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心网友
第一次世界大战先后卷入33国15亿人口。第一次世界大战(1914年8月 - 1918年11月)是一场主要发生在欧洲但波及到全世界的世界大战。当时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都卷入了这场战争。战争主要是同盟国(Alliance)和协约国(Entente)之间的战斗。 德国、奥匈帝国(Austria-Hungary)和意大利是同盟国,英国、法国、俄罗斯和塞尔维亚是协约国。在1914年至1918年期间,很多在亚洲、欧洲和美洲的国家都加入了协约国。战场主要在欧洲。值得注意的是意大利虽是同盟国,但是后来却加入到了协约国与同盟国作战。这场战争是欧洲历史上破坏性最强的战争之一。大约有65,000,000人参战,10,000,000左右的人失去了生命,20,000,000左右的人受伤。战事起源1914年6月28日,塞尔维亚青年普林西普在萨拉热窝刺杀主张吞并塞尔维亚的奥匈帝国皇储斐迪南大公夫妇。这一事件被称为萨拉热窝事件,被认为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一些分析认为,其根本原因是20世纪初帝国主义列强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迅速崛起的德国认为自己的殖民地太少,原料产地及商品市场不足为由,要求重新划分全球势力范围,触犯了老牌殖民大国--英国、法国和沙皇俄国的既得利益。为了以武力改变世界格局,德国和奥匈帝国、意大利组成了同盟国军事集团;与此相对应,英、法、俄三国组建了协约国军事集团。两大军事集团在战前进行了激烈的军备竞赛:英国和德国从1905年起争建无畏舰,到战前的1913年,德国常备军扩充至87万,法国达80万,沙俄也准备增加到230万。早在战争爆发之前几年,德国总参谋长施里芬伯爵制定了以速战速决为主要特征的施里芬计划:先利用德国发达的铁路网,集中优势兵力在6周之内打败法国,然后将部队调往东线进攻沙俄。与此相对应,法国也制订了以两个集团军齐头并进,一举收复普法战争后被割让德国的阿尔萨斯和洛林两省的17号计划。但战事的发展都使这些军事家的设想相继破产。[编辑]战争爆发1914年7月28日,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宣战。8月1日,德国向俄罗斯宣战;接着在3日,向法国宣战。8月4日,德国入侵保持中立的比利时;同日,英国考虑到比利时对自己国土安全的重要性,向德国宣战。8月6日,奥匈帝国向俄国宣战。8月12日,英国向奥匈帝国宣战。[编辑]战争的蔓延[编辑]1914年8月19日:奥匈帝国在Cer打败塞尔维亚 8月20日:德国军队占据布鲁塞尔 8月23日:日本向德国宣战 9月2日:德国在东线坦南堡战役取得大捷,俄军第二集团军司令萨姆索诺夫自杀身亡。 九月,法国,英国,和俄罗斯签署了一份合作协约,组成协约国 9月5日,英法联军与德军展开马恩河战役,德军被迫撤退。 10月9日: 比利时安特卫普被德军攻下 10月29日: 奥图曼土耳其帝国加入同盟国 11月2日: 俄罗斯向土耳其宣战 11月5日: 法国和英国向土耳其宣战 [编辑]1915年4月21日: 德国军队进军普尔,并在4月22日对英法联军使用氯气弹 4月24日: 土耳其人开始集体屠杀亚美尼亚人 4月25日: 英联邦军队在土耳其达达尼尔海峡岸边的加里波利半岛登陆,开始加里波利之战 4月26日: 意大利秘密和协约国签订伦敦密约 5月23日: 意大利向奥匈帝国宣战 10月14日: 保加利亚向塞尔维亚宣战并加入德国和奥匈帝国的战团。 塞尔维亚在15个月后被征服 [编辑]1916年 英军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使用的坦克3月9日: 德国向葡萄牙宣战 2月21日:德国发动凡尔登战役。这场对阵地防御的攻坚战被称为“凡尔登绞肉机”。 5月31日:德国、英国海军之间发生了大战中唯一的一次海上主力会战——日德兰海战 6月4日:俄国勃鲁西洛夫将军在东线发动夏季攻势,奥匈帝国军队主力被摧毁。 8月27日: 罗马尼亚向奥匈帝国宣战 8月28日: 意大利向德国宣战 9月15日: 索姆河战役 — 每前进1厘米需死2个人 ;首次使用坦克。 [编辑]1917年2月24日: 美国驻英大使Walter H。 Page收到齐默曼电报, 称如果墨西哥对美国宣战, 德国将协助把美国西南部还给墨西哥 3月3日: 俄罗斯由于战争危机引发二月革命,沙皇尼古拉二世被迫退位,罗曼诺夫皇朝灭亡,出现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和工兵代表苏维埃两个政权并立的局面 4月6日: 美国向德国宣战 6月27日: 希腊加入协约国 8月14日: 中国向德国宣战 10月26日: 巴西向德国宣战 11月7日: 俄国爆发十月革命,主张继续进行战争的临时政府被推翻,苏维埃掌握全部政权 12月7日: 美国向奥匈帝国宣战 [编辑]1918年3月3日: 布列斯特和约签订, 苏俄退出战争 8月: 西班牙型流行性感冒同时在美国波士顿、法国布莱斯特和塞拉里昂首府弗里敦爆发 10月30日: 土耳其投降 11月3日: 奥匈帝国向意大利投降 11月11日: 德国签署停战协定,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 协约国士兵的阵亡: 5,497,600比利时: 13,700 英国: 908,000 澳大利亚: 60,000 加拿大: 55,000 印度: 25,000 新西兰: 16,000 南非: 7,000 联合王国: 715,000 法国: 1,240,000 法国殖民地: 114,000 希腊: 5,000 意大利: 650,000 日本: 300 黑山: 30,000 罗马尼亚: 336,000 俄罗斯: 1,700,000 塞尔维亚: 450,000 美国: 50,600 [编辑]同盟国士兵的阵亡: 3,382,500奥匈帝国: 1,200,000 保加利亚:87500 德国: 1,770,000 奥斯曼帝国: 325,000 [编辑]平民被杀: 6,493,000奥匈帝国: 300,000 比利时: 30,000 英国: 31,000 保加利亚: 275,000 法国: 40,000 德国: 760,000 希腊: 132,000 罗马尼亚: 275,000 俄罗斯: 3,100,000 塞尔维亚: 650,000 奥斯曼帝国: 1,000,000 。