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道人生不再少,君看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中的“休将白发唱黄鸡”作何解?特急!求教于诸位,还望不吝赐教!
热心网友
浣溪沙 苏轼游蕲水清泉寺,寺临兰溪,溪水西流。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潇潇暮雨子规啼。 谁道人生无再少,君看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注:蕲水:湖北浠水; 子规:布谷鸟; 无再少:无法再现青年时代; 休将白发唱黄鸡:不要在老年时感叹时光流逝,自伤衰老。 白发:老年; 唱黄鸡:感叹时光流逝,因黄鸡能报晓,故用以代时光流逝。 苏轼的《浣溪沙》(山下兰芽短浸溪)作于元丰五年(1082年)三月。这时作者谪居黄州已经二年,得臂疾,往蕲水(今湖北浠水县)请庞安常医治。疾愈后与庞同游清泉寺,那里有“王逸少洗笔泉”,水极甘洌,下至兰溪,水作西流,苏轼有感而填写此词。 作者这时已是48岁的人了,旧时已是接近所谓“知天命”之年,而且又闻“萧萧暮雨子规啼”,羁旅之情,应当是沉郁的。然而,臂疾已愈,清明的山水给了他一个好感觉。因此,作者心境还是不差的。在这种情况下,忽见泉水西流,就激发起作者的不悲白发、虽失意而仍想干一番大事业的豪情壮志来。于是,“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一作“君看”)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的妙句就这样诞生了。 黄鸡催晓、白发催年都是催人老的意思,作者反其 意而用之。全诗用浅俗的语言,但“浅语亦觉不凡”,充分体现了作者善于驾驭语言,并使其蕴含韵味的能力,而句中折射的哲理、积极和高亢的情调,千百年来更是感动了无数的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