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平常吃的栗子是不是长在树上?还是别的什么的?
热心网友
是在树上,外面是植皮针尖包裹,打下后要一颗颗打开.
热心网友
是,张在大树上,不是小树。
热心网友
板栗又称毛栗、栗子等。栗之为果,种类颇多,今一般分为板、锥、茅三种。锥栗较少栽培种植,茅栗为野生,而板栗栽培广泛,细分又有100多个品种,故我们通常所讲的栗,即指板栗。 栗树属壳斗科落叶乔木,树干高大。它适应力强,极易存活,故俗语云“潦不死的栗子”。栗树10年就可结果,一株年产约100公斤板栗。初夏开花,秋季果熟,果肉细腻,香甜可口。 我国是板栗的原产地。早在6000多年前,我们祖先就已采集、食用板栗了。板栗在我国栽培,也有3000多年历史。《诗经》、《礼记》、《吕氏春秋》等古籍中,都有关于板栗的记载。 古人常以板栗为食物,把它誉为“铁秆庄稼”、“木本粮食”。李时珍称它“熟者可食,干者可补;丰俭可以济时,疾苦可以备药,辅助粮食,以养民生。”据现代医学分析测定,板栗营养丰富,60%~70%是淀粉和糖,含有蛋白质、脂肪、铁、碳水化合物、维生素C等人体所需的物质,具有滋补作用。故素有“干果之王”之称,在国外则享有“中国甜栗”之美名。 板栗有着很高的药用价值。7世纪时的我国医学名著《千金要方》载:“(板栗)生食,甚治腰脚不遂。”苏辙则有“老去自添腰脚病,山翁服栗旧传方”诗句,李时珍《本草纲目》中也有“治肾虚,腰脚无力……久必强壮”之说,板栗还有止泻作用。《本草纲目》中就记述过:“有人内寒,暴泄如注,令食煨栗二三十枚,顿愈。”适量吃栗,还可以治疗核黄素缺乏引起的口角炎、舌炎、唇炎、阴囊炎等。将捣烂的生栗敷外伤,则可消肿散瘀。此外,板栗的壳、树叶、花、树皮、根均可入药。唐代《食疗本草》介绍:以栗壳煮汁饮服,可治翻胃及消渴。宋代《圣惠方》说:将栗壳烘干研末,以粥汤饮季,可治鼻出血;栗树皮煎汁,可用于某些虫咬和疮肿的外治。所以有人把板栗称为“长生果”。。
热心网友
是长树上的榛子也长树上的
热心网友
是 是长在树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