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心网友

“宇宙”一词,最早大概出自我国古代著名哲学家墨子(约公元前468-376)。他用“宇”来指东、西、南、北,四面八方的空间,用“宙”来指古往今来的时间,合在一起便是指天地万物,不管它是大是小,是远是近;是过去的,现在的,还是将来的;是认识到的,还是未认识到的……总之是一切的一切。      从哲学的观点看。人们认为宇宙是无始无终,无边无际的。不过,对这个深奥的概念我们不打算做深入的探讨,还是留给哲学家们去研究。我们不妨把眼光缩小一些,讲一讲利用我们现有的科学技术所能了解和观测的宇宙,人们把它称为“我们的宇宙”或“总星系”。   从最新的观测资料看,人们已观测到的离我们最远的星系是130亿光年。也就是说,如果有一束光以每秒30万千米的速度从该星系发出,那么要经过130亿年才能到达地球。这130亿光年的距离便是我们今天所知道的宇宙的范围。再说得明确一些,我们今天所知道的宇宙范围,或者说大小,是一个以地球为中心,以130亿光年的距离为半径的球形空间。当然,地球并不真的是什么宇宙的中心,宇宙也未必是一个球体,只是限于我们目前的观测能力,我们只能了解到这一程度。   在这个以130亿光年为半径的球形空间里,目前已被人们发现和观测到的星系大约有1250亿个,而每个星系又拥有像太阳这样的恒星几百到几万亿颗。因此只要做一道简单的数学题,你就不难了解到,在我们已经观测到的宇宙中拥在多少星星。地球在如此浩瀚的宇宙中,真如沧海一粟,渺小得微不足道。。

热心网友

上下四方曰宇,往古来今曰宙。宇宙就是空间和时间的统一体。同时根据广义相对论,时间和空间又是和物质相联系的。由大爆炸理论,宇宙是从一个奇点开始膨胀的,可以说物质从原来的超密集状态膨胀过程中,伴随着空间维和时间维的伸展。逐渐形成今天的宇宙。 宇宙也处于不断的演化之中,与传统观念不同的是它也有起始和终结,它也有边界,并不是无边无界的。 没有物质的地方无空间可言。物质和密度压力又使空间和时间发生弯曲,形成一个球形宇宙,故宇宙是有限的。

热心网友

楼上的各位只是从哲学的角度来解释,可我们讨论的是科学,哲学是直觉上的,我们来说客观上的吧!科学界有个共识,宇宙是有边际的,可宇宙是无限的。这听起来是很矛盾的吧,可事实是这样的。其原因是,引力是可以使光的传播发生偏折,这就是传说中的引力透镜。当我们晚上看星星是,是有至少2个是同一个恒星,因为引力把它的光折了过来。引力透镜是广义相对论的一个观点。我们之所以感觉宇宙是无限的,就是因为引力透镜在捣鬼!使我们有错觉,认为宇宙是无限的。

热心网友

很喜欢这段文字,所以也copy一下,保留在自己的资料中,以备后用。宇宙”一词,最早大概出自我国古代著名哲学家墨子(约公元前468-376)。他用“宇”来指东、西、南、北,四面八方的空间,用“宙”来指古往今来的时间,合在一起便是指天地万物,不管它是大是小,是远是近;是过去的,现在的,还是将来的;是认识到的,还是未认识到的……总之是一切的一切。      从哲学的观点看。人们认为宇宙是无始无终,无边无际的。不过,对这个深奥的概念我们不打算做深入的探讨,还是留给哲学家们去研究。我们不妨把眼光缩小一些,讲一讲利用我们现有的科学技术所能了解和观测的宇宙,人们把它称为“我们的宇宙”或“总星系”。   从最新的观测资料看,人们已观测到的离我们最远的星系是130亿光年。也就是说,如果有一束光以每秒30万千米的速度从该星系发出,那么要经过130亿年才能到达地球。这130亿光年的距离便是我们今天所知道的宇宙的范围。再说得明确一些,我们今天所知道的宇宙范围,或者说大小,是一个以地球为中心,以130亿光年的距离为半径的球形空间。当然,地球并不真的是什么宇宙的中心,宇宙也未必是一个球体,只是限于我们目前的观测能力,我们只能了解到这一程度。   在这个以130亿光年为半径的球形空间里,目前已被人们发现和观测到的星系大约有1250亿个,而每个星系又拥有像太阳这样的恒星几百到几万亿颗。因此只要做一道简单的数学题,你就不难了解到,在我们已经观测到的宇宙中拥在多少星星。地球在如此浩瀚的宇宙中,真如沧海一粟,渺小得微不足道。。

热心网友

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