某某的冤债障类。”  插香的第二种方法是先右,念:“誓断一切恶。”次左,念:“誓修一切善。”后中,念:“誓度一切众生。”  插香的第三种方法是最简单的,和第一法一样,但念得比较简单,第一支香插中间,念:“供养佛。”第二支香插右边,念:“供养法。”第三支香插左边,念:“供养僧。”总括而简单。  插完香,合掌,心中默念:“愿此香华云,直达三宝所(或念:“直达诸佛所”)恳求大慈悲,施与众生乐。”  如果是上环香,就要以点燃之处向佛,两手像持长香的方式一样,举香时,只要口中默念:“供养十方三世三宝。”愿此香华云,直达三宝所,恳求大慈悲,施与众生乐。”即可。  要是上檀香(即檀木劈成之小枝)时,就要用双手大指和食指拿着香的两头,中指、无名指、小指都张开伸直,高举齐眉,前后放进香炉;第一根檀香用左手拈起,右手接过送入;第二支则利用右手拈起,左手送入;第三支又和第一支一样。观想默念的方法都要和上长香时一样。(出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