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心网友
“春观鱼变,秋听鹿鸣”,出自《对联学习简明教程》等古今多种介绍对联知识的书籍。作者佚名,就跟“天增岁月人增寿,春满乾坤福满门”等对联,家喻户晓而作者佚名一样。况且,该联并非工对,远不及“天”联出名。联书之所以屡屡引用它,目的在于比较、分析,而不是作为范文。关于该联,我想多说几句:春——秋,季节对季节;鱼——鹿,动物对动物;观——听,变——鸣,动/名词对动/名词。一些人以为这就是“对仗工整”。殊不知对联的几大要素中,很重要的一条要素是“平仄相对”。以“秋”对“春”,同为平声;以“听”对“观”,也同为平声。如果说,“春”和“秋”属于“不拘”的范围可不予计较的话,那么“观”和“听”属于“分明”的范围,则一定要平仄相对才行。还有必要顺便提及:实际写作中,不能局限于义类相对,不能看见“春”即对个“秋”,看见“多”即对个“少”。这种生搬硬套的做法效果往往适得其反——单个字词对仗工整了,却犯了“内容不相关”或“合掌”的大忌。比如,用“两河秋波朝北动”来对“一江春水向东流”,这种逐字逐词的生硬对仗,文理不通,读者也不知所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